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李時珍為什麼成不了醫聖?

李時珍是現代中國大眾張口即來的中國名醫,充斥了中國的歷史課本,其撰寫的《本草綱目》更是被翻譯成了多國的文字廣為世界流傳。《本草綱目》是中國醫學史上中藥學的鴻篇巨著,收載中草藥是中國最全的本草書籍,裡面更有大量的方劑治療許許多多的疾病,另外李時珍還結合自己與家傳的脈學,完成了四小經典之一的《頻湖脈學》,完成了脈學的又一次大集成。就是這麼一個著作等身的名醫,都不足以成為醫聖,可見中國醫學的博大精深。那麼為什麼這麼偉大的巨著不能使李時珍成為中醫界一流的醫生呢?

中國醫學公認的醫聖是漢代南陽的張仲景,為什麼張仲景這一個不被人們所知的醫生反而有如此高的成就呢?我們來看看張仲景的作品《傷寒雜病論》,仲景撰寫的書籍援引《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憑脈辯證》,並且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編纂而成,這是中醫理論到臨床的第一本書,雖然書中的文字不多,但是卻是中醫的第一次大綜合,其功不可沒。但是就算是第一次結合也不至於功高至此,我們詳糾內部原因。

Advertisements

《傷寒雜病論》第一次從理法方葯的角度一氣連貫,從內經天人相應的理論,直接引用到臨床,面對的是真真實實的疾病,對戰的是一個個或明或暗的證。《傷寒雜病論》從病症入手,結合選方,加減變化用藥,並且其中包含的對病理的解釋真是字字珠璣。而《本草綱目》是一本專門介紹的藥物的書籍,這已經單純地割裂了中醫天人相應的關係,使得中藥成為一個單獨的學科,已經和臨床聯繫的不是怎麼緊密。這種單純地單學科自然不足以和中醫的大綜合相提並論,自然李時珍不足以和張仲景同日而語,這是第一個原因。

《針灸甲乙經》序言講到:「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仲景論廣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傷寒雜病論》本自伊尹《湯液經》,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先人的寶貴精華,張仲景引用的方劑在臨床上效如桴鼓,覆杯而愈,正是由於這種實打實的效果,使得經方得以廣為流傳過,唐代更以為秘方收藏在自己家不外傳世。《本草綱目》雖然記載了那麼多的葯,可是臨床選用不多,大部分的療效也不確定,只是李時珍自己道聽途說來的,並不是自己驗證,他也不可能自己全部驗證。這就給這本著作大打折扣,這是《本草綱目》始終蓋不過也不能蓋過《傷寒論》的重要原因。

Advertisements

中醫治病不需要過多的藥物,百十種藥物足以對抗萬萬千千不同的疾病,這是祖師張仲景在《傷寒論》給我們的重要教育,《傷寒論》使用一百一十三首方劑,用藥不過六七十味。而《傷寒論》所治療的疾病卻從頭到尾無一遺漏,這是中國人偉大的思想,縱使變化不計其數,但是究其本源不過是一個。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學中醫的始終會堅持學習並且認真學習《傷寒論》,但是研究《本草綱目》的終究不過是一些上不了臨床,不能和疾病面對面的學院派,研究的不過是這個草,而不是中醫這個學科。每一個偉大的中醫生都可以寫出自己的本草,只是藥物數量上的問題,這不是本質的問題,因為只要有恆心去採集終究會有一部所有藥物的更廣大的書籍出現,代替《本草綱目》,但是關於理論和臨床的聯繫,就不是每一本書每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這不僅僅需要刻苦的努力,更需要天才的智慧。這種智慧只能屬於《傷寒雜病論》,而不是《本草綱目》所具有的。

因此這些因素必然的決定了《本草綱目》只是一本很宏大的浩瀚的藥學書籍,對於中藥臨床運用的研究重不重要尚且有待論述,更不要說對於中醫整個學科的發展了。而《傷寒雜病論》卻是萬古第一著作,使得中醫得以萬年都有神奇的效果。這就是李時珍在中醫界地位上不去的原因,他不可能在杏林界佔據重要位置。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