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別人家的孩子!

1

茫茫宇宙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

這種生物不玩遊戲,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學習,回回年級第一。

這種生物可以九門功課同步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他的學習了……

這種生物叫作別人家的孩子……

這種生物考清華,上北大;能考碩士、博士、聖鬥士,還能升級黃金、白金和水晶級;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畫,看到電腦就想罵娘……

這種生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甚至會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而我們只會吃喝拉撒。

他是團員、黨員、公務員,將來還可能知道地球為什麼這麼圓。

這種生物長得好看,寫字好看,成績單也好看,就連他的手指甲都是雙眼皮的。

這種生物每天只花10塊錢都覺得奢侈浪費和犯罪,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 ——別人家的孩子!

Advertisements

2

看到這裡,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從小到大,你有沒有被這個奇怪的生物傷害過?早上你起不來床,很想再窩幾秒鐘,你媽在耳邊嘮叨:「你看樓下的小江,7點就去上學了,你還在家磨蹭。」你想超過小江,於是你努力學習,語文考試考了第三名。

你興沖沖地回家,以為能把你媽興奮得跳起來,結果她語重心長地說:「你看張阿姨家的淼淼,英語和數學都比你考得好,你可不能驕傲啊…..」她說的是事實,你無可辯駁。

後來你考上大學了,畢業后好不容易找了份看起來也似乎不錯的工作,你媽說:「人家小美在出版社,每個月收入三萬多……」後來你結了婚,有了娃,生活鴨梨山大,偶爾吵架,你媽又說:「你表姐初中畢業嫁了個老闆,現在什麼都不用干在家帶孩子,老公對她好得不得了,你姑姑住院,做房子,都是女婿出的錢……」

Advertisements

於是你徹底崩潰了,學習、工作、老公……無論你怎樣努力,你永遠都追不上那個媽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在父母的口中總是那麼完美,即便不是那麼完美,也總是擁有而且總是恰好擁有你所沒有的優點;他們總是在你備受父母批評的時候適時地出現,種種「閃光點」讓你在討厭他的同時也順帶鄙視自己。他在歲月的長河裡窺視著你,輕輕地竊笑,看著你人仰馬翻殫精竭慮夜不能寐。

你覺得累了。你開始不太願意跟家裡打電話,也不太願意跟他們講你的生活。你的心裡有個聲音在倔強地喊:「為什麼要將我跟別人比,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只想接納這樣的自己。」

3

可是,當你有了娃當了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的嘴邊也開始有了那個你自己也討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許是從第一次家長會開始,也許是從你第一次意識到,你的孩子,終究要適應這個世界的時候開始。

別人家的孩子上培優班,你雖然不願意,但終究還是給他報了。別人家的媽媽發朋友圈,曬孩子寫的一手好的毛筆字,小學五年級就過了英語四級,還能用文言文寫作,你慌了。

當兒子再嚷著要買樂高的時候,你煩躁地拒絕了:「別人家的孩子已經不玩玩具了,你怎麼還不收心?」當兒子看奧特曼不願意關電視的時候,你會說:「別人家的誰誰功課都做完了,你怎麼還不著急呢。」

你每天在孩子面前誇獎他們班上那個優秀的小朋友,終於有一天,兒子生氣地懟你:「你那麼喜歡他,找他做兒子好了!」你一下子愣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你只要一提到班上那個優秀的小朋友,孩子就十分反感,你們總是為此爭執,親子關係也變得緊張……你每天氣呼呼地去上班,晚上氣呼呼地睡覺,你和孩子說不了幾句話就開始吵,失戀也不曾哭泣的你,為這個小男人在深夜哭泣。

你們這是怎麼了?

為什麼你想激發他學習的鬥志,卻讓他越來越覺得己不如人,失去信心?

為什麼「榜樣」在一個人身上激起的是憤怒,而不是動力?

為什麼你那麼愛他,他卻與你越來越疏離?

你開始看親子書,上家長課堂,你站在歲月長河的上空,遠遠地看著你的媽媽、你、還有你的孩子。你終於明白:歲月輪迴,愛不曾改變,而愛的姿勢如果不對,也會帶來無休無止的傷害。

我們總是一眼就能洞察別家孩子的優點,卻對自家孩子的長處視而不見。我們也總是不遺餘力地去誇讚別家孩子的優秀,卻對自家孩子吝惜一句真心的讚美。

4

你真的需要認真地反思一下,我們培養孩子,究竟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我們以愛孩子的名義,實際上是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發泄不滿和滿足自己的期待與需求:為了讓自己在同事面前有面子,為了不讓自己在家長會上丟臉,為了在同學會上可以吹噓,為了完成自己當年未實現的夢想,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遺憾……所以極力把孩子變成一個可以展示的產品,或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渠道和工具,始終沒有把孩子當作真正的主體和獨立的個體,沒有考慮到孩子內在的需求和心聲。

他明明是蘋果,你認為西瓜個頭更大,口感更好,更解渴,於是非要把他培養成西瓜;他可能只是一株雛菊,可是你喜歡牡丹,艷壓群芳,硬是希望他變成你喜歡的牡丹;他也許是一條魚,可你希望他成為一隻鷹……

你是否真的思索過,你到底要孩子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還是讓孩子呈現他本來的素質和天分,是一隻鷹就讓他飛上天空,是一朵玫瑰就讓他盡情綻放,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們總是試圖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家的孩子」,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家的孩子」知恥而後勇,但實際上卻會讓「自家的孩子」知劣而退縮。不斷地表揚「別人家的孩子」,從不放棄埋汰「自家的孩子」,這更像是在對孩子暗示:「你只有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足夠優秀才能夠配上我的愛!」這讓親子關係更像是一場談條件的交易,而不是一種感情。

事實上,每一次這樣的比較都只能加深對「自家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傷害,會讓孩子永遠記住自己技不如人的感覺,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重要。難道父母這樣做,不是在費力而不討好嗎?正如盧梭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父母費了大力氣,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壞之後,然後又抱怨他怎麼變成這樣的人。」

不要給孩子雪上加霜了,當自己最親近的人也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的時候,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會受到永久的傷害。聰明的家長表揚孩子時,從不將其與另一個孩子作比較,而是和孩子的過去比。家長能夠發現自己孩子的獨特之處,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你充滿感激。

與其花時間和精力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如抱抱他,和他聊聊天,流露支持、接納的眼神,溫暖和愛的懷抱,這才是孩子一生愛的源泉和成長動力。其實,每個孩子剛出生時原本都是鑽石,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被成人不斷地否定、批評、比較,童年時被愛、被讚許、被保護的基本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便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錯誤的認知和信念會一直影響成年以後的所有工作、生活以及親密關係中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終身受益的是和諧的親子關係。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與孩子以誠相待,經常和他進行感情交流,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值得信賴的,爸爸媽媽體諒我,爸爸媽媽明白我的難為情,爸爸媽媽發現了我的進步,爸爸媽媽是愛我的……」

每個生命都有他獨特的紋理和屬於他的旅程。每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的節奏。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不管命運怎樣坎坷,不管上了什麼學校,做了什麼工作,都能安然應對,不離不棄,能夠放下過去、享受當下、不憂未來的能力。

愛是無條件的,如果一定要加個條件,那就是,我愛你,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