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介紹太極拳推手單人操作法

一、上時曲蓄落時長

(一)目的

習練太極拳不應囿於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應細細品味和感悟太極拳的真髓和要義。太極拳所要向人們傳達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給人的是思想的啟迪。向人們昭示的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給人們灌輸的是一種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練太極拳以及學習太極拳推手時,要刻刻留心的應是太極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們是超乎動作和外形之上,普遍的、內在的要求。按太極拳經典的論述,可以將其歸納於以下幾項:

1、虛領頂勁,氣沉丹田;2、含胸拔背;挺胸通脊;3、欲上必蓄力於下;4、欲左時必蓄意於右;5、擊前必有后挫之形(3、4、5反之亦然);6、凡欲外動時必先調內。

在練拳時,招招式式若能契合以上幾點,即每一動作都符合太極要義,怎麼打都是太極拳,若與之不符或相悖,則打什麼都不是太極拳。

Advertisements

此一勢主要是訓練「欲上必蓄力於下」的意念。即雙手向上時,脊柱要有垂直向下沉坐之意,尾閭向前、向下,松胯、松膝。相反,雙手向下時,要頂頭懸,百會穴直往上頂,湧泉穴向下踏實,兩腿直立,脊柱存有上行之意。此為最基本要求之一,要常練。

(二)內容

1、預備式

立正姿勢,兩腳平行,間距與肩等同;兩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兩側。沉肩墜肘,中指有向下伸展之意,虛靈頂勁,下頦微收,舌抵上齶,意寓頂勢,兩眼平視前方。含胸拔背,自然呼吸,鼻尖和肚臍呈一直線。身體各部力求自然舒適。(圖1

要點:頭容正,肩蓉平,周身安泰舒適,神靜氣閑;精神內斂,氣沉丹田,尾間正直,形神合一,守我之靜,待人之勁。

2、動作解析

(1)兩臂伸直,雙手自下而上經胸前舉過頭頂。兩臂平伸於胸前時,掌心向下,此時不可停留,繼續上舉(圖2)。兩手直舉,至正上方時,掌心向前(圖3)。兩手上舉的同時,尾閭略向前向下,小腹微收,丹田氣聚而不散,雙膝微屈。

Advertisements

(2)雙手經原路下落收勢,還原為預備式。

(3)起勢如上,其不同點是雙手由體側側平舉至頭頂(圖4)。雙手平舉至與兩肩平時,兩掌心向下;繼續上舉,至頭頂時,兩掌背相對,左掌心向左,右掌心向右,拇指朝前;雙膝微屈。(圖5)

(4)雙手經原路返回,收勢還原。

(三)要點說明

此第一式在太極拳運動中極為重要。在以後的各式中都應貫穿這一原則,即上時屈蓄(手向上運動時,脊柱向下運動,意有下搓感,有意則止,不可過分向下;雙膝微屈,不可下蹲)落時長(手向下運動時,百會穴有向上之意,脊柱垂直向上運動,雙腿直立,雙腳向下踩穩,湧泉穴有向下之意,渾身骨節猶如雨後春筍,節節拔長)。如此,方能做到「向上即寓下意」,亦可生出「挫之之意」。

每式可各做四節,每節九呼。

二、雙向推磨翻馘鋈羅

(一)目的

太極拳手又稱打輪,轉圈是最基礎的動作。左右手正反轉平圓,加腰、胯、腿、腳相配合是關鍵中的關鍵,一定要熟練掌握。此勢的目的就是練左右手划平圓。擰腰松胯,弓步周身整體運動,先做到肢體上的外三合。

(二)內容

1、預備式(同前)

2、動作解析

(1)左腳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呈左弓步,右腿蹬直,左腳趾向前,右腳趾向右45度角,重心在左(圖6)。同時,左手握拳,抬起與肩平,拳眼向上,拳心向右,右手自然下垂,貼於右腿外側。(圖7)

(2)左腿蹬直,右膝屈,重心在右。同時,左手由左經右屈肘於體左,順時針劃一平圓。其動作猶如用單人操縱的小石磨磨豆子之狀,每劃一圈為一動。36動為一節。

(3)動作如上,唯轉圈時,由順時針改為逆時針,反向轉而已,36動后收勢還原。

(4)由還原預備式開始,右腳向右前方跨一大步.其餘動作同上,正反各做一節。(圖8、9)

