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教育的呼喚

【邵長宇專欄】

打Call,教育的呼喚

原創作者|邵長宇(北京雨仁法治教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校長傳媒專欄作者/全國生命教育形象大使)

下午四點半,張自強像往常一樣拾掇好門頭的零活,開車回家。剛進家門,一搭眼就瞅見了躺在沙發上的兒子。

「張浩,下周就期末考試了,時間這麼緊,怎麼還不去複習?」

「你還想考大學吧,我看你這個(考學)沒戲了。」

「你看你二叔的大姐,去年上了山大,你大姨的三哥在英國留學。」

「咱,到時候可丟人了,咱這個臉往哪放?」

「不爭氣!」

張浩一動不動,眼皮也懶得抬一下,對爸爸的一番說教絲毫沒有反應,且習以為常。

這兩天,父子倆正為電腦升級的事情鬧情緒,昨天,剛吵了一架,張浩因為爸爸拒絕了自己的要求,威脅家長不打算上學了,父子倆正在冷戰中。

Advertisements

張浩在市裡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二,小學、初中成績一直很好 。爸爸是生意人,平時工作很忙。媽媽由於工作的原因,照顧孩子和家庭的時間也有限。進入高中以來,張浩因為戀網,成績一直不理想。爸爸每次看到張浩的成績,都是「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在張浩的記憶里,爸爸管理他的主要方式就是緊盯成績不放,主要任務就是把僅有的一點時間拿來看分數,不管成績孬好,進步還是落後,都是可勁的提要求,從沒聽到一句鼓勵認可的話。父子之間因此越走越遠,產生了排異性,兩顆心之間豎起了「隔離牆」,彼此走進對方的心裡,可就太難了。

馬丁在《中國演說家》中懷念起他的父親。

馬丁記憶最深刻的是:如果有一百句評價一個事情的評語,他特別能夠精準地找到最難聽的那句送給我。

Advertisements

「期末考試,我考了全年級第二名,全年級第二哦,拿到卷子回家邀功,我媽特高興,轉身準備去給我做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

「我爸說,等會等會,我看看,看卷子,笑眯眯地轉頭,對我說了一句所有的家長都可能在那個時候說的話,你們猜是什麼,有猜得著的嗎?『第一名是誰呀?』」

「就是這著名的這一句:第一名是誰呀?當時我就石化了,一盆冰水澆腦袋上。行,較勁是吧。第二年我考了全年級第一,啪!把卷子摔他面前,我心想看這回你還能說什麼。」

「我爸拿起卷子,唉,這道題我給你講過吧,你怎麼又錯了?」

「我愣了,然後我爸對著我說出了他這輩子唯一會的一句人生格言:人最大的愚蠢之處就在於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大家腦補一下當時我熱血上涌那個樣子。」

「我就站在那裡,直勾勾地站在那也看著他反擊:爸,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愚蠢就在於他明明想誇他的孩子,但是他不會誇。」

毫無疑問,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還會有令孩子們反感的張爸、馬爸呢?

馬丁一語中的:中國式的父親,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打罵,最大三個字在於不認同。

馬丁說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戳中了爸媽的軟肋,也擊中了家庭教育的痛點。認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漢語詞語,卻成孩子們苦苦奢求的一種聲音。

馬丁說:「我爸對我深深的不認同,從小帶給我深深的挫敗感,這種失敗感會轉化為深深的逆反。你不是想讓我學理科嗎?我偏不!你不是想讓我像你一樣成為一個工程師嗎?我偏不!你不是想讓我憑技術走遍天下嗎?我偏不!」

而這種不認可的聲音帶給孩子的傷害,猶如生命成長路上的沼澤——越陷越深;就像結疥在心靈上的傷疤——隱隱作痛。爸媽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理解,他們犯下了天下父母都認為不是錯的錯。

此刻,父母們能否反思一下。愛孩子有錯嗎?我們錯在哪裡?

答案毋庸置疑,愛沒有錯,錯在——愛發錯了「音」。這聲音摻雜著埋怨責罵,聽起來那麼的扎心刺耳;這聲音感染了父母的情緒,聽起來那麼彆扭難受;這聲音冷凝著情感的冰霜,聽起來寒涼刺骨。

教育的聲音在哪裡?

教育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迹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實驗者認為,教師因收到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複,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也發現,「人類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讚美」。其實,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一樣,沒有一個學生不想得到老師的認可、讚美和期待。羅傑·羅爾斯是一個非常調皮、經常逃課的美國貧民窟的孩子,令人頭疼。有一次,當調皮的羅爾斯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意外的聽到校長對他說,我一看就知道,你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校長或許無意的一句話,卻深刻的記在了他的心裡。從此,「紐約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帶給他信念,指引他成長。他衣服上不再沾滿泥土,說話時不再夾雜污言穢語,開始挺直腰桿走路,很快成了班裡的主席。終於在51歲那年,他真的成為了紐約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實驗,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它告訴我們:這就是認可的力量,這就是教育呼喚的聲音。

近期在網路各大社交平台上頻頻出現一個詞——「打call」。稍加留心就能隨處看到諸如「給XXX打call」這樣的語句。

打call。百度百科是這麼解釋這個詞的: LIVE時台下觀眾們跟隨音樂的節奏,按一定的規律,用呼喊、揮動熒光棒等方式,與台上的表演者互動的一種自發的行為。打call是對台上藝人支持與喜愛情感的集中表達,看似瘋狂,實則理性,主要體現為台下整齊劃一的吶喊和一片熒光棒的海洋。

2017年12月12日,《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打call」位列其中。12月18日,打call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路用語」。

在網路社交用語的情況下,打call的意義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一般在網路上的「為XXX打call」的用法,其實就是為了表達「我為XXX加油」、「我支持XXX(的某種行為)」、「我認可XXX成功(進步)」的意思,表達一種感情上的贊成和情感上的支持,是源於內心的認可。

這不正是我們發自內心所需要的情感嗎,這不就是教育的聲音嗎?張爸學會打call,張浩就不會有父子之間的冷戰,不會有心靈之間的「隔離牆」。馬爸學會打call,馬丁就不會有印記一生的挫敗感,不會有在《中國演說家》中對中國父親學會認可的強烈呼喚。

打call是暖心的鼓勵、會心的眼神、頷首的讚許、盈心的微笑;打call讓你我友善、彼此信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打call是一滴水,雖然匯不成汪洋大海,但是它可以照耀太陽的光輝;打call是一粒沙,雖然聚不成遼闊的沙漠,但是它可以觀覽世界的容顏;打call是一朵花,雖然點綴不出絢麗的春天,但是它可以盛開一路的情感芬芳。

父母要學會打call,教師要學會打call,教育呼喚打call,讓打call的認可、讚美和期許激發孩子生命成長的新動能,喚醒孩子追夢前行的新力量。

教育的呼喚——打call。

作者近照

(本文為邵長宇老師原創投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