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巡航不是雞肋,它在高速上能救命!

►大約一年前,新車君赴吉利的發源地浙江台州,參加了帝豪GS的試駕會。

為了展現帝豪GS的亮點配置——ACC自適應巡航,吉利安排了十數輛試駕車排成一隊,在車流稀少的一座大橋上同時開啟ACC,於是出現了一隊五顏六色的帝豪GS,以幾乎相同的車速與車距在橋上行進,場景頗為壯觀。

沒有想到,就在一年以後,吉利在同一個地點、以同一款車型,上演了一場153輛車「神同步」的大戲,創下了一項意義特殊的吉尼斯記錄。事後有人認為這是一場營銷作秀,看不出有什麼實質意義,這種認識的誤區,正是吉利希望扭轉的。

你了解自適應巡航嗎?

自適應巡航,一個並不算新潮的配置,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問世。國內消費者聽到它大多不會感覺陌生,但真正了解或使用過這項功能的人卻不算多。甚至汽車圈內的行業人士,也有人分不清車道保持、車道偏離輔助與自適應巡航之間的關係。

Advertisements

我們先來理一下:

首先,定速巡航這項配置簡單明了,適用場景是車流稀少的高速公路上,啟動後車輛可以自行保持設定的速度進行巡航,讓駕駛員的右腳可以休息一下。這項配置已經普及到了很多10萬以內的車型上,所以大家都不陌生。

字面上來看,自適應巡航並沒顯得比定速巡航高級多少,但實現起來卻複雜得多。它需要在車頭安裝一個測距雷達,判斷與前車的距離,並將數據傳輸給車載電腦進行運算,可以在前車進行加速或減速時,控制本車的油門和制動系統,從而與前車保持適當、安全的距離。

也就是說,配有定速巡航的車型,只有在車流非常少、路況非常好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而自適應巡航的適用場景就廣泛得多。理想情況下,只要上了高速就可以直接把自適應巡航打開,讓它自己控制減速和提速,幾乎完全解放了右腳。

Advertisements

當然,這句話不能忽略前面那個「理想情況下」的前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路上的車輛都嚴守交通規則與禮節、不強行變道和插隊。話說到這,大家肯定都明白,這種場景在中國當下是極其不現實的。

一般的自適應巡航,雷達探測的主要區域為本車道正前方,當旁邊車道有車輛匯入時,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將匯入車輛當作新的跟隨目標。如果匯入車輛的動作不太突兀,雷達系統是可以從容應付的,但中國的交通環境是全世界最複雜的地區之一,強行變道隨處可見,這種時候如果駕駛員沒有介入,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正因如此,自適應巡航這項功能,在中國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配備這項功能的車型,大多都只在頂配版本上象徵性地標註一下,而選裝的話往往需要萬元以上的加價。所以很少有人會為了自適應巡航這項功能,專門去選購頂配或者選裝包。

「不就是高級點的定速巡航嘛,買了又不好用,還那麼貴」這是很多人拒絕自適應巡航的理由。於是,在帝豪GS上市時,關注它的人多是被外觀、內飾和其它配置所吸引,至於高配搭載了自適應巡航?普遍的態度卻是「聊勝於無」。

而在新車君看來,自適應巡航的重要性被我們嚴重低估了。

ACC是舒適配置,還是安全配置?

有研究機構統計過,除去一些駕駛員操作不當導致的事故外,高速公路上引發車禍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車輛自身出現爆胎一類的故障,二是駕駛員疲勞駕駛,出現車道偏離或制動不當,三是夜間、大雨、大霧天氣對視線產生影響。

先不考慮第一個原因,我們看看自適應巡航對於后兩種情況可能發揮的作用。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在市區或省道、國道上開車時,由於需要頻繁變道、超車,駕駛員即使身體開始疲勞,但也並不容易犯困。反而是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如果車流稀少且路況良好,即便是前一天休息得很好,也很容易馬上就開始犯困。

這是因為這種路況下駕駛員無需高度集中精力,如果身邊沒有陪駕保持聊天的話,就很自然地會放鬆警惕,而在這種高速行駛的狀態下,駕駛員稍一疏忽,就有可能釀成慘禍。此時正是自適應巡航大展身手的時機。

