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的蟲清出后,孩子更聰明了!

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我們的腸壁上遍布著神經元,它們屬於腸神經系統,獨立管理我們的消化系統,或是和我們的大腦「合作」。有一種說法,腸道微生物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人體與微生物需和平共處!

人體內的兩個大腦:

英國倫敦大學胃腸道專家溫哥特教授說「人體內的兩個大腦,是隨著生物進化的歷程而形成的。」對早期的生命體來說,消化器官就是一切,有它們和神經系統就好,複雜的大腦反而是不必要的。

人體遍布數億微生物,腸道微生物是人體微生物菌落最多的地方,約佔整個微生物菌落的90%,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參見「【史上最全】圖解人體微生態系統」)2010年的一期Nature以封面故事介紹了華大基因主導的人體腸道菌群元基因組參考基因集的構建工作,這一研究發現,人腸道中存在1000~1150種細菌,人體腸道元基因組有330萬個非冗餘的基因,大約是人自身基因的150倍。

Advertisements

腦腸軸與菌群

腸道決定大腦健康

你喜歡吃什麼,也由腸道決定。

「吃」對任何物種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腸道這一「第二個大腦」甚至會「指揮」我們的身體。想想,你餓的時候會特別想念某種食物嗎(因人而異,有的人餓了想吃油膩的食物,有的人餓了想吃熱的食物......你呢)?為什麼你愛吃肉,朋友愛吃素?感覺有壓力時特別想吃高熱量的食物?餓了是不是會睡不著?最直觀的,吃壞了東西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嘔吐反應。

研究者認為,腸道微生物通過影響迷走神經(一條從腦延伸到腸道的神經),來控制人體對食物的喜好。研究揭示,這些腸道菌群控制人體的飲食習慣,是出於自身的生存策略。比如,某些菌群讓人體嗜好垃圾食品,達到消滅另一些菌群而一方獨大的目的。

Advertisements

有些准媽媽在懷孕后,口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還會半夜喊餓,到真買回來卻又沒有胃口了,這折騰人的始作俑者就是腸道微生物。Cell雜誌上曾刊登文章稱,懷孕后准媽媽們的腸道菌群會發生變化,它不僅是讓媽媽們變胖的原因,還會因為產生胰島素抵抗而造成孕婦高血糖,但這血糖的升高也是為了保證為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可見漫長的進化歷程,人體已經與腸道菌群達成友好的「寄生關係」了。

腸道與情緒的關係

你的喜怒哀樂,跟腸道微生物也有關係。

一些情緒反應也與腸道有關。感覺緊張的時候,有的人會出現腸胃不適的反應。反過來腸道微生物也能通過修改迷走神經中的神經信號,讓我們感覺更好,或更糟。

刊登於Cell雜誌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能影響5-羥色胺(5-HT)的合成。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們是此項研究的研究者,他們在小鼠實驗中發現,腸道內「無菌」的小鼠,血液中5-羥色胺的含量要比正常小鼠低了大約60%。

你可能知道,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能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情緒。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體內約90%的5-羥色胺都誕生在消化道里。研究者發現,有約20種產孢類細菌被認為與5-羥色胺的含量有關。研究者將這些菌種植入無菌小鼠體內,發現5-羥色胺在腸道和血液中的濃度都出現了顯著上升。

既然腸道微生物能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也能通過飲食改變我們的情緒,吃巧克力會促進多巴胺分泌,讓人產生愉悅感。也有臨床試驗發現,情緒低落的人,在飲用含有乾酪乳桿菌的益生菌飲料后可改善情緒。

如何知道腸道有蟲子?

1.出現不明的腹瀉,便秘,或腹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常想吃香甜的零食。

3.胃口好,卻消瘦。

4.有時頭痛,興奮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5.晚上睡覺流口水或磨牙齒。

6.脾氣急躁。

7.面部出現白斑,多為圓形,邊緣整齊,中間淡白.

8.指甲上出現「絮狀白雲」

9.舌面出現紅斑,其特徵是邊緣整齊,圓形,常突出舌面,紅斑位置不定,數量不一。

10.下唇粘膜出現顆粒,多為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小丘疹,數量不等。

11.鞏固出現藍斑,呈三角形,圓形或半月形.

12.多動

——————————————————————————————————————————————————

樂媽簡介: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踐行營養、樂活人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