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微信公眾號:中外名著語錄全集(yuluquanji)

【豆瓣評分:8.3分】

【作品、作者簡介】

作者:阿蘭·德波頓(英國)

在他人眼裡,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了,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面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結]。德波頓援引藝術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般地剖析身份焦慮的根源並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一枝生花妙筆,伴以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澄清種種心性的困惑和社會的壁障,讓你不經意間峰迴路轉,解開心結,感悟人生更加豐盈適意的含義。

【語錄文摘】

1、我們的「自我」就像一隻漏氣的氣球,需要不斷充入他人的愛戴才能保持形狀,而經不起哪怕是針尖麥芒大的刺傷。

2、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同完全受制於周圍的人對我們的評價。

3、我們所期待的遠超出我們祖先們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能安於現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4、要想停止注意某件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將它購買到手——就如同要想停止欣賞某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與其結婚。

5、叔本華:只有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受到傷害。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應該受到某種譴責,那麼他可以滿懷把握地對此不屑一顧。

6、我們每天都會經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妒恨每一個比我們優越的人,這就是嫉妒的特別之處。有些人的生活勝過我們千倍萬倍,但我們能心安無事;而另一些人一丁點的成功卻能讓我們耿耿於懷,寢食不安。我們妒嫉的只是和我們處在同一層次的人,即我們的比照群體。史上最難忍受的大概就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比我們成功。

7、「這個世界只允許我們在孤獨與卑劣之間進行選擇,」他說。而且他建議年輕人應該學會「如何與孤獨為伍……因為一個人被迫與他人接觸的機會越少,他的境況就會越好」。叔本華認為,幸運的是,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人在與他人工作和生活一段時間后,都會自然而然地「不願與他人有頻繁的交往,就像一個校長決不會願意和周圍的一群吵吵嚷嚷、喧鬧不休的孩子攪在一起一樣。」

8、「被他人注意、被他人關懷、得到他人的同情、讚美和支持,這就是我們想要從一切行為中得到的價值。富有的人忘情於財富,是因為財富能夠自然而然地為他吸引世界的目光。窮人則完全相反,他們一貧窮為恥。他們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世界的目光之外。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慾望將必然難以得到滿足。窮人進出家門都不為人所注意,即使在鬧市,他也會像都處在家一樣默默無聞。而名流顯貴們則不然,他們一直為世界所矚目。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夠一睹尊顏。他們的行為成為公眾關心的對象。他們的片言隻語、舉手投足都不會被人忽略。」

9、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這樣說,並非要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慮,或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慾望,而是要求我們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任何一個目標向我們提供的一勞永逸的保證,按照目標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實現的。

10、貧窮最根本的特徵,貧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並不是它所導致的身體上的受苦,而是他人對貧困狀態的負面反應所導致的羞恥感,是貧困狀態違反了亞當斯密所稱的「既定的社會體面原則」所產生的羞恥感。

11、這種觀點說明,決心躲避他人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願和他人交往。這一想法只是反映了我們對所能夠交往的對象的不滿。憤世嫉俗的人都不過是理想主義者,他們對事物的要求標準很高,達到了常人所難以理解的程度。用尚福爾的話說:「我們往往把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看作是不喜歡人際交往的人。這樣的說法就像把一個不願在深更半夜去邦迪森林散步的人看作是不喜歡散步的人樣。」

12、盧梭的主要論點基於對財富的闡釋。他認為,財富並不代表佔有物的多少,而是擁有多少我們渴望得到的東西,它是相對的,相對於人們的慾望。在任何時候,不管我們佔有的財物多麼豐富,只要我們還在追求某種我們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就談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們總是滿足於我們現時的擁有,不管我們實際佔有的東西多麼匱乏,我們是富有的。

13、在每一個社會裡,總有一個特定的人群能夠獲得高度的尊崇——其他的人群則因為沒有具備合適的技能、口音、氣質、性別或膚色而受到貶抑或忽略。但這些對成功的定義遠遠不是一成不變或普遍適用的。一些素質和技能在一個地方能夠帶來較高的社會地位,而在另外一個地方則有可能變得無關緊要或為人不齒。

14、現代社會中,積累財富的能力為人們所重視。似乎金錢與職位攜帶著一種道德品質。 它的存在體現了擁有者的美德。因為這種能力能夠證明一個人至少擁有四種基本品質:創造力、勇氣、智力和毅力。至於其他的品質:謙遜或正直,則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失業所帶來的恥辱,同戰爭年月的懦弱行為所導致的恥辱不相上下。

15、關於死亡的想法對我們的影響或許就是引領我們去追求任何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

16、公共輿論的缺陷,究其原因,在於公眾不願意將自己的觀點交由理性分析進行推敲,而是將自己的觀點建立在直覺、感情和習俗之上。

17、每一個成年人的生活可以說包含著兩個關於愛的故事。第一個就是追求性愛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廣為人知,並且得到人們詳盡的描述,構成了音樂和文學的根本主題,被社會普遍接受和讚頌。第二個就是追求來自世界摯愛的故事,這一故事更為隱蔽,更加讓人難為情。人們提到它的時候往往採用刻薄的、諷刺的寓言,好像之後那些盛行嫉妒和有心裡缺陷的人才會產生這樣的需求,或乾脆把對身份的追求簡單地解釋為對財富地追求。但第二個關於愛的故事在強烈程度上一點不亞於第一個,在複雜性、重要性和普遍性上也是如此,而且一旦失敗,所導致的痛苦不會比第一個少。

18、只要我們認為有一道生鐵鑄就的牆壁把我們的本性和境況同他人的本性和境況截然分開,只要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很安全地一直保持一種傲慢自得的態度,我們的大度和容忍就會被冷酷和譏諷取而代之。

19、悲劇力圖在罪有應得和全然無辜之間架起一道橋樑,使我們對責任的慣常理解提出質疑,它是一種最為複雜的心理呈現模式,一種對他人最為尊重的表達方式,它認為人們在喪失尊嚴的同時,不應該被剝奪讓別人聽到他們心聲的權利。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外名著語錄全集(yuluquanji)欣賞更多書籍書摘、語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