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命名的中草藥——骨碎補

傳說五代十國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也命名了一種草藥:骨碎補。

一次,李嗣源帶著他的愛妃以及將士們去圍場打獵。結果一隻兇猛的金錢豹突然從山谷樹林中竄出,把他的愛妃嚇得從馬上摔下來,把左腳脛骨摔成骨折。皇帝心裡很著急。此時,一位出身民間的醫生跪在皇帝面前說:「萬歲切勿受驚,草民還認得點草藥,保娘娘平安無事。」說完,便從山岡上采來草藥,搗爛敷在皇妃的傷口上,很快血就止住了,也不再疼痛,不幾日,便可行走自如。皇帝大喜,問這個郎中此草藥叫什麼名字。當聽說此葯尚無名字時,他沉思了片刻,說道:「此葯能把碎骨補起來,依我看就叫它『骨碎補』吧。」後來,明代的李時珍又根據其形狀將其命名為「猴姜」。有的地方也叫「胡孫姜」或「石毛薑」。

而《本草拾遺》記載:「骨碎補似石韋而一根,余葉生於木。嶺南虔、吉亦有。本名猴姜,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耳。」認為是早100多年的唐玄宗命名的。不管到底是哪位皇帝命名,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一樣的。

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主要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扑閃挫,筋骨折傷等;外治斑禿,白癜風。

跌扑閃挫,筋骨折傷之類的病症,建議還是去醫院緊急治療,謹遵醫囑為好。下面選擇幾則骨碎補治療治腰腳疼痛的古方附在下面:

①治腰腳疼痛不止:骨碎補50克,桂心75克,牛膝1.5克(去苗),檳榔100克,補骨脂150克(微炒),安息香100克(入胡桃仁搗熟)。搗羅為末,煉蜜入安息香,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聖惠方》)

② 治牙痛:鮮槲蕨50~100克(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鐵器打煮。(《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③治腎虛耳鳴耳聾,並齒牙浮動,疼痛難忍:骨碎補200克,懷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100克五錢(俱酒炒),澤瀉40克(鹽水炒)。共為末,煉蜜丸。每服25克,食前白湯送下。(《本草匯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