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家長學會這些省時省心!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拖拉磨蹭。微社群和後台留言中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的拖拉該如何應對?從學習到生活,磨蹭的影子無處不在;從幼兒到高中生,拖拉的習慣橫掃各個年齡段。

「晚上叫她洗臉刷牙,她好像聽不見一樣繼續玩自己的。一般要叫上五遍以上。」

「一年級孩子寫作業速度慢,一頁漢字能寫1小時。同班同學半小時就寫完了。」

「四年級孩子,晚上寫作業要拖到9點后才開始。也嘗試和孩子溝通過這個問題。但是孩子還是不願意早點寫。一直拖到不能再拖才開始。」

「早晨上學,我們就開始各種催促,催完洗臉刷牙,接著催吃飯,然後催穿鞋、收拾書包,恨不得路上都在催走快點……」

「孩子都上高中了,洗澡用過的大浴巾始終擺在浴室,說了好多次他都不拿到洗衣籃里。每次說他,他都說好,但就是沒有實際行動。」

Advertisements

拖拉是個大問題?

看了以上這些現象,覺得都似曾相識?我們曾經遇到過或正在為孩子的各種拖拉行為煩惱甚至發火?看到孩子辦事遲緩,不抓緊時間完成,父母開始猜測原因(孩子太懶?太貪玩?或者故意和我作對?),並擔心後果(再晚會遲到啊;再慢會影響睡覺時間;還有好幾個任務沒有完成啊;再不改會形成壞習慣;……)。在各種猜測和焦慮的共同作用下,有的父母開始發火,甚至打罵孩子,親子大戰一觸即發。

其實,拖拉這個現象不僅在孩子身上有,成人同樣也有。在成人世界里,這種現象被稱為拖延症。比如,後天要提交的計劃書,今天遲遲下不了筆,還安慰自己說:「還有時間,明天再寫也不遲,先做做其他事情」。一定要等到火燒眉毛,才開始草草了結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孩子身上的拖拉就是令我們深惡痛絕?而在成人的拖延症就可以普遍存在,有時自嘲的同時,還能博得他人同情?

Advertisements

根本原因在於,父母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恐懼,希望孩子能在設計好的道路發展,在規定好的時間內完成標準動作,稍有偏離就開始焦慮。誠然,拖拉帶來的不良後果是可以預見的,但是這些後果是性命攸關,威脅孩子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或者背離道德標準,顯著影響孩子道德品質?顯然不是。絕大多數拖拉都不會帶來以上的後果。那麼面對孩子拖拉行為,我們就不應把它當成不可逆轉,生死攸關,前途命運在此一舉的大問題。父母心急如焚、過度焦慮甚至對孩子發火,是完全沒有必要。

為何孩子會拖拉?

雖然拖拉不屬於讓我們大動干戈、徹夜難眠的大問題。但它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生活習慣、甚至和諧的親子關係。從心理學的角度,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他的原因。面對孩子的行為,父母往往會先入為主地猜測,進而給孩子「貼標籤」。看不見真相,自然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拖拉的原因是什麼,背後有什麼心理訴求,我們一起來看看。

情緒煩躁、低落

情緒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效率。當我們情緒高漲,做事情時會很積極投入、一步一步完成;相反,如果情緒不好,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心裡煩,拖拖拉拉。可能有人會說,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堅持工作,為什麼孩子不能?原因就在於成人善用自我調節,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孩子掌管理智的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

腦神經科學發現:情緒系統先於理智系統發育並成熟。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大腦中,掌管情緒的系統已經運轉成熟,而理智系統還非常稚嫩。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要求他用「弱小」的理智去控制「強大」的情緒,是不符合他的生理髮展現狀。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決定了他暫時不能自我調節,用理智來控制情緒。

