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連故事都不願意讀了,你的教育就要反思了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愛才是果實。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放牛班的春天》

用愛教育

依依5歲,已經識了很多漢字,基本可以獨立閱讀了。她的表達能力在同齡人里算很出眾的。

今天,她發現了我擺在桌上的繪本,全新還沒拆封。她捧著繪本過來說,」媽媽,我想看看這本書」。

這本書我是打算送人的,所以跟她解釋了一番,建議她還是不要拆開看了。

她有些失落,嘴裡嘟囔著,「為什麼要送人,我怎麼就沒」有。不忍她難受,我還是拆開了包裝,讓她讀。但是我心有不甘,總是想要挽回些什麼損失,心裡尋思等她讀完了,就考考她,這書不能讓她白讀。

不幾分鐘,繪本她就翻完了。我問,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說說看。她望著我,不說話,彷彿是挑釁。那場景大家都很熟悉——我心尋思「你瞅啥」,她彷彿在說「瞅你咋地」。僵持了一會,她說,「我不想說」。我騰一下火冒三丈,想不說就不說,書都讓你拆開看了,沒門!「說!」我吼起來。她被我這陣勢嚇著了,眼淚汪汪勉強說了幾個字。我不滿意,翻開書,「你再看一遍,看完了給我複述!」就這樣,一個不愉快的上午就在孩子的哭哭啼啼和我的說教中過去了。事後,孩子很不滿意,「憑什麼我非要聽你說一堆大道理,我都聽不懂,我想玩,你都不讓我玩」。

要孩子沒心沒肺的快樂,還是要孩子提前適應學校的節奏少受挫,這可能是一個做家長的內心矛盾。

快樂學習?

昨天做火車回老家,同一個車廂里有個跟依依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父母都很知書達理,小男孩也很可愛。兩個小朋友一起玩得很愉快。男孩的媽媽突然問依依,「你上幼兒園了嗎」。依依說「我幼兒園放寒假了」。我挺納悶,5歲的孩子,哪有不上幼兒園的。

她媽媽轉頭對男孩說,「你看,姐姐都在上幼兒園」。男孩突然激動地說,「我不去!就不去!」。男孩媽媽無奈著對我說,「他就是不喜歡去幼兒園」。我難以想象,為什麼一提幼兒園,小男孩這麼激動,彷彿幼兒園是個監牢,讓他在裡面受了天大的委屈。

依依上幼兒園毫不費勁,說去就去了,沒像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門口與家長彷彿是生死離別,哭聲驚天動地,這是讓我很欣慰的。放學回家后,我都會問問今天經歷了什麼,總是想讓她跟我說說幼兒園的新鮮事,她就說,沒什麼可說的。她上幼兒園的狀態,可以說是不積極,但也不抵觸。反而有一個校外美術班,她每次去上課都很興奮,很積極,上課時,在課堂外總能聽到依依哈哈大笑聲。以至於我都在懷疑,孩子不會凈顧著笑了沒學什麼東西吧。

遵守學校的教化和獲得社會的認可,目前來看,恐怕還不能完美統一。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

教育,日語的意思就是勉強。「教」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右邊不是「文」,而是「攴」(pū),是拿著鞭子教化的意思。今天的教育,強調尊重孩子的意願,因材施教,讓孩子全面發展。然而學校的師資力量有限,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幾十個人的教室里,僅靠一個老師的力量,還是很有限的。這個時候家庭的教育就要充分發揮出來,作為家長,你需要不停的學習育兒知識,跟孩子一同成長。

在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方面,應該用規矩來教化,還是用遊戲來引導;應該用乾巴巴道理來說服,還是用榜樣的作用來影響;應該用條件來誘惑,還是用環境來浸潤……這都是值得每一位家長思考的。

教育孩子,對於別人是說起來簡單,對於自己是當局者迷。希望我們都能夠在討論中逐漸明確思路,在育兒的路上互相扶持前行。畢竟,孩子是才是一個家長最重要的事業。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