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取材之方法——避免木材由髓心開裂

制材時取材的方法與選擇對於制材效率與日後製品之產量、品質、加工方式、用途等均有極大之影響,而制材法之選擇與下刀處又因各原木之生長及缺點分部位置而有所不同,傳統制材場均倚賴技術熟煉之師傅加以判斷,或依靠影像分析技術加以判別。 以下僅介紹主要原則。

制材法主要分為象鋸法(quarter sawn)與平鋸法(flat sawn),象鋸法所得者為徑面板(radial section, edge grain face);而平鋸法可得弦面板(tangential section, flat grain face)。

平鋸法切法簡單,適於大量生產,所得之弦面板收縮膨潤率大,易反翹,弦面板所見之紋理多為山形紋或雲形紋。

Advertisements

徑面板之收縮膨潤率低,尺寸安定性較佳,具粗大木質線之樹種如橡木或山毛櫸等之徑面板具有虎斑紋(ray fleck figure)或銀紋理(silver figure)等特殊優美木紋。 但徑面取材時所得之寬幅板較少、翻材時間多導致產能較低、木材利用率低,不適合小徑木。

圖1、平鋸法

圖1為平鋸法之示意圖,切去原木左右兩側之邊皮與少量邊材之後,將原木翻轉90°后可連續切削出弦面板。

圖2-1.象鋸法

圖2-2.象鋸法

圖2-1,圖2-2均為象鋸法制板之示意圖,一般會先由木材中心線對剖為四等分,再將每一等分加以製成徑面板。 圖2-1為切制正徑面板,但需要不斷地翻轉原木,費時耗工;圖2-2之兩種切法作業容易,但僅含少量徑面板。

Advertisements

圖3-1

圖3-2

圖3-3有缺點之取材方式

圖3-1~3-3為三種迴轉鋸切的制材方式,這種自外側開始取材的過程中,可慢慢將木材內部隱蔽的缺點顯露出來,不斷的翻轉取材可避開取材時選到缺點部位。

圖4-1.節軸與材面垂直

圖4-2節軸與材面平行

圖4-1與4-2為兩種遇節時之取材方式,圖4-1使節軸與材面垂直,此種方式可使節變小並分散在數片製品上,提高強度;圖4- 2則使缺點集中在1-2片製品上,一般多採用此法,適合大結、腐結。

圖5-1

圖5-2

圖5-1與5-2為鋸切柱材、割材或厚板時,取材使缺點出現在制品之ㄧ面則可得三面無缺點之柱材;或將缺點留在窄面,使寬面無節則可提高。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