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從紙幣泡沫看比特幣泡沫,從互聯網泡沫看區塊鏈泡沫

(圖片來自交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洪灝)

原文發表於筆者個人微信公眾號——一瓣(id:yibanshuping)。原題《數字貨幣:5000年後,回到起點——從密西西比泡沫看比特幣泡沫,從互聯網泡沫看區塊鏈泡沫》

目錄

貨幣:一種觀念,一個記賬單位

紙幣:從泡沫到法幣,從自由到壟斷

數字貨幣:6000年後,回到起點

互聯網:從泡沫到革命,從1.0到4.0

區塊鏈:從泡沫到……

為了不引起讀者混淆,筆者在一些概念上作了區分。數字貨幣:通指一種新的貨幣制度,類似於信用貨幣制度或者金本位制度等;虛擬幣:指代以比特幣、萊特幣等為代表的由市場創造的虛擬代幣;同時提醒讀者注意貨幣的虛擬化和虛擬幣的意思也不一樣,前者主要指現在的紙幣虛擬化/數字化的過程。

Advertisements

一、貨幣:一種觀念

雅浦島和費幣的故事在學界廣為人知,貨幣學派的大師弗里德曼在寫《貨幣的禍害》以及菲利克斯·馬汀在寫《貨幣野史》的時候,都以該故事開篇,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在讀到福內斯描述的雅浦島的故事的時候,也革新了他的貨幣觀,他寫到:「福內斯的書讓我們了解到,有一個民族對貨幣的觀念,可能比其他國家的人聰明得多。」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是這樣的。

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美國冒險家福內斯三世,他於1903年在島嶼上生活了兩個月。他洞察到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該島只有三種商品:魚、椰子和海參。按理來說不需要貨幣的,但實際上卻有著非常先進的貨幣與清算體系。雅浦島上的貨幣叫「費幣(Fei)」,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中間有一個孔洞。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易的時候,費幣很少轉手,只是到最後清算的時候再進行實物交接,平時都只是進行債務的記錄。有這樣一個饒有趣味的傳說:村裡一戶富有人家,但是他們家的財富是祖祖輩輩口頭傳下來的一塊巨大的費幣,這塊巨石在運輸過程中沉入了大海。雖然後代誰也沒有見過,但是大家都相信,財富就這樣一輩輩傳了下來。

Advertisements

福內斯把這個故事於1910年公開發表了,凱恩斯也看到了這本書,他那極其靈敏的嗅覺立馬意識到了這個民族的智慧。這或許就是凱恩斯在1930年出版《貨幣論》時認為貨幣的本質職能是一種記賬貨幣(Money of Account)的理論淵源。馬汀在《貨幣野史》中說:「貨幣不是一種作為交易媒介的商品,而是由三種基本要素組成的一套社會型技術」,第一,用來衡量貨幣價值的抽象價值單位;第二,信用記錄體系,可以記錄交易雙方的信用餘額或債務餘額,第三,可轉讓,即被廣泛接受,故可以用於清算。簡單而言,貨幣就是一種可轉讓的信用記錄工具,像是一種賬本。正如19世紀的一位經濟學家麥克勞德(Macleod)說:貨幣可以由任意材料構成,它代表的是可轉讓債務。貨幣演化到現在,我們已經不在乎它的具體物理形態了。它是紙質的,或僅僅是一串數字,只要不影響其功能的發揮,都是無礙的。我們正在邁向無現鈔社會,在可預見的未來,貨幣將直接有數字來代表,而我們的財富,都將成為一串數字。只是,它會是比特幣嗎?我們晚些再說。

