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很科學,但中醫還是中醫,不是科學!

論中西醫關係(三):中醫就是中醫本身

作者:潘曉川


科研與大數據

大家看了幾百個學員反饋,自然而然的有一個感覺,就是針灸確有療效。但是,這些療效,哪一個是簡單的重複呢?沒有。就拿醉酒案說,三個醉酒的,針后都有即刻改善,但如果把喝的什麼酒,喝了多少,脈是什麼樣的,穴位是哪個,那結果就是不可以重複的。用大數據的觀點可以得出針灸對酒醉有效的結論,而用科研的方法,則可能是個案無意義的結論。這就是醫學與科學的差別。大數據方法,可能就是將來科研的方向,中醫就是大數據醫學。

真實環境下的大數據才是中醫的科研方向,而絕不是隨機對照試驗

中醫就是中醫本身

看一個表述:「物理學很數學,但物理學還是物理學,不是數學」。這樣說一點毛病也沒有吧?那套入中醫與科學就是這樣的:「中醫很科學,但中醫還是中醫,不是科學」。

不是說中醫不科學,而是說中醫非科學,是高於科學的學科,是相對真理的學科。中醫可以接受科學的檢驗,但決不接受科學的桎梏,儘管這桎梏是金子做的,也不憐惜。

中醫就是中醫本身,不是什麼其它,要遵循中醫自身的規律來做臨床和教學,走自己的路,要走出一條其它學科以中醫為評判標準的路,那才真正拿到了話語權。

結論:中醫屬於廣義科學範疇,而不屬於狹義科學範疇

終極理論

經典中醫是先有了河圖,標誌著中醫有了體系,後有了內經,標誌著中醫的體系已經完善,以後便成功指導中醫臨床一直至今。先出現一個終極的理論,然後實踐不斷驗證其正確性,這種現象在人類發展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迹。

古代聖賢創造了一個終極的理論,告誡後世,「傳之後世,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而科學就謙虛多了,原則是證偽,意思就是,科學的認識是需要不斷被糾正的。憑什麼古代聖賢們就那麼自信呢?一定是他們看到了什麼,但是,三皇什麼也沒說,只畫了卦。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我們在道德經中可以窺到倪端,老子描述的天地之母,像極了黑洞。

太極就是宇宙的雙螺旋結構:物質宇宙、黑洞與反物質宇宙、白洞

煌普:向中醫「靠攏」的西醫

2017年12月2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對西醫的分析屬性進行反思,並闡述如何採用網路醫學方法重拾整體醫學。

「重拾整體」就是今天西醫的反思結果

注意四個字「整體醫學」。回顧過去的幾十年,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其實西醫在治療技術上的進步與其在診斷技術上的進步相比,簡直少的可憐。在死鑽微觀而發現行不通的今天,西醫不得不也開始考慮整體,考慮環境,考慮自然,考慮宏觀,以求得進步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愛因斯坦在讀過《大藏經》、《易經》后的兩句感悟:

當科學家登上一座高山後,卻發現神學家早就坐在那裡了!——愛因斯坦

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學。——愛因斯坦

是啊,西醫、科學,包括整個西方偽文明史,和中醫、玄學、宗教,包括整個中華文明史相比,實在是太年輕了。西方人(這裡可能還需要包含某些被徹底西化的東方人)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理解「有無」、「色空」的意義,什麼時候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各種因素是聯結的而不是割裂的,什麼時候能夠把對物質與反物質的理解擴展成總括萬事萬物的「陰陽」規律,或許那時候才能和東方人站在一個哲學高度上探究世界的本源吧!


相關閱讀

論中西醫關係(一):鋸樹以應尺,是為中醫科學化

論中西醫關係(二):「中庸醫學」與「對抗醫學」

潘曉川:經典中醫的定義

論經典中醫(九):復興經典需另闢蹊徑

煌普診籍周報(第4期):針灸保胎扎出氣感


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的建立者、研究者、實踐者與推廣者,知名經典中醫獨立學者。

經典中醫自洽體系,立論於中國古代天文學、天道易經、中醫典籍,是張仲景傷寒論體系之後唯一自圓其說且道術并行中醫體系。理論哲學環節為「天道易經」。臨床技術環節包含「針靈」、「艾魂」、「葯精」以及「琴神」,分別為平脈針法、平脈灸法、平脈葯法以及平脈五音。

煌普中醫,煌普中醫是一家以經典中醫推廣、教學、研發為核心業務的機構。煌普,願為經典中醫復興之路鋪路人!(應用商店搜索APP:煌普中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