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背了千年的黑鍋,並未火燒阿房宮?

關於阿房宮記載,首見於太史公《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乃營建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這段記述,說的是阿房宮確乎存在。關於項羽焚燒秦宮室的文字,一個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即所謂:「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此外就是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但是無論是「燒其宮室」還是「燒秦宮室」,太史公都沒有明確說項羽焚燒的是阿房宮。據考古學家劉慶柱介紹,雖然在整個阿房宮遺址的考古勘探過程中,考古人員沒有發現一處當時被大火焚燒過的痕迹。但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陽第一、第二、第三號宮殿建築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宮殿建築遺址被大火焚燒的痕迹。由此看來,項羽當時焚燒的應是秦都咸陽宮或其他秦宮室。

Advertisements

有趣的是,司馬遷基於歷史史實的嚴謹,恰恰引發了後人對項羽的誤解。一方面,既然太史公如此詳盡地記述了阿房宮的宏偉奢華,那阿房宮就似乎已經初見規模;另一方面,既然項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後人自然會懷想「秦宮室」的浩大,自然會聯想到阿房宮。所以,項羽是否燒過阿房宮,其實都是太史公惹得禍。

不過在我看來,這正是司馬遷的聰明之處,基於史家嚴謹,他不敢違背事實而給項羽加上焚燒阿房宮的罪名,但項羽本人確實殘暴,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他既能坑殺秦降卒50萬,又有燒秦宮室的事實,加之楚漢勢不兩立,故對項羽採取模糊的春秋筆法也是可能的。歷史雖然不能假設,但如果阿房宮真的建好,憑籍項羽的性格,在燒了咸陽宮后肯定也不會放過阿房宮。

Advertisements

這也恰是歷史的捉弄人之處,憑籍項羽的歷史作為和人格缺陷,在中國成王敗寇的史觀評價下,他就成了焚燒阿房宮的千古罪人,更成為史家鏡鑒和文人抒發歷史懷想的絕好反面典型。史家道德意義上的春秋筆削還好,但一經文人演義論斷,其歷史真實就會被藝術演義所置換,其歷史定位可能就會永世不得翻身。項羽就被唐朝詩人杜牧不經意地給歷史蓋棺了。在杜牧那篇行雲流水般的《阿房宮賦》中,詩人杜牧以無盡的藝術想象鋪排阿房宮的工程浩大和奢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杜牧這篇文章,本不是為了評價項羽,乃是在「賦」、「比」之後「興」自己的慨古之論------「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可是,詩人在不惜筆墨描述阿房宮和秦之暴政的同時,卻筆鋒一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顯然,杜牧將焚毀阿房宮的人鎖定在了項羽身上。

這篇文章自唐以來可謂千古傳頌,人們都形成了這樣的認識:世上有阿房宮,然後項羽燒之。翻開如今的高三語文課本,老師教授《阿房宮賦》的重點依然是著重於中心思想的解讀和古典語彙的解惑,至多是和古人一樣闡釋鑒古知今的歷史教訓。

而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組成的阿房宮考古隊,近日揭開了這座歷史宮殿所包含的種種謎團,調查結果進一步明晰了專家們的推斷:秦阿房宮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並沒有建成。緊接著人們就會追問:項羽到底有沒有焚燒過阿房宮?

勘探發現,考古專家們在阿房宮前殿遺址的20多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僅僅發現了幾小處紅燒土的痕迹,足顯阿房宮並未經歷過大規模的火燒。這樣看來,項羽火燒阿房宮原來是子虛烏有。而這,也和歷史記載形成了無縫對接的邏輯鏈。

在考古學已經篤定項羽並非焚燒阿房宮的史實后,史家應該主動還原歷史人物真相,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給項羽平反。歷史就是那樣,具有嚴謹的不可逆性,縱然歷史有時會被覆蓋上重重迷霧,後人通過考古或其他手段一旦探尋到歷史真相,就要還原其本來面目。至於民間人不認可,那另當別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