打開自適應巡航后,駕駛員控制油門和剎車的右腳可以完全解放,就這麼一個小細節,其實就能在長途行駛時減輕很多負擔。因為駕駛員可以把控制車距的任務完全交給汽車,自己只需對路面保持監控,雙手握住方向盤保持車道穩定即可。

這時你可能會質疑:「駕駛員任務變輕后,豈不是更容易犯困?」這其實是想當然的一個推論,新車君自身多次親身體驗的結果卻恰恰相反:開啟自適應巡航后,身體就可以保持一個更輕鬆、更舒適的坐姿,這個時候身體是不容易發生疲勞的。

自適應巡航不是自動駕駛,所以駕駛員依然需要時刻去觀察路況,保持警惕,並在必要情況下即使介入。這種適度的警惕性,一方面不會讓駕駛員因長時間過度緊張而出現疲勞,另一方面也避免其過於放鬆。

一次試駕某款豪華車期間,新車君在凌晨之後獨自在高速上奔襲了200多公里,路上的車輛不算多,開了一會就有點犯困。這時我把自適應巡航打開,身體放鬆地靠在座椅靠背上,精神反而清醒了許多,就這樣沒有間斷地在高速上開了兩個小時,最後到家也並沒有覺得很累。

在這種場景下,自適應巡航的角色就不單單是一個配置,而更像一個和你一起監控路面、並幫你執行一些簡單、乏味操作的Copilot,一個陪你一起開車的朋友。這個朋友雖然面對一些突發事件的反應不夠快,但在另一方面卻能比人類更有獨到之處,例如駕駛員的視線受到影響時。

高速行駛時,夜間、雨、霧天氣都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這種環境下跑高速,人們很容易因判斷失誤而引發事故。例如在繁忙的京滬高速,每當出現下雨的天氣就經常出現兩車追尾、甚至連環追尾的事故,原因就是高速行駛的汽車濺起的水霧,嚴重影響到後方駕駛員的視線。

這種情況下,基於雷達或攝像頭的自適應巡航就能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它們在惡劣天氣下不一定做到萬無一失, 但在駕駛員保持警惕的前提下,卻能給行車安全加上一份雙保險。而在開夜車時,自適應巡航與白天的表現基本相同。

所以,當我們以舒適性配置的角度看,認為自適應巡航在國內路況中效果不佳時,其實需要換個角度,把它看作一個分擔任務、保駕護航的陪駕。這樣一來,你還會覺得自適應巡航是個雞肋配置嗎?

帝豪GS配備ACC,有多大意義?

從博瑞開始,吉利的造車理念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背後的一大原因,就是收購沃爾沃之後吸收了後者對於安全造車的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中高配車型上配備了自適應巡航,把這項曾經數十萬元級別的豪華車上的配置,拉到了20萬元以內。

在此之前,即便是在豪華車陣營,自適應巡航也都局限在頂配版本,即便是注重主動安全的沃爾沃,在S60L上,也只有售價接近40萬元的頂配版本才配備。再看旗艦級的賓士S級,配備這項功能的S500版本,售價已經逼近200萬元。

而在博瑞之後,吉利又不斷降低自適應巡航的入門門檻,博越的頂配與次頂配開始搭載這項功能,售價控制到了15萬以內。而帝豪GS上市后,自適應巡航的門檻被進一步拉低到了10萬元級別,並同時配備了市區效果明顯的主動剎車功能。

而就在兩年前,預算只有十萬元左右的消費者,對這兩項功能是絕對不敢奢求的。隨著成本的不斷降低,豪華車上的諸多配置都會逐漸出現到普通的家用車上,但吉利如此快速地推廣應用自適應巡航,在行業內是非常超前的。

在外觀設計、內飾做工、科技與娛樂性配置方面,帝豪GS都是同級別中非常有競爭力的一款跨界SUV。但很多人依然沒有意識到,這款車最值得稱讚的,是讓更多普通消費者享受到了高科技的安全配置。

即便帝豪GS沒有配備自適應巡航,依然是綜合實力十分出眾的一款車型,但吉利做出了這個選擇,讓人看到了這家車企在賣車、營利的同時,也有推動汽車行業安全進步的一份擔當。

看到這一點,你還會覺得吉利的「神同步」吉尼斯記錄,只是一場沒有意義的營銷秀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新車新技術》,作者紅心蘿蔔)

— THE END —

新技術,新主張,新生活 歡迎訂閱微信號:《新車新技術》(cartek201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