實際上,早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城就有與雅浦島類似的故事發生。1929年,考古發掘隊伍在烏魯克城遺址上發現了大量的泥板,上面記錄了大量關於宮殿與廟宇交易的詳細記錄,也正是因為發現了這些抽象的文字——楔形文字,關於文字的起源,也從象形文字改為楔形文字了。當然,除了這些泥板和其他有著極高價值的文物,還有數千件不起眼的黏土製手工製品。一開始的時候,考古學家猜測這些應該是「玩具」或者是「棋子」之類的物品。40年後,法國考古學家丹尼斯·施特曼-巴塞瑞特(Denise Schmandt-Besserat)把這些黏土碎片進行了分類整理,發現從土耳其東南部到巴基斯坦,整個地區的考古場所都出土了類似的物件,形狀和尺寸相似。最後結論是,這些被忽視的黏土製品,實際上是人們在計數時候用到的符號(考古學家已經發現了石器時代早期帶有刻痕的獸骨,記錄天數或者獵物的數量。)。

上述「記賬」方法在隨後的近千年裡並未有多少改進,直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們不再使用代符的方式記賬,轉而在柔軟的泥板上刻下這些符號。比如原來用一個球代表一隻羊,現在只需要刻上一個圓形——「○」就可以了。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在那個時代,已經是不小的進步。又過了一段時間,另一個巨大的改進出現了。原來要表示100隻羊,要畫100個「○」,而現在只需要用數字「100」和一個代表羊的符號「○」就可以了。這就是遠古時代記賬的方式。那麼請問大家,與我們現在銀行賬戶中的數字有什麼區別嗎?即使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各個國家向美國兌換黃金,也並不是真的將黃金從美聯儲的金庫里運回國,也只是修改一下對應國家在美聯儲的黃金賬戶上的數字而已。進入紙幣時代之後呢?但我們打開支付寶二維碼付款的時候,手機銀行馬上回發送一條簡訊告知你的銀行賬戶扣除了多少費用,還剩下多少費用。而商家的銀行賬戶發生等量的變化,只是數額在增加而已。貨幣並不神秘,它僅僅是記賬系統中的符號。

當然,關於貨幣的起源,以及貨幣的本質是什麼,還有另外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主流的教科書已經給了明確的答案——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產生於交易。這種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古典政治自由主義之父約翰·洛克在《政府論(下)》中進一步發展,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也論述了貨幣的起源問題。當然,大家可能最熟悉的還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

故事是這樣演繹的:在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社會中,沒有交易。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開始多樣化,物物交換開始出現。這種形式一開始還能奏效,但是隨著商品越來越豐富,部落規模越來越大並且還出現了城市,物物交換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逐漸形成了用某一種商品作為交換媒介的形式,如阿比西尼亞的鹽、印度的貝殼、弗吉尼亞的煙草等。這些實物商品作為交換媒介在小範圍內還能起作用,但是一旦交換擴展到區域之間,老問題又出現了。再往後,人們逐漸認同用某種金屬商品作為交換媒介,如金、銀、銅鐵等,最著名的就是金與銀。隨著銀行(或中國的錢莊)的產生,紙幣(銀行的票據)慢慢替代黃金成為流通的手段……這個故事毫無違和感,聽起來順理成章。不能說是誤識或者純屬虛構,倒是符合唯物主義的style。

我們沒有必要過於糾結貨幣的真正起源,但也無需固執地去迷信絕對真理。貨幣之所以成為貨幣,關鍵在於人們的認可,這就是哲學家塞爾所說的「集體意向性」。經濟學家Minsky也說過,「人人都可以創造貨幣,關鍵在於是否被接受」。反觀現在的虛擬幣市場,有超過3000多種代幣,不就應證了Minsky的話了嗎?泡沫是資本市場的常態,關鍵是泡沫破裂后,能否留下偉大的公司,這才是造福人類的關鍵。

二、紙幣:從泡沫到法幣,從自由到壟斷

Lars Tvede在《逃不開的經濟周期》一書的開篇就說,「很可能是在歐洲市場經濟引入紙幣的時候,經濟周期現象就真正成為了重要的問題了。

紙幣的發明屬於中國,但這一偉大的創造,在中國卻有點早產的味道。其真正發揮積極作用,還是在西方國家,這就像四大發明一樣,它們都是在歐洲發揚光大的。嗚呼哀哉!

