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跟新店會走

走!跟新店會走

文/張曉科

  新店地處扶風縣最西邊,西與岐山益店鎮接攘連成一片。今天是古歷十月初二,也是新店冬季交流大會正會的頭一天。

  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期待已久的熱熱鬧鬧,大氣淋漓的萬人恢宏場面,深深體會一下熱情好客的扶風鄉親們直爽與豪邁。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暖洋洋地掛在半天,潮水般的人們三五成群,從四面八方一波緊接一波趕來。四周八村的鄰近村民,向益店,清化,萬楊唐家河,陳碼西河,以及伏波村,十里鋪的眾鄉親們或騎著摩托車,或拖家帶口,騎著三輪車,興緻勃勃的前來跟會。

  平坦的水泥馬路早已被熙熙攘攘的人群,點綴得花花綠綠如錦段般迷人。道路兩旁嫩綠的麥苗,把阡陌交錯的前田地頭裝扮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Advertisements

  天公作美,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一股股充滿祥和的暖風陣陣拂面而過。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學校給學生娃們放三天假,領著自家的娃娃,以及父母長輩一家三代,歡天喜地,一路風塵走來。

  忠厚樸實的扶風爺們,總是身著一身普普通通的服裝,毫無邊飾,土裡土氣。那些平時在家的婦女們可就天壤之別了,大不相同了。

  一個個準會精心細緻從頭到腳梳妝打扮一番,抹粉擦脂,把整個頭髮吾弄得油光滲亮,而後挽成髮髻或扎在腦後,便把一朵嬌而不艷的花朵別在發上。換上平時最為得意的時裝,站在鏡前瞻前顧後,精心侍弄一番。便叫上要好的妯娌先後們一起出門跟會,儼然要去參加一場盛宴滿席。

  家中的大伯大媽們那肯落後,今天也會把兒女們為自己置買的,平時總捨不得穿戴新衣新帽子,一股腦從櫃中抖了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穿就起新棉衣,戴上鑲有花邊的毛線棉帽,蹬上一雙暖和和的新棉鞋。風風光光,精精彩彩,去新店瀟洒逛他個一整天,方可盡興而歸。大伯緊跟其後,生怕大媽在人群中走失,總是不住地跟前頭的大媽,一遍緊跟一遍的打著著招呼

Advertisements

  「慢點走,急個啥,就牙長的一點路,看把你急得連顛帶跑的」。

  跟著家人追前跑后的學生娃們更是歡天喜地,好不興憤。一分鐘也安分消停不下。好像一隻從鐵籠中掙拖而出的小鳥,沒命的亂竄,把在學校中的一切煩惱不快,統統拋到九霄雲外,無蹤無影。

  時而飛奔超過身邊的父母,時而又在前面靜靜的注目等待落在身後的父母。時而毫不掩飾地埋怨父母走路太慢。操不盡心的母親,總是一個勁的喊叫著娃們的乳名,唯恐人多走失或走散。

  終於到了新店正街,平日里最為寬敞的街道被跟會的人們塞得密密實實,非要擠出幾個大窟窿不成。二里多長的街道兩邊早已擺得滿當的商品百貨,流光溢彩讓人目不暇接,熙熙攘攘的人們,相互擦肩而過,茫茫人海中只見點點人頭攢動。

  人們邊走邊瞅著擺在兩邊的東西,時而問問價格,時而精心挑選,時而停下腳步,仔細端詳斟酌一番。

  「民以食為天",我們先去瞅瞅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小吃。

  柔風中飄來一陣淡淡的棗香和糯米的清甜,不由人直咽口水。方型帳篷下,蒸好的一整大鍋定糕反扣在岸板上。上面那一層密密實實紅個彤l彤的大棗極為惹眼,賣主把切好的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甑糕,放在爐火上有熱水的鐵鍋上,定能熱執乎乎,暖暖和和吃進腹中。

  旁邊的一位手拄拐杖,頭戴一頂淺藍色毛線棉帽的老伯剛一坐靜。滿面春風的老闆趕快取出一塊冒著熱氣的甑糕,忙遞到大伯面前,大伯一手抓著攬在懷中的拐杖,一手接過冒著熱氣的甑糕。輕輕的咬上一小口,津津有味的嚼著,慢慢品著。「嗯,好吃,糯米筋,甜得粘牙,再裝上兩塊,給老伴和小孫子稍回去」。樂得老闆一個勁的笑的說。「老叔,咱這定糕真米實粬,叄不得半點假的」。

  沒走幾步,就是一溜長行的麵皮攤子。陣陣香氣,飄繞在街道上空。小桌前的凳子全被大人小娃坐的滿滿當當,無有虛席。

  看著面白勁道,光亮柔韌的整張麵皮。被賣主傾刻切成一根根寬細均勻的長條,迅速放在小鍋中,加入調好的各種湯汁調料,再蘸上紅光發亮的油潑辣子,辣味香氣一併迎面撲來,絕對是不可多得正正宗宗的扶風美味小吃。一個個賣主一邊叮叮噹噹的切著麵皮,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忙個沒完。

