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擔心蕨菜致癌嗎?

春天,

來了,

和煦的微風,

拂面,

沒人能說不是春天來了,

這是古龍。

這麼溫暖這麼美好這麼愜意的春天來了,

叫人怎麼能不充滿感恩充滿感動充滿感謝,

這是瓊瑤。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微笑著向我們走來,

這是你的小學作文。

春天來了,

咱們吃點什麼?

這是不昧叔。

春暖花開時節,很多孕育了一冬的生命破土而出,連空氣的味道都瀰漫著勃勃生機。

可是,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光聞味兒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是讓這盎然春意充斥於唇齒之間,細細品味,慢慢消化,才能全身心的感受濃濃春意。

矮馬,太文藝了,其實就是想吃點有春天氣息的小野菜,比如剛發嫩芽的蕨菜。

蕨菜君的前世今生

春天吃蕨菜並不是從不昧叔這開始的,3000年前的詩經中就有雲了,「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你肯定要說這也沒有提春天啊,這就得有點悟性了,相思病什麼的,就是得春天犯,妙就妙在個乍暖還寒欲迎還拒,你見哪個古人三伏天搖著蒲扇汗流浹背的思君來著?

Advertisements

如果對蕨菜還有點陌生的話,蕨菜粉你肯定熟悉,蕨菜粉就是用蕨菜根莖里的澱粉做的。根莖,是的,就是說雖然埋在土裡,但並不是根,而是莖。

那你看到地上部分的那個「梗」呢,那是葉柄,長是長了點,那也是葉子的部分。畢竟人家是上古來的,要保持一些與眾不同。

還記不記得當年學過,地球曾經被高大的蕨類植物佔領,我們吃的蕨菜就是這個蕨類植物,不過繁衍至今,黃鼠狼下耗子,矮小了許多。

蕨類植物的葉子在幼嫩時期呈捲曲狀,形態學上叫幼葉拳卷,蕨菜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也就是這個萌萌噠時期是最美味的,可以炒可以拌可以辣可以甜,所以蕨菜又叫拳頭菜。

蕨菜真的致癌么?

蕨菜中含有一種叫原蕨苷的成分,特別是幼嫩部分含量更高,而原蕨苷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2B類致癌物,僅次於文藝致癌物和普通致癌物,好吧,是1類和2A類致癌物。

Advertisements

聽到這的時候,你整個人應該是崩潰的,作為一種山野菜,本應該是一個正面光輝的形象,就算不能包治百病,也得是強身健體,怎麼還致癌了呢?

前文書說了,蕨菜的食用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詩經里開始有記載,三國時期有了對蕨菜的形態學描述,到唐朝吃蕨菜已經變得十分普遍,而在宋、元時期人們甚至掌握了蕨菜粉的製作工藝,並在鬧飢荒的時候作為主食的補充。

按理說吃了這麼多年了,應該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了嘛。

其實這個2B致癌,說的是一種潛在的風險,跟之前說的培根問題類似,況且它還遠遠比不上培根。

培根致癌的解讀,可在後台回復關鍵詞「培根」獲取。

怎麼健康又愉快地吃蕨菜?

把握好兩點就沒有問題了:

第一不要生吃,懂得做蕨菜的人都知道,或炒或拌之前都要焯一下水,最好是小蘇打水。這種經驗是有科學道理的,原蕨苷在高溫和鹼性條件下不穩定。

第二不要大量長期吃,第二條對於任何食物都適用,你知道不昧叔對食物的原則一向都是雨露均沾的。

參考文獻:Liu Y J, Wujisguleng W, Long C L. Food uses of ferns in China: A review[J]. Acta Societatis Botanicorum Poloniae, 2012, 81(4):263-270.

【特別感謝】本文素材提供者: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龍春林教授。

本文由中國最權威最好玩的食品安全與營養訂閱號「食今不昧」獨家原創,喜歡我們的朋友可以通過微信搜索公眾號「食今不昧」或「bqsjbm」來關注我們哦~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