眾所周知的密西西比泡沫,就是紙幣禍害的發端。傳奇人物約翰·勞是密西西比泡沫的編導。他的一個核心理念是:經濟的繁榮需要紙幣。他曾向蘇格蘭政府兜售他的主張,建立一家「土地銀行」,以土地為抵押發行銀行券,持券人可以將銀行券兌換為土地。但蘇格蘭政府拒絕了他的建議。隨後,他重新開啟了賭徒的生涯,遊歷於荷蘭、德國等歐陸國家達14個春秋,但他從沒放棄過自己的宏大計劃,命運還是垂青英才的。

1715年「太陽王」路易十四去世,勞的朋友菲利普·奧爾良當上了攝政王。他的揮霍無度致使國庫空虛,債務總額逐年累計,以至於每年的財政收入都無法支付利息。他採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硬幣縮水、出售壟斷特許權和查抄腐敗官員財產等,但仍然是杯水車薪。就在此刻,勞獻上妙計:發行紙幣。但勞也強調,這種紙幣必須是硬通貨,不貶值,不縮水。但是民眾何以接受?這就需要創造「貨幣需求」。「貨幣需求」這個概念是勞在1705年發表《論貨幣與貿易:兼向國家供應貨幣的建議》時首創的。

稅收驅動貨幣,這就是勞創造貨幣需求的智慧(關於稅收驅動貨幣的機理,讀者可以筆者的另外一篇書評:數字貨幣時代:印鈔機和直升機下崗,鍵盤上崗——評Wray《現代貨幣理論》)。他先設立了一家銀行:勞氏公司(Law & Company)。政府規定稅收必須用勞氏銀行發行的銀行券繳納,如此就創造了銀行券的需求。而且勞還宣布,勞氏公司的銀行券有「見券即付」的義務,這就大大增加了銀行券的信用度,使其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紙幣。銀行券的發行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但這離初衷——化解政府債務,還有相當距離。

勞的第二步——債轉股。勞氏公司發行股票,規定其中的75%用政府債券支付,剩下的用硬幣支付。但即使這樣,也只能回購450萬利弗爾的政府債務,仍然是無濟於事。於是勞建議設立了一家新公司——印度公司,壟斷經營密西西比河與路易斯安娜州的礦產資源。該公司也出售股份,並用於回購政府債券。這真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大家都希望將已經貶值的政府債券趕緊脫手。那時真是一股難求,二級市場的價格已經上升到發行價的10倍以上。瘋狂一旦開始,就很難自行停止。整個巴黎,從一片死寂到全民狂歡,只用了4年的時間。期間,工人工資上漲,資產升值,酒吧、旅館到處都是在印度公司的股票,股票價格從最初的150利弗爾上漲到10000利弗爾。與此同時,奧爾良大公嘗到了發行紙幣的甜頭,所以一再下令銀行加印,其規模超過了原定計劃的16倍,遠遠超出了儲備金的價值。

歷史的必然總是充斥著有些滑稽的偶然,而這恰恰又是轉折點所在。孔褆王子想購買印度公司的股票,但勞拒絕了他。為了發泄心中不滿,他就拉了兩馬車的紙幣去勞氏銀行,要求兌換為硬幣。雖然銀行滿足了他的兌換要求,但也提醒了大眾,如果大家都去銀行兌換,銀行是否有足夠的硬幣儲備?這種緊張的情緒逐漸蔓延,也傳染到了印度公司的股票上。再加上大公在面臨擠兌時的措施,如調高兌換價格、限制硬幣的使用等,更是加劇了人們恐慌的心理。更兒戲的是,奧爾良竟公然宣布紙幣貶值一半,這徹底激起了民憤,勞最終也只能倉皇逃離,重新過上了漂流他鄉的賭徒的生活,死時已身無分文。

紙幣在中國的故事有著不一樣的開局,但卻是一樣的結局。中國早在宋朝時期就開始了紙幣實驗——交子。交子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卷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所以,它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分鋪。由於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交子逐漸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也越來越多的直接用交子來支付貨款。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正是這一步步的發展,使得「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特性,成為了真正的紙幣。

隨著交子影響的逐步擴大,對其進行規範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詠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16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認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以本錢36萬貫為準備金,首屆發行「官交子」126萬貫,準備金率為28%。