事情的難度太高

孩子寫作業、做家務、以及做一些生活瑣事上速度慢,效率低,很可能是因為,他還不能獨立、高效地解決相關的問題。當一件事情的難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無法獨立完成,孩子做事積極性和效率會大打折扣。這一點不但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而且對於成人也同樣適用。只不過,成人完成不了的任務會主動提出來或尋求幫助。孩子完不成的時候,害怕父母責備,不敢求助,越做越慢。

以我女兒學鋼琴為例。每周一開始練習周日老師講授的新曲目。我們發現,周一晚上練琴的過程中,孩子總是喝水,每練完一小節,就要喝水。連半個小時的琴,喝了七八次水。陪練的爸爸非常不解,覺得孩子在磨洋工,學習效率很低。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全新的曲目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所以開始不停喝水,降低學習效率。

節奏被打亂

孩子做事慢,家長覺得孩子打亂了正常生活的節奏,開始各種催促。殊不知,孩子的節奏也正在被我們打亂。比如,孩子正在專心做手工,媽媽煮好飯,喊吃飯了。孩子嘴上說好,手裡卻沒有停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其實孩子不是故意耽誤大家吃飯時間,而是所有注意力都用於處理當下的事情,無法處理新的信息。如果我們不理解孩子的這一特點,嘮叨、催促、責罵,控制孩子,則會打亂孩子自身的節奏。

長期被打亂節奏的孩子,一遇到家長的催促可能會選擇精神逃離。孩子雖然在眼前,但卻像一台死機的電腦,所有的功能窗口逐步註銷。孩子為了逃避指責、恐懼、失望等負面情緒,選擇用關閉心靈的方式來降低壓力。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催,孩子越慢。

我們可以如何應對?

1. 做一名會「療傷」的父母

孩子情緒不好時會做事會拖拉。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情緒,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進而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比如,看到孩子皺著眉頭,不願寫作業,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不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而是責備:「怎麼還沒有開始動筆?要等到什麼時候?」 孩子聽到這些話,心情會更糟,更不願意寫。相反,如果我們先共情孩子的情緒,說:「你看上去有點煩躁啊?」孩子很可能會接著說出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在他說的時候,父母可以幫他進一步梳理和調節。

關於這一點,很多父母表示很難做到,「接納情緒」很難,「幫忙調節情緒」更難。可能小時候我們的不良情緒也沒有得到父母的共情與調節。但是,現在,讓我們重新調整自己,試試共情親愛的孩子。做一名會「療傷」的父母,過程雖然漫長,但永遠都不晚。

2. 適當引導幫助孩子

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事情,也會造成拖拉。當孩子不會做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你是不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老師不是講過嗎?」也許老師確實講過這個問題。但是每個孩子的感知覺、不隨意注意、形象記憶、抽象思維能力都不一樣。也許別的孩子聽一次課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但你的孩子暫時卡在這個知識點上。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反應過激,一來就上綱上線責備孩子,對於解決問題毫無用處之外,還打擊孩子自信心。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從最近發展區進入下一發展階段的前提是,通過成人的啟發與幫助,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潛能。成人的啟發幫助不是讓家長手把手幫孩子算出結果,而是採用示範、舉例、啟髮式提問等方法引導孩子。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是件簡單的事情。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教育的藝術。

3. 給孩子緩衝期,接受新任務

孩子從一件事結束到另一件事情開始,需要一個緩衝期。家長可以在下一件事情開始之前,事先告訴孩子,提醒孩子。比如吃飯前十分鐘,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就快吃飯了,你再做十分鐘手工,就洗手吃飯哦。」如果飯前五分鐘孩子還是沒有任何動靜。家長可以再提醒一次。這樣讓孩子感到沒有被強迫接受突如其來的變化。

每次提醒時,都盡量看著孩子的眼睛,語氣溫和而堅定。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雖然你理解他的處境,但對於該做的事情也保持堅定的立場。

身邊很多家庭中都有磨蹭的孩子。父母如果只是不停催促嘮叨甚至責罵,並不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還可能會打擊孩子自信心,傷害親子關係。父母先找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