  沒有位子,晃到前面再說吧。

  隨著飄來的一股菜籽油的香味看去,離我幾步之遙的前面,架著一個偌大的鐵皮爐子。上面放著一口油鍋,主人一手拿著一雙有50公分長的筷子,一手拿著一把灶類,在沸騰的油鍋中輕輕撥動著漂起的一根根麻花。拿過炸好的一根麻花,牙輕輕一碰嘣脆嘣脆,散落整個齒間,外黃內白,酥中帶甜,滿口飄著濃濃香氣。

  賣小吃的攤子真箇不少,有燒醪糟的,有炒涼粉的,有回鍋頭肉夾饃,豆腐腦兒,米線沙鍋一應俱全。攤主們一邊大聲吆喝著招攬客人,一邊不時瞅眼同行,攀比著各自桌前顧客的多與少,眉宇之間暗自較著一份倔勁。

  再往前走,看見一個做棉花糖的師傅。那千絲萬縷輕輕柔柔的白絲線,從爐邊飄飛而出,紛紛裹繞在細長的竹籤上面,瞬間變成一朵飄在天邊的雲彩,在一邊等候的小娃們趕緊把攥在手心中熱乎乎的錢遞了過去,雙手接過輕飄飄的棉花糖。猛吞一口,含在嘴中,雪花般的棉花糖,在小嘴中傾刻化得無蹤無影,唯有絲絲甘甜在舌尖上慢慢延伸擴散,「好甜好甜,」小娃滿臉浮現出醉人的遐意與滿足。

  下邊是一些農用家用雜貨市場見不了幾位婦女。大多都是家中爺們挑挑揀揀的東西。竹絆籠,簸箕案板,桌椅凳子,斧頭,耙子,梯子……。

  挨在旁邊一溜長行搭起來的帳篷,全是賣棉衣西裝以及布花花綠綠的布料市場。男男女女在其中穿梭不息,精挑細選一件看上眼的服裝,爾後又討價還價,把滿滿的熱鬧留在街中。

  走到盡頭,便是掛起的一排綉著《鴛鴦戲水》《牡丹朝鳳》,《喜鵲登梅》,《雙喜臨門》的金絲花綉門帘排面。以及充滿喜氣的繡花大紅枕頭。這邊大多數都是臘月家中準備置辦喜事的主人們要尋的去處,早早準備好喜物件兒。父母帶上自己的女兒,比看布料,細瞧作工,挑選花色,人人面露一份喜氣,飄來陣陣歡聲笑語。

  一股羊肉清香輕輕掠過,沁人心脾。原來那邊有一家羊肉泡饃。

  一位穿著棗紅色碎花棉襖的大媽站在攤前,瞅著沸騰的湯鍋。忙得不亦樂乎的老闆臉露燦爛微笑,百般熱情的打著招呼"老姨,進來坐,進來坐,泡麻花,還是鍋盔饃?」

  大媽並不動上一步,很是埋怨的說道著,「去年十月初二新店會,吃的那家羊肉泡,湯倒是挺寬的,就是不煎火。切的比紙還薄的肉片確實沒有幾個,哦,還有幾根羊血條條,整整半天工夫,湯都涼了,還沒喝完。"「老姨你看」,說話間,老闆抓起一小把切好的精肉,散在裝有掰好鍋盔的老碗上,這一舉動,讓老人心中踏踏實實走進帳篷,安安心心的依桌而坐。

  沒有一根煙功夫,飄著肉香的熱氣騰騰的一老碗羊肉泡饃放在大媽面前。大媽用筷子夾起肉片送進嘴中,細細的嚼了幾口,滿心歡喜的誇讚道。「肉酥得很,調料入味,香,好吃」。

  聽得老闆一個勁的憨笑的道。「咱張記家羊肉泡,貨真價實,我是咱萬楊村人,會上吃過的人都這樣說道誇讚。」

  大媽恍惚間記起了什麼,「噢,萬楊村,聽村裡好多人講過,新店街的羊泡就數你家的正宗,肉多,湯香好吃,對,想起來啦,叫張銀勞。」大媽邊吃著羊肉泡,邊爽心的說道著。

  已是日頭西斜,趕快過去瞅瞅最愛的秦腔戲吧!於是我們馬不停蹄,匆匆忙忙,東扛西擠,向著劇場方向趕去。

  路過街邊看到四位老伯正在聚精會神的掀著花花紙牌,旁邊一圈老人興沖沖的看著。今天能坐在熱熱鬧鬧的會上,心平氣和的掀起花花,也是生活中另樣情趣與美好享受。

  終於走入劇場,緊羅密布的鼓點伴隨著悠揚婉轉的唱腔,在劇院上空餘音陣陣繞樑。台下人頭攢動,台上青衣紅粉,生旦凈丑。把一個個痴心觀眾帶到那,——唱戲打架分不開的——豪邁意境之中。讓人心醉,讓人神往,更讓人遲遲不願離去。

  現如今國泰民安,年年風調雨順,季季五穀豐登。鄉親們才有逛會的好心情,享受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追根溯源,還得深深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人民的好領導。

  不枉此行,大開眼界,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氣勢磅礴的熱鬧場面。明年開春二月十九新店會,咱們一起逛會去,記住鄉黨。

  故鄉明月,他鄉晚霞。水墨千里,最美扶風咱們家 …………。

二零一七古歷十月初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