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康復方法——頸椎牽引

通過昨天的文章,我們已經了解了頸椎病的定義、臨床分型、常見的併發症和評定方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頸椎病的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1.適應症

頸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經康復治療有效者;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輕者。

2.禁忌症

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明顯者,椎動脈型、神經根型癥狀嚴重且反覆發作保守治療無效者。

明確了哪些患者可以進行康復治療,哪些患者不適合進行康復之後,小編開始介紹頸椎病臨床上常見的康復方法。首先,我們來了解頸椎的牽引。

一、治療作用:

解除頸肌痙攣,使頸部肌肉放鬆;

恢復頸椎椎間關節的正常線列;

使椎間孔增大,解除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

使椎間隙增大,減輕頸椎間盤內壓力,有利於膨出的椎間盤迴縮以及外突的椎間盤迴納;

伸張被扭曲的椎動脈;

拉開被嵌頓的小關節滑膜等。

[pagebreak]

二、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

三、禁忌症: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體質太差,牽引后癥狀加重者禁忌應用。交感神經型急性期、椎動脈型病情較重者、脊髓型脊髓輕度受壓者暫不用或慎用。

四、方法

一般用枕頜布帶牽引。牽引的角度、時間和重複是決定牽引效果的三個重要因素。在牽引的同時配合其他方法,如局部熱敷、紅外線輻射治療等效果會更佳。

①體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採用靠坐位時,使頸部自軀幹縱軸前傾約10~30°,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體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接近垂直體位,忌前屈位牽引。

②牽引角度:力學實驗結果表明,牽引角度小時,最大應力位置靠近頸椎上段,牽引角度增大時,最大應力位置下移。

病變頸椎節段與牽引角度關係:

病變頸椎節段: C1~4 C5~6 C6~7 C7~T1

牽 引 角 度: 0° 15° 20° 25°

③牽引重量:牽引重量因人而異,通常可以按患者體重的1/8~1/12計算。多數從6kg開始逐漸增加重量。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

④牽引時間:每次牽引持續時間以10~30min為宜。牽引時間過短不能發揮牽引的力學效應,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頭痛、下頜關節痛、心悸、胸悶、噁心等不良反應。

[pagebreak]

⑤注意事項:牽引時頜帶調整要適合,避免過松或過緊;

牽引時頭頸保持要求的前傾、低頭姿勢和角度,避免壓迫頸部感受器或牽引失效;

若牽引使癥狀加重或出現頭暈、心慌、胸悶等癥狀時應及時處理或停止牽引。

(5)各型頸椎病的牽引治

1)神經根型

患者取坐位,頸前屈15°-30°,牽引重量稍大些,約為體重的10%-15%,牽引40-60秒鐘,放鬆10-20秒鐘,持續25分鐘。以上肢癥狀減輕或消失為佳。

2)脊髓型

患者取坐位,頸垂直,以10%體重牽引力,持續牽引25分鐘;也可取卧位,2-3kg牽引力持續牽引1-2小時。若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應及時終止活動。

3)椎動脈型

患者頸取微前屈位10°-20°,以10%-15%體重的牽引力,持續牽引25分鐘,可同時給予患者吸氧,對改善癥狀、縮短療程有一定作用。

4)頸型

宜取坐位,頸前屈15°,以10%體重的牽引力,間歇牽引20-30秒鐘,共25分鐘。可同時進行頸部熱敷,因該型無明顯神經根受壓現象,牽引力無需過大,解除痙攣和疼痛為主要目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