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旺勢要旺,肝火不能旺

一個人脾氣大、躁動不安,人們常用「肝火旺」來形容。下面我們就一起認識下何為「肝火旺」吧。

中醫所說的「火」其實是指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其中,肝火分為虛實兩種。實火多由於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壞,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虛火是陰虛火旺,多由肝腎陰虛所導致。

肝火旺的十大癥狀1頭脹

常起於惱怒,頭脹且痛,昏沉悶熱,頭筋突起,口乾口苦,甚則兩耳失聰,舌苔薄黃,脈象弦或數。

2頭熱

頭熱面紅,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

3肝火亢盛消瘦

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

4肝火上沖舌血

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

Advertisements

5肝火犯肺咳嗽

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

6肝火燔灼胃痛

胃脘燒灼疼痛,痛勢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惡熱、燒心泛酸,口乾口苦,甚則嘔吐苦水,或兼見吐血、便血。煩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紅苔黃。

7心肝火旺經質粘稠

月經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質濃稠如膏,經色鮮紅,或紫紅,或紫黑,並見面紅目赤,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胸脅脹痛,口苦而渴,或具經行發熱,吐血、衄血,舌紅苔黃。

8肝火偏亢月經過多

月經提前而至,經量過多或兼經期延長,色鮮紅或紫黑,質濃稠,有瘀塊,面赤心煩,急躁易怒,胸悶乳脹,頭暈頭痛,夜寐多夢,口苦口乾,食欲不振,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

Advertisements

9肝火耳聾

耳聾耳鳴,突然發作,甚至全聾,耳鳴如鍾,或如風雷聲,或如潮水聲,伴有耳脹痛、耳閉,口苦咽干,面紅目赤,大便燥,小便黃,舌紅苔黃。

10肝火上沖暴躁

精神不足、氣色不好、心煩意亂、脾氣暴躁、乏力嗜睡、情緒容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

如何知道肝火旺

1.看口部:口乾,口苦,口臭,舌苔發厚,牙齦紅腫,這些都是肝火旺的癥狀。

2.看睡眠:肝火旺時晚上睡覺時出現睡眠不穩,多夢,容易被驚醒,失眠。

3.看脾氣:肝火旺時還容易心煩意亂,容易發怒,控制不住脾氣。

4.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頭暈,臉色發紅,身體悶熱,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5.女人肝火旺的癥狀:經期推遲,月經不調,經血量沒有規律等。

6.小孩肝火旺的癥狀一般出現在夏天:喜歡蹬被子,有時候還打呼嚕,暴躁易怒。

肝火旺如何調理

中藥治療

首選治療為中藥調理,但因到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診療,切不可自行用藥。

花茶

薄荷泡水喝,薄荷具有獨特的疏泄肝火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消除脾氣暴躁的癥狀。

金銀花泡水喝,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不僅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還能有效排除體內的毒素,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很好的養肝護肝作用。

菊花泡水喝,菊花一直是清肝明目最好的花茶,菊花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的重要物質,常飲用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晰,雙目明亮,對肝火旺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菊花粥

秋季霜降前,將菊花採摘去蒂,烘乾或蒸后晒乾,或陰乾,然後磨粉備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銀耳蓮子粥

冬季去除肝火的最佳選擇,圓糯米60克、桂圓肉10克、去心蓮子20克、紅棗6克,蓮子與圓糯米加600毫升的水,小火煮40分鐘,然後再加入桂圓肉、紅棗再熬煮15分鐘,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不僅能夠有效去除肝火,還能夠當做美容養顏的美食。


芹菜粥

新鮮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鍋內,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應現煮現吃,不宜久放。


按摩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位於腿部內踝尖直上3 寸的位置,取穴時,取坐姿,屈膝使大小腿形成直角,在內踝尖上約4 指寬的位置,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在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就是該穴。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疏肝益脾、清熱化濕及鎮靜安神。


按摩太沖穴

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日常保健

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調節好個人情緒,少吃甘熱性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每天保持適量運動。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這樣泡腳竟然可以治病,快快收藏起來

這樣泡腳竟然可以治病,快快收藏起來

治療高血壓,老中醫自有妙計!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