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獨門「飢餓」養生術讓你越活越健康

「吃」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尤其是在中醫學里,更是有食補這樣的說法,如果有看過中醫的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看完中醫師后,他會開始跟你解釋有那些東西不能吃,有時候也會拿出一張單子,上頭列舉著你不能吃的東西,不過對此王凱平中醫師表示「給魚吃,不如教你、讓你理解如何抓魚」,直接教你該怎麼吃。

中醫師表示應該是要又飢又餓在進食。(圖/shutterstock)

根據《良醫健康網》報導,王凱平中醫師提到,常有病患會問他「我需不需要補什麼?」「吃中藥可以吃蘿蔔嗎?」「關節痛可不可以吃竹筍?」......說到底,每個人都很關心到底該吃什麼才有益於健康,但有個更重要的問題反而常被忽略,其實「什時候該吃」才是現代中醫師最常需要處理的根本問題。

正常來說人在有「飢餓」狀況發生時才會有進食的行為,嚴格來說,「飢」與「餓」描述的是不同的事,「飢」是指食物不足,可以是因為外在環境的食物來源不夠,也可以是吃進去的食物已經經過消化、排空,是一種客觀的狀態。「餓」指的是想吃的念頭或慾望,是一種主觀感受。

若是你處在「又飢又餓」的狀態,就應該要進食,但如果是長時間的又飢又餓,就要吃清淡一點、少量多餐;如果是「飢而不餓」就像是一些刻意節食減肥的人,嚴重的情況會演變成厭食症,所以應該是要著重在調養補益心神,由情緒與思想著手。

至於「餓而不飢」與「不飢不餓」則是現代人的通病,兩者都很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前者明明不缺營養,但就是一直想吃東西。這種人往往是屬於工作或生活中壓力較大,沒有其他的紓壓管道,依靠吃來緩解,進而變得食慾旺盛。應該要尋求紓壓或減壓的方式,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減少依賴飲食紓壓,可配合一些書肝解郁瀉心火的中藥調理。

至於後者,通常是主動或被動的讓腸胃道塞滿食物,在成年人來說應是單純的飲食不知節制或應酬過多,在孩童可能是愛護子女的家長、長輩過度餵食,長期下來都可能造成腸胃的過度負擔,影響健康。對於這種狀況,反而需要建議少吃、少喂甚至中醫要先瀉腹通便,協助排空。

最後,王平凱中醫師更指出,什麼時候吃,遠比吃什麼來的重要,三餐定時是可以的,但要在用餐前應該會有一小段感覺到「飢餓」的時間,若是沒有飢餓感,就代表前一餐過量了,飢而不餓,不想吃也別勉強,調整心情,有食慾了再來嘗試少量進食,別讓「吃」變成另一種壓力,真的嚴重也不要害怕就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