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溫哥華,它不是我家

別人的那道菜,不是你的菜,

別人的故事和人生,也不是你的故事和人生。

我們不去judge,別人,只過自己的日子。

成不?

英很能幹,照顧家人和朋友都是一把好手,投資買菜在她手上信手捻來。

英的老公呼吸系統不太好,在過去的2014年,她每天在研究怎麼躲開北京的霧霾,曾經她打算移民加拿大。

2016年中她和全家去加拿大旅遊,把這當做移民前的考察。

到了溫哥華,看到當地環境和氣候,她直接下手在溫哥華的貴林市買了一套150萬加幣的大房子。英付了40%首付,又在當地貸款,但她估算了下,房子自己住一部分,再出租一部分,也可以支付每月的房貸了。

那個房子確實很棒,享受生活啊,活得那麼苦逼的北京人,看到藍天綠水有幾個不動心呢。

Advertisements

她在那裡不只買了房,還在當地一所職業學校註冊了,這樣她就無需移民,直接轉成留學身份,小孩可以在當地念公立學校,她畢業后如果找到工作,也可以直接轉身份了。

一切到此還很完美。

然而在英回國轉簽證期間,2016年7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特區突然出台了一項政策,對於非加拿大永久居民在該省購房徵收15%額外附加稅,同時溫哥華對於空置物業單獨徵收1%的空置稅。

政策一出,英果斷決定轉讓自己還沒有過戶的房子。原因很簡單,她說我們身在異國他鄉,這種政策一看就很不友善,會對資產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管這個投資未來是否增值,我們考慮第一位的是安全性。

然而這一次,她深刻地體會到了在國外居的大不易。並不是沒有買家看房,可是賣房的白人房東,一方面擔心她沒有辦法履約,影響他支付購買的新房子,另一方面根本不配合英的賣房行為,不讓客戶看房,甚至付費給他都不可以,他就等著收英的違約金。不止如此,這個白人房東還在電視台上哭訴新政策可能對他的傷害,企圖獲得情感和經濟上的支援!

Advertisements

英在經歷了這次事件后,對人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人性,其實無關於人種的,它和膚色無關,和宗教無關,只要利益真實地切割到人們的頭上時,我們就都還原為了那個偷吃禁果后的人。不管是白是黑是棕,或者信耶和華還是阿拉。

英是幸運的,一位買主在只看了房子內部照片后,買下了房子。英成功將自己摘離了溫哥華的這場房市風波。

現在她打算回國,房子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儘管對北京的霧霾擔憂依舊。但更多的是對小孩子教育提憂。

我希望我的兒子做一個溫暖的,積極向上的人,來久了,感覺這裡人際關係其實很冷漠,人和人之間都是封閉的,掩蓋著表面下的彬彬有禮。」

「去朋友家玩,他們的小孩子上了美國一流的好大學,應該說培養是成功,但家裡來人,根本不理人」。

「另外一位小朋友是以前在北京社區里一起玩得很好,性格很開朗,在社區遇到我們,就會打招呼,也很會照顧其他小朋友,但現在見人也不理人。」

英在加拿大生活了近一年,她的體驗是,在別人的土地上,不能踏踏實實地生活,各種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的差異,很多東西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也很難融入的。

她說,「當一個人不是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時候,生活中情感的需求會更高。因為北京的霧霾,想改善生活,我們來到了加拿大,來了后發現就是一個圍城,我們得到了天空,但失去了大地。」

最終煙火氣戰勝了藍天白雲,他們夫妻決定回國。

「如果我們現在把他放在這裡,他會成長為一個標準的香蕉人,沒有自己的文化歸屬感,融不到西人圈子也融不到中國人的圈子,孩子會在一個尷尬的夾縫中。現在我們不期望什麼西式教育了,我們中國的人孩子還是要接受中國式的教育,踏踏實實有血有肉,至於,他長大了,想要看外邊的世界,做出任何的選擇,我做為父母,支持他就好了。但現在不是時候。」

英的擔憂,在北卡躲霧霾的媽媽們也深有同感。參加過當地幾次華人聚會,小朋友們聚在一起,大多分年齡段地聚在一起打電子遊戲。在教堂中,小朋友們也是各玩各的。

「孩子小時候什麼膚色的朋友都有,但上到高中,就是各個種族自己玩了。」一位在德州生活多年的華裔父親覺得自己和兒子進行日常對話還可以,但更深層的交流是沒有辦法進行的,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他們都有從小就玩得好的小圈子,分得很清楚。」 一位訪學的小孩在當地最好的高中,做為插班生,中國學生並不會擔憂的數學等功課上的壓力,但如何融入群體生活一直是個問題。

「哪裡不都有圈子嗎?在中國一樣也有這個問題,和在哪裡沒有關係。」這位孩子的媽媽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她認為哪裡都一樣,關鍵還是看自己。

英覺得,回頭看這一年,世界這麼大,我們依然需要到處去看看,經歷就是最大的收穫!

移民真的是送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嗎?

文/泰然媽

轉載請註明出處微信公號:taimariji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