從商業信用憑證到官方法定貨幣,交子在短短數十年間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具備了現代紙幣的各種基本要素。然而封建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紙幣的發行量,當出現巨額財政赤字時,政府傾向於利用手中的權力,濫用公信力,無限制地發行紙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從而使紙幣喪失了信用,也就變成了廢紙,北宋交子的命運也證明了這一點。

蒙古帝國吸取宋朝的教訓,建立了「銀本位」的紙幣制度。元朝實現了紙幣的全流通,並以白銀為儲備,紙幣與白銀之間自由兌換,無限法償。信用缺失的時代,金屬本位的紙幣制度的良序運行依賴於儲備的數量,一旦儲備數量不足,人們的信心就會動搖,元成宗(1295-1307)時期就是例證。隨著民間信心的動搖,將紙幣兌換為白銀的需求越來越多,國庫白銀盡數流逝,最終難以為繼,元朝的滅亡也伴隨著元朝貨幣制度實驗的失敗。

不得不說,宋朝和元朝的貨幣制度是先進的,但政治制度是「落後的」,正是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加速了王朝的滅亡。威爾遜說,人類的真正問題是:我們有著舊石器時代的情感、中世紀的組織機構和上帝般的先進技術。人類的簡單思維和認知門檻在應付這個複雜社會並陷入僵局時,往往求助於信仰而不是知識,這是文明崩潰的徵兆。紙幣在中國從創造到崩潰的過程,或許也能作為阿西莫格魯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的論點:政治制度決定經濟制度,包容的政治制度衍生出包容性的經濟制度,從而也是一個國家長期持續發展的保障。

貨幣也是一種制度安排。馴服貨幣,建立有助於宏觀經濟穩定的貨幣制度,一直以來都是政治與經濟管理的重大命題。只是到了今天,它還一直在愚弄人類。某些別有用心者將虛擬幣和貨幣與黃金聯繫起來,不就是在鄙視人類的智慧嗎?虛擬幣泡沫將會與密西西比泡沫的命運一樣,泡沫破裂后,全是淚水

早期行政泥板書,公元前 3300 至前 3000 年,可能源自烏魯克。

三、數字貨幣:6000年的輪迴

當貨幣演化到紙幣時代之後,貨幣的商品價值就消失了。當它發揮價值尺度職能時,它是觀念中的貨幣,比如我們說某物品值多少錢時,或者市場上的價格標籤;當它發揮流通手段職能時,它作為一般等價物在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充當媒介的作用;除此以外,教科書中還說到了支付手段、價值儲藏、世界貨幣等職能。現在我們正在進入數字貨幣時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出門可以沒有現金和銀行卡,但不能沒有智能手機,因為這些都被現金和銀行卡等都被電子化/數字化了。貨幣的數字化就像紙幣替代黃金一樣,使交易更加快捷,節省了交易成本(如找零、空間等等),同時也節省了央行印鈔的成本(紙張、印刷、防偽、以及印鈔廠的各種成本等等)。凱恩斯稱金本位是「野蠻時代的遺迹」,他表示以黃金為貨幣是多麼愚蠢的行為,大量的奴隸被販賣到美洲淘金,而後又將開採出來的金銀長途跋涉運到世界各地,只為了作為交易的媒介。同樣的邏輯,貨幣的數字化相對於紙幣來說,是形式的升級,但內容沒變。

其實,貨幣的數字化並不是數字化的先行者。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基於對互聯網深刻認知,想把沃爾瑪也搬到網上去,而書籍只是切入點。他就希望能擁有數字化的內容,包括圖書、音像和新聞等。今天,它不僅僅向用戶出售電子書,而且用戶只需要交一定的年費,就可以在觀點電影、電視,也可以收聽音樂等。2013年,貝佐斯買下了華盛頓郵報,向著數字化新聞市場邁出了一大步。所以,數字化是大趨勢,只是因為貨幣的特殊性,才使得它那麼引人關注,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應用罷了。數字貨幣發揮的作用,與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烏魯克城的故事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技術條件的約束下,當時的是通過在泥板上刻字來記賬,現在是通過移動端或者PC端敲擊鍵盤罷了,貨幣(人民幣、美元、歐元等)只是記賬的一個符號,它只有表徵意義。

