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深度)

前幾天,朋友打電話讓我給他寫篇文,大概是讀書筆記或者是評論一類的,主題也就圍繞「用心」二字吧。說實話,我並不大喜歡這種限制性的東西,但是「用心」二字卻吸引了我。我停留了下來。我想,大概它說的「用心」是指「讀書而善思」吧,我卻是這麼理解的「我思故我在」。

最近,也恰在思考一些事情了,也逐漸覺得思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拿出來說一說也是值得的。

我之所以要拿出「思考」說一下,可能是因為我也是最近才學會的思考。說來有些害怕吧,像我這樣從小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大學畢業生居然才學會思考,說來有些不大讓人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從小便聽父母和長輩的,我是父母眼裡的好孩子,更是老師寄予厚望的學生。老師說這樣做是對的,那就這樣做,就以這樣的為標準;爸媽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那我看到別人這樣做了,我也就排斥它們。那個時候我不會去懷疑他們,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人不懷疑新聞和報紙一樣。

Advertisements

就如我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理科生一樣,腦海里一直都是公式和定向的數字,從數字和符號中找到成就感是與生俱來的。我總能解決很多老師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是當老師提問課本中某個問題時我會回答得很好,考試是我最得意的時候了。每每思考什麼問題,我總是能經過思考後回答得很好,老師說我思維敏捷,以後必有一番作為。

而大學畢業,我就迷茫了,跟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一樣。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知道方向在哪裡?而找工作總是向著所學的專業去,但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又不知道錯在哪裡?走出學校,走出這個校園和教育制度給我制定的作息時間和四年本科,我不知道怎麼做,怎麼規劃了?

偶爾的,在失落的時候或者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的問問自己,你是誰?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回過頭,就好像看到這一間望不到頭的加工廠。一件件產品在不停的趕製。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每一個人一件件都是照著模子生產加工的產品。

Advertisements

我只是複製生產流水線的一件產品。有別人思考的模式,說你這麼思考我就這麼思考;也有固定的生活方式,她說你一定要買房,我就拼了命去買房;他說工作的基礎就是處理好同事關係,我就努力去處理好同事關係……

朋友一直想買車,而她的條件並不允許,當然我也不是那種死板得連提前消費都不懂的人。我問她一定要買嗎?為什麼?她說,

「就是想買!就剩下這點追求了,如果沒有這點追求的支撐,那麼我會覺得生活沒什麼意義了……而且我不想羨慕別人,別人有的我也要有……想要去什麼地方也方便啊……」

我跟她說,

「還記得小時候最想要的書包嗎?」

「那種迫切想要得到,千方百計,連睡覺都會夢到的!而得到了之後呢,一段時間之後就再沒有那樣的迫切了,甚至到最後連一支新的鉛筆都要比它好……」

之前我講過我外出買錯火車票的事情,離火車發車還有半個小時,而我又必須上車卻買了后一天的票,改簽的窗口又是人滿為患的,這是來不及的。而檢票員對我說趕緊改簽去,這好像是唯一的辦法了。如果你是踩著點來到火車站的,突發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這不像是我們坐在椅子上拿著筆做題一樣,有你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解答。

這就是思考了。而我也反感朋友給我的這個主題的文,這種看似很有意思的題目,但反過來看看,難道不是跟機械式的思考,以便生產的模塊化機制嗎?

我常跟朋友說其實你不年輕了,該挑起些應該挑起的擔子了。而不應該一直躲在領導或者父母的背後,自信起來。你完全具備自己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了,何必聽人家,何必看人家,重要的是你思考了沒有?你是為誰而活?為誰而思考的?

一直在說的教育,我想很多人是沒有理解的。教會你一項技能我覺得這隻能算培訓,而不是教育,教育應該是引導。

我想,我不是別人我就是自己。說自己的話,做自己的事,愛自己愛的人!並不需要誰替我思考,替我去生活,替我去愛!

文/牛大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