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人造奶油」容易胖,原來是氫化油在作怪

現在的小孩子可比我們小時候幸福多了,單說零食就比我小的時候豐富得多,超市裡花花綠綠的零食擺滿了一排排貨架,糖果、飲料、冰淇淋、膨化食品、蜜餞……哪一樣看起來都是那麼誘人。

據我的觀察,家長帶著孩子逛超市,總要給孩子買上點兒零食。大部分家長都是讓孩子自己去挑喜歡吃的東西,然後再為孩子付賬,卻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到底買的是什麼品種,裡面都加了哪些東西。

我有一個同學,非常寵愛自己的兒子,孩子愛吃零食,喜歡吃什麼就給買什麼。結果,孩子還不到10歲,體重已經超過100斤了,是個十足的小胖子。我知道后就勸他少給孩子買零食吃,就算偶爾買也必須挑選比較健康的零食,不能盲目地買。市場上很多零食都是用氫化油加工出來的,孩子吃多了,會影響發育。

Advertisements

你買的食品里有氫化油嗎?

大家可能對氫化油感到陌生,氫化油不同於我們吃的各種植物油,也不同於動物油,它的全名叫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油脂,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通過加氫催化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形成的產物。因生產工藝、技術、成本等原因,某些氫化植物油未達到完全氫化的標準,因而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吃了對健康十分不利。但用氫化油加工成的食品保質時間長,口感細膩,酥鬆好吃,所以,在食品行業里氫化油的使用非常廣泛。只不過很多時候,氫化油的名字不會直接出現在食品的配料表裡,而是被很多「好聽」的名字所取代——有時候是「人造奶油」「奶精」,有時候是「人造黃油」「起酥油」,有時候是「代可可脂」「植脂末」,有時候是「精鍊植物油」……如果有查看食品配料表習慣的朋友,相信對這些名詞不會感到陌生。

Advertisements

氫化油並不是健康的食品成分,它只能改善食物的口味,卻不能提供營養。相反,因為含有成分眾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有人甚至把它的誕生說成「食品史上的災難」。

氫化油可能致早衰

曾有位叫摩根的美國導演,為了拍一部關於健康食品的電影,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用氫化油加工的食物。30天後,他的體質嚴重下降,體重增加了20多斤,膽固醇和血壓都大幅升高,還動不動就覺得胸悶氣短,疲倦不堪。

人的身體不能吸收氫化油,也沒有辦法將它排出體外,只能放任它附著在細胞或血管壁上。經常吃氫化油食物的人非常容易發胖,血液也比一般人黏稠,所以特別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還會過早衰老。

另外,氫化油還會阻礙胎兒和兒童的生長發育。然而,絕大部分小朋友在買零食時,都不會去想食物成分中會不會有氫化油。

考慮到氫化油對健康的巨大危害,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瑞典等國家,已經開始禁止或嚴格限制在食物中使用氫化油。目前,在我國的食品加工中,氫化油的使用還非常普遍。但從2013年1月1日起,凡是食品加工過程使用了反式脂肪酸的,都必須在食品包裝的食物成分表中標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減少氫化油攝入,從查看食品配料表做起

要避免攝入氫化油,在超市或商店裡買東西,要特別留神下面這些食品:香酥餅乾、起酥麵包、奶油蛋糕、各種派、饃片、薯片、奶精、奶茶、咖啡伴侶(包括帶有咖啡伴侶的咖啡)、巧克力、速凍食品。

如果它們的配料表中出現了:氫化植物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植物起酥油、食用氫化油、精鍊植物油、代可可脂、植脂末、麥淇淋、乳化油、起酥油等名稱,就要小心了。買之前先問問自己,是要身體健康,還是要美味。

將氫化油的「家族成員」一一記住,的確有些困難。但只要從現在開始,養成買食品看配料表的好習慣,很快就能摸清氫化油家庭成員的底細。如果覺得麻煩,記住這個原則就可以了:名字越複雜的油,越需要當心。

食品生產廠家不會把配料的具體比例標註在產品包裝上,人們可以根據各種配料的排列順序,粗略地估計一下手裡的這份食物到底用了多少氫化油。在配料表裡,越是排在前面的東西,在食物中占的比例就越大。

貼心小妙招

西式餐廳是氫化油的重災區:西式快餐店、西式糕點店會比較多地用到氫化油,像炸薯條、奶昔、沙拉醬、派、蛋撻……很多都是用氫化油做的。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吃西式快餐的人容易發胖。當然,不是所有的西式快餐店、糕點店都會使用氫化油,也有使用純奶油的,但純奶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多吃也無益健康。建議平時要多留意這方面的信息。

氫化油,種類多,看油名,要仔細。

名稱複雜需當心,配料表上有玄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