學術界對數字貨幣的討論由來已久,上世紀末就有大量討論數字貨幣的學術論文。只是直到2009年,它才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至今為止,人們對比特幣是什麼,仍然沒有定論。最初,市場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它是哈耶克意義上的自由貨幣。《貨幣的非國家化》是哈耶克的最後一本書,可見貨幣在其眼中的分量。哈耶克認為,既然在一般商品和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他提出了一個革命性建議: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筆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帶著懷疑態度看完的,覺得這真得是很難操作。

美國在十九世紀中葉就有過這樣的實驗,1838年《自由銀行法》的頒布開啟了美國的自由銀行時期(Free banking era),任何人以10萬美元資本金可開設銀行。當年,美國大約有超過700家特許銀行,每家銀行都可以發行自己的紙幣。由於缺乏統一標準,出現了數千種不同設計風格的美元。這為印製假鈔提供了條件,造成假鈔盛行。普通公民幾乎不可能辨別出真偽。為了辨別紙幣的真偽,當時的報刊提供了方法,在一本《偽鈔檢測器和銀行鈔票名單》中,標明了商人們辨認偽鈔的驚人細節。在1839年發行的這本小冊子中,記錄了約有250多家銀行的鈔票長期被造假,另有54種紙幣是毫無價值的(因為發鈔銀行已倒閉,紙幣卻繼續在市場上流通),甚至還有20種紙幣發行銀行,其實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據美聯儲估計,自由銀行時代至少有多達1/3的流通美元是偽鈔,直到1863年頒布《國家銀行法》,建立了統一的國家貨幣,偽鈔盛行的狀況才落下帷幕。也難怪人們把這段時期成為夜貓銀行時期(Wildcat banking era)了。

當然,歷史上行不通的,不代表現在也行不通。除了從歷史的角度論證,筆者還從歐元的困境、政治上的可行性等角度論證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替代主權貨幣的不可行性。筆者還曾假想過一種三足鼎立的格局:主權數字貨幣、SDR(超主權國家貨幣)和虛擬幣(民間流通)。筆者一直堅信,一件事物能夠長期存在,一定得有價值,它的價值就體現在解決現實世界中的一些痛點。從這個角度來說,虛擬幣確實可以為民間交易提供一套解決方案,它可以降低主權國家貨幣分裂狀態帶來的交易成本(換匯等),可以繞開資本管制的制度障礙,還可以繞開法律的監管(洗錢等)等等,所以它是一套可行的金融解決方案。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國家的邊界,同時也是權力的邊界,實際上就是主權貨幣的邊界。全球化的今天,不同領域的全球化程度是不對稱的,自然就會出現制度套利的機會。哪兒有壓抑,哪兒就會有反抗,比特幣就是世界範圍內的權力與利益分配不對稱的產物。

筆者一直提醒自己,切不可用「後視鏡」思維去看待未來。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米的掌門人雷軍出道實際上比馬雲要早,有一次馬雲去找雷軍融資,聽了一通他的想法,就請人送他出去了。我估計在雷軍看來,這個身材矮小,相貌奇特的英語老師不是瘋子,就是騙子。事後來看,不會再有人像十幾年前那樣去質疑互聯網的革命性意義了,因為它切實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縱使有各種各樣的缺陷,但整體而言增進了人類的福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它無論是作為交易的平台,還是作為信息和數據的存儲空間,無論是為B端,還是C端,都創造了價值。邊際價值一定來源於增量,而不僅僅存量博弈。存量博弈只是價值的再分配,而不是價值增值。當年科斯在思考企業為什麼會誕生的時候,就是從邊際量的角度去理解的。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組織形式,它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相比市場這種形式而言,它能夠節約交易成本。那麼互聯網獲得成功,一定是因為它比傳統模式更經濟。但是互聯網不是完美的,比如網路和信息安全問題、信息真偽問題、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其易於被操控等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區塊鏈技術才有可為的空間。基於同樣的邏輯,我不認同虛擬貨幣有革命意義,因為它不是熊彼特意義上的創造性毀滅,它的邊際貢獻不是革命性的。貨幣的數字化是大勢所趨,各國央行也都在抓緊研究,準備適時推出數字貨幣,中國央行也早已表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有其應用的場景,這套去中心化的、匿名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可以解決一些痛點,但是它不是顛覆性革命,只是換了一個場景而已。