(三)要點說明

手划圓時要轉腰縮胯,含胸拔背而不僵滯,沉肩墜肘,松腰坐胯,氣往下沉。還原時要求虛靈頂勁,身體中正,兩掌舒展指伸直,呼吸輕柔和緩。

三、左右轉輪鑭獺爹

(一)目的

在練熟平圓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立圓轉法訓練。立圓主要是大臂迴環,重點在活肩。肩不活,則大臂難以運轉,肘和手就顯得僵死。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肩背活則根活,中、梢節自然靈。

(二)內容

1、預備式(同前)

2、動作解析

(1)左腳向左橫跨一小步的同時,左手向右,由右而上、向左逆時針劃一立圓。左手向右運動時胯向左行(圖10),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右而上,由上向左划圓時,胯向右擺,重心移至右腿。(圖11)

(2)如此循環往複,轉一圈為一動,36動為一節。一節之後收勢還原。(圖12)

(3)右腿向右跨一小步,其餘動作同上,唯其方向相反。36動后收勢還原。

(三)要點說明

《九要論》講:「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嘗有直而無曲者。」太極拳講究「勢有迴環」,《太極拳論》要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要得機勢之利,每動要做到「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此節特點要求手向右時身向左,手向左時身向右。因有逆勢而動之意,方有剪切之力。手划立圓時,猶如面對黑板或牆壁而划。

四、雲手

目的有二:一是練雙臂左右活動中,身與手的相互照應和配合,要練出左右互補的內應力。即手往右時身往左,手往左時身往右,臂與肩交錯運作是關鍵。

二是要練雙手同時不同向的划圓動作。此是推手又一基本動作,切記。

(二)教學內容

1、預備式(同前)

2、動作解析

(1)左腳向左橫跨半步的同時,左手向右身向左,動作與左右轉輪要求相同。左轉輪做完后,接著做右轉輪,左右轉輪交替進行。(圖13、14、15)

(2)完成36動后,左手下落時左腳收三分之一步,右手下落時右腳收三分之一步,先左後右返回預備式。

(三)要點說明

此節要求明三節。「三節者上中下者是也。「以肱言之,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以股言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不明下節,自家吃跌。因此,雲手時要做到「由梢節起,中節隨之,根節摧之」。上白頭頂,下自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不可散漫。手起時沉肘,肘不可枉起。

五、蹲踞單拍腳

(一)目的

』蹲踞起,蹲要蹲得下,蹲下時小腿肚要挨著大腿肚,起要立得直。這樣長期地訓練,有利於腿部肌肉的增強,到年老時仍可保持步履矯健。拍腳時身略前傾,有利於腰肌的鍛煉。

(二)教學內容

1、予頁備式(同前)

2、動作解析

(1)左腳向前踏出的同時,雙手平舉與肩平齊,肘微屈,指尖向前,掌心同上。

(2)右腳向前踏與前腳平齊,兩腳平行;兩臂平舉,掌心仍向上。

(3)接上動,勿停滯。兩手翻轉掌心向下,雙手輕握,變拳,兩拳眼左右相距約五六寸,拳心向下,同時蹲。

(4)接上動,兩拳同時翻轉,拳心向上,雙腿直立,右腳向前邁出,兩拳上舉至「太陽穴」兩側,兩拳眼向外,拳心向後,重心在右。

(5)接上動,勿停滯。重心前移,左腳上踢的同時,兩拳變掌,翻轉掌心向前的同時落下,下落時以右手掌心擊打左腳背。

一 (6)擊打左腳后,左腳順勢向前踏出,落下,兩手變拳置於面前,相距尺許,拳心向前;同時,右腳順勢向前踏出,與左腳平齊。

(7)接上動,下蹲,起立,左腳向前踏出,右腳向上踢,以右手擊打右腳背,動作同前,唯左右變化而已。如此循環往複,向前走,邊走邊踢腿。左右交替進行,每一擊為一動,36動后收勢還原。(圖16、1 7、1 8、19)

(三)要點說明

此動蹲踞起動作幅度大,有利於下肢鍛煉,可增強內力。練時應注意手足相合,太極《用武要言》講,要「拳與足合,肘與膝合,腰與胯合」,外三相合為要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