春季肝火「旺」——艾灸幫你滅肝火,還你健康好體魄!

肝火是因為肝失疏泄、肝炎亢盛、氣鬱化造成的,主要表現為頭痛、口苦舌燥、容易發怒、肢體麻木等。一般都是因虛而導致火旺,即通常所說的相火旺動,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煩熱、失眠、盜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痛、足跟痛及遺精等,舌紅無苔。

春季養肝正當時 艾灸妙方告訴你中醫艾灸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正確艾灸有著很多的好處,艾灸可以幫助我們去火,效果極佳。

祛除肝火,艾灸身體6大穴位

1、行間穴

功效:調理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肝臟疾病、腹氣上逆

取穴方法:行間穴在第一、二腳趾縫紋端

艾灸這個穴位能幫助我們很好的去火。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艾灸這個穴位能幫助我們很好的去火

2、太沖穴

功效:排肝毒消火氣

取穴方法: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

是我們人體的大穴,艾灸太沖穴的效果非常好。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

3、大敦穴

功效:調理肝腎、熄風開竅、安神定癇、理血

取穴方法: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針對氣鬱不舒的婦科症,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的尿頻失禁,疝氣等。

艾灸肝經上的「金穴」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

4、足三里穴:

功效: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取穴方法:在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犢鼻穴與解溪穴連線上。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5、太溪穴

功效:清熱生氣 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取穴方法: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6、三陰交

功效: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

取穴方法: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生理痛、腳底腫脹、過胖過瘦(增肥減肥)、生理不順、手腳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礙、婦科多種疾病。此外,對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該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常用於治療不孕症、治療月經痛、治療妊娠惡阻等、

注意事項:

灸前喝溫水:最好是取麥冬、、熟地適量各約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注意飲食: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品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