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餑餑」是滿語嗎?到底什麼才算餑餑!

「餑餑」實為漢語,是明末時華北地區關於麵食的統稱,至今山東有些地區管饅頭還叫餑餑。不過是當時滿人學習了漢語,就沿用下來,誰曾想漢人卻漸漸不用了,反而成了老旗人的常用語。

這麼說有證據嗎?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時候,武英殿出版了一部辭書,叫做《御制增訂清文鑒》,什麼叫御制?就是皇上親筆寫的。真是他親筆嗎?也許有代筆,就像《乾隆御制詩集》一樣,反正版權是歸皇上所有的。

我一直認為乾隆是一位手比較閑的皇帝,因為看到有滿人宗譜里的名字像漢人名字,就親手改人家家譜,並通報批評,作為定例,就可見一斑。在《御制增訂清文鑒》里,他又事無巨細地為大清的各種物產做了數千個詞條,進行解釋。

回到餑餑的話題,自然皇上是不會放過的。乾隆專門在第二十七卷中,設立了「餑餑」一個目類,共記載了幾十條餑餑,並進行名詞解釋。當然,他在全部目類的第一條,徹底解釋了「餑餑」的具體含義。

Advertisements

據《清文鑒》,「餑餑」一詞的滿語對應為「額分」,用英文轉寫應記為「efen」。以我不太精熟的滿文水平來翻譯上面一段話,應為「但凡和面之後,用手做或用模具壓的,蒸、烤、炸、煮各種方法做了之後來吃的,都叫做餑餑。」所以,點心也可以稱為餑餑,餃子也可以稱為餑餑,點心鋪叫餑餑鋪就更沒錯了。

《清文鑒》里我們熟悉的東西非常多,比如餃子、元宵、薩其馬,這些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但還有很多大家非常陌生的,不妨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葉子餑餑,滿語為「阿布達哈額分」,其意為「黃米面和制,再放入豆餡兒后,在椴樹葉、柞樹葉或者芝麻葉上夾上、包著蒸的叫葉子餑餑。」這種吃食,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今年秋天,我去遼寧省鐵嶺市白旗寨滿族自治縣去考察,在當地吃到一種叫做「蘇耗子」的東西,就是用糯米加入豆餡兒,再用蘇子葉一夾,蒸出來的,吃起來有一種蘇子葉的清香味。這不正是《清文鑒》里提到的葉子餑餑嘛。具當地人說,過去都是用黃米,後來覺得糯米更細膩好吃,這兩年才改的。

Advertisements

白旗寨的玻璃葉餅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玻璃葉餅,就是椴樹葉子夾上糯米蒸出來的,但餡料是蔥油,咸口兒。不過傳統椴樹葉子有一個巨大問題,就是樹葉的主脈纖維過粗,一邊往裡吃的時候,要一邊從嘴裡往外拔絲……

高麗餅,大概是由朝鮮地區傳來的烹飪方法。按文意翻譯:「將麵粉與蜂蜜拌在一起的,用香油炸的。」感覺很像糖耳朵、蜜三刀之類的東西,但是現今具體是什麼,已經不太能看到了。

各類餑餑實在是太多了,一時也介紹不清。在老北京,餑餑的用法非常多,米面類的主食可以叫餑餑,點心一類的也可以叫餑餑,還有就是非正餐類的小食也可以叫餑餑,比如金寄水先生曾說,王府里說「吃餑餑」往往是指吃早點。所以,餑餑在使用上,常會加上前綴後綴,如奶餑餑、棋子餑餑、餑餑菜、餑餑桌子等。以後有機會,再向大家詳細彙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