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的自我檢測

什麼是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易患動脈硬化的人群

1、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性別(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2、血脂異常的人;

3、高血壓、糖尿病與肥胖、代謝綜合征患者;

4、有動脈硬化家族史者;

5、吸煙、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的人群;

6、飲食缺少蔬菜水果、高脂飲食的人群;

7、腹型肥胖、缺乏運動的人群。


動脈硬化后要做哪些檢查

1、血壓、血糖、血脂檢查;

2、冠心病相關檢查:心電圖、心肌酶檢查、超敏C反應蛋白檢查等;

Advertisements

3、腦血管動脈硬化相關檢查:頸動脈超聲、經顱多普勒(TCD)等;

4、腎功能損害和腎臟疾病檢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腎功能檢查等;

5、周圍血管動脈硬化相關檢查:節段性動脈血壓測量、多普勒超聲、X線片、動脈造影等。


動脈硬化的自我監測

如果能早些認識腦動脈硬化的某些徵兆,加強自我防護和監測,就可大大延緩其發展的速度,並根據監測情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1、神經衰弱

腦動脈硬化早期多呈現一種神經衰弱的癥狀,醫學上稱為「動脈病性神經衰弱」,表現為頭痛、頭暈、頭部有緊箍和壓迫感,有耳鳴、嗜睡等癥狀,記憶力減退,容易疲勞。

2、感情異常

腦動脈硬化早期易激動,缺乏自制力,隨著病情的加重會逐漸出現表情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對人缺乏熱情。容易激動,有時無故悲傷或嬉笑、焦慮、緊張、多疑、恐懼。對工作有時消極怠工,有時歡快積極。

Advertisements

3、判斷能力低下

常表現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處理問題不果斷,往往要靠別人協助處理,對突然出現的生活瑣事表現驚慌和憂慮。

4、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表現為皮膚划紅症(皮膚被抓划后可發紅並隆起),手腳發冷,全身及局部發汗,頭髮早白、早禿。

5、行動異常

腦動脈硬化中後期可出現走路及轉身不穩,表現為步態僵硬、緩慢或行走不穩。

6、癲癇痙攣發作

局限性癲癇是腦動脈硬化後期的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發生陣發性、痙攣性抽搐。有的病人可出現不自主的運動。嚴重者可因腦動脈硬化出血、血栓形成而出現昏迷癱瘓等。


該怎麼有效的預防動脈硬化

生(一級預防)。如已發生,應積極治療,防止病變發展並爭取其逆轉(二級預防)。已發生併發症者,及時治療,防止其惡化,延長病人壽命(三級預防)。

1、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配合治療已有客觀證據表明:本病經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變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維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變本身又可以促使動脈側枝循環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說服病人耐心接受長期的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2、合理的膳食,年過40歲者即使血脂不增高,應避免經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豬油、骨髓、奶油及其製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肝、腦、腎、肺等內臟,魷魚,牡蠣,墨魚,魚子,蝦子,蟹黃,蛋黃等。若血脂持續增高,應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種瘦肉,雞、鴨、魚肉,蛋白,豆製品等。

3、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鍛煉循環系統的功能和調整血脂代謝均有禆益,是預防本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力活動應根據原來身體情況、原來體力活動習慣和心臟功能狀態來規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體育活動可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活動,對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時,分次進行),做保健體操,打太極拳等。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煙,不飲烈性酒或大量飲酒(少量飲低濃度酒則有提高血HDL的作用)。6、積極治療與本病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風、糖尿病、肝病、腎病綜合征和有關的內分泌病等。有人認為,本病的預防措施應從兒童期開始,即兒童也不宜進食高膽固醇、高動脈性脂肪的飲食,亦宜避免飲食過量,防止發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