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杯泡茶有毒?別輕信,為不鏽鋼茶杯正名~

茶葉是中華的國飲,茶葉能夠提升醒腦,養生健體,所以喜歡喝茶的人特別多。

不同茶具泡出來的茶湯味道也是不一樣,一般如果在家,會使用陶瓷、紫砂、或者玻璃的茶具。

但是這些茶具不方便攜帶,容易碎,所以很多茶人還喜歡用不鏽鋼茶具。

但是,一篇題為「千萬別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的帖子在網上頻繁轉載,鬧得沸沸揚揚,爭論不休。

該帖子稱用全新的不鏽鋼杯泡茶,放置72小時后,不鏽鋼杯的內壁會出現被腐蝕的痕迹,溶出鉻,危害人體健康。

這是真的嗎?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會危害健康嗎?

我又重溫了那篇報道,作為一名化學專業的愛茶人,不得不說的是,實驗也太不嚴謹了。

【疑點一】:沒有交代記者所買的杯子的購買渠道、價格;更沒有出具確認實驗所用的杯子,為不鏽鋼的檢驗合格報告。

Advertisements

怎麼證明記者手裡的不鏽鋼杯子是否合格,畢竟市面上參假的假貨那麼多。

【疑點二】:僅僅通過泡茶72小時,內壁出現腐蝕就判斷不鏽鋼不能用來泡茶,是不是太草率了。

誰家杯子泡茶72小時還去喝的?

【疑點三】:泡茶后,記者手裡的不鏽鋼杯出現腐蝕,還說明了金屬格的危害,說明茶水會溶出格。

但是沒有對72小時后的茶水,測試茶水中的格含量,怎麼讓我相信茶水中的鉻含量超標呢?

著實讓我難以信服。





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就算你是砒霜,也要明確「半數致死量」

查閱了相關資料,我國按照GB9684-2011和GB/T5009.81-2003標準方法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鐘然後浸泡24小時,然後通過石墨爐原子吸收,鉻遷移量不應超過0.4mg/cm2。

Advertisements

國標中對於鉻含量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還提供了測試方法,記者的方法完全不同,只能說明記者應該是個文科生。

正常使用不必擔心

「在某些情況下,不鏽鋼確實會被腐蝕,並導致部分鉻溶出。但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符合國家標準的不鏽鋼用具中鉻的溶出量極少,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而與醋酸溶液不同,茶水只有非常微弱的酸性,對不鏽鋼的腐蝕作用也要小得多,要想遷移出0.4毫克的鉻,至少也需要連續沸騰浸泡10天。

這樣的茶你還喝嗎?

另外,不鏽鋼的耐腐蝕能力主要取決於其中鉻元素的含量,在大氣環境或氧化環境中,鉻可以自發形成一層薄薄的鈍化膜,阻止進一步的氧化與腐蝕。

而在生活中,茶水不會在不鏽鋼杯里沸騰30分鐘,再考慮鈍化膜的因素,實際反應速度還會更慢。

因此,只要使用的不鏽鋼杯子是符合標準的產品,一杯茶別放太久,就不用擔心遷移出的鉻元素超標了。

最好不要買小攤小販手中的所謂不鏽鋼杯。事實上,那種攤床上價格很低的大部分都是假的。真正的不鏽鋼製品不會那麼便宜,那種輕飄飄的「不鏽鋼」肯定不是可以食用級的不鏽鋼。

值得注意的是,用磁鐵鑒別「304不鏽鋼」方法並不靠譜。

一般情況下,「304不鏽鋼」是無磁或者弱磁的,但在冶鍊過程中,化學成分經常會出現微小波動或變化,而冷處理過程會使得「304不鏽鋼」獲得磁性。

另一方面,不銹鐵經過脫磁設備處理之後,也可以輕鬆逃過磁鐵的檢驗。因此,用磁鐵來辨別「304不鏽鋼」既有可能放過「壞人」,也有可能冤枉「好人」。

如果不喜歡用不鏽鋼,用鈦制的泡茶杯也是不錯的選擇,輕便,而且安全

希望理智的愛茶人不要輕信謠言,歡迎大神討論交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