貨幣,它只是一個符號,像長度單位中的米,或者重量單位中的千克一樣。同理,貨幣能否作為一個好的符號,關鍵在於其幣值是否穩定。筆者認為,比特幣什麼時候不那麼「值錢」了,它的優點才會逐步顯現出來。但目前來看,泡沫還要再吹會兒。

四、互聯網:從泡沫到革命

投資人薛蠻子是虛擬幣的熱心推崇者,他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泡沫比作啤酒泡沫,認為不喝點泡沫,怎麼能喝得到啤酒呢?但是當泡沫太多時,很多人在喝到啤酒之前,就已經絕望離開了。筆者建議將區塊鏈和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分開來看,虛擬幣是區塊鏈1.0版本的應用。是的,它只是一個應用,最核心的是區塊鏈這種技術,它才是所謂的「啤酒」,而虛擬貨幣更像是泡沫。不應該將虛擬幣比作黃金,而應該比作紙幣。因為黃金有內在價值,而虛擬幣沒有,就像紙幣沒有一樣。紙幣的「價值」來自於政府信用的背書,虛擬幣的「價值」來自於一部分人的信仰和投機客的預期。如果說區塊鏈有泡沫的話,筆者更願意將其比作世紀之交的互聯網泡沫,因為它們都是一項技術,而且是可以增進人類福利的技術。

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它與計算機一樣,一開始都是被用於政府與軍方,只是後來拓展到民用領域后,才獲得了快速的發展。1994年,Mosaic瀏覽器及World Wide Web的出現,互聯網才正式進入公眾視野。到1996年的時候,在互聯網上做廣告成了一種潮流,它也成為互聯網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新經濟+營收增長+新商業模式」的概念和故事成為驅動增長的主要邏輯,形成了戴維斯雙擊錯覺+正循環效應。讓所有的人都心潮澎湃,納斯達克指數的斜率陡然攀升。很多企業在IPO的時候,就享受2-5倍的股價攀升,分析師、投資者、企業家、風投、銀行全部都陷入狂熱的情緒當中。Everybody is winner, no loser at all.

1997年年初,同時也是柯林頓總統第二任期開始的時候,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只有1280點,但三年後的2000年就突破了5000點關口,並在2000年3月10日達到了峰值——5048.62點。對密西西比泡沫、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以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等有所了解的讀者都該知道,事後來看,人們在泡沫上升期和泡沫破裂后的「情緒指數」是高度擬合的,而且都會出現一些滑稽可笑的現象。比如在互聯網泡沫期間,就有以下這些有趣的現象:

1. 任何公司只要跟互聯網掛鉤,不管有沒有盈利,股價一定會漲。大家還記得我國15年牛市期間炒作的「互聯網+」概念嗎?那現在「區塊鏈」概念又如何呢?「柯達幣」的消息一發布,股價漲了120%,難道這還不叫泡沫嗎?

2. 利潤負增長的公司,只要套上互聯網轉型的概念,股價就會一路高歌。大家再回憶一下網友們出的堪稱可以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經濟三大難題,其中一道就是,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利潤不夠買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一套房,但賣掉1%的股票就可以買好幾套,請論證房子的泡沫大,還是股市泡沫大?那麼現在那些炒作區塊鏈概念的公司又如何呢?

3. 互聯網泡沫時期,任何人只要做個網站,隨便取個名字,只要象徵性的有點流量,創始人就能對照著雅虎或者微軟給個估值,並引來一波投資者關注。同理,去年被央行叫停的ICO,是不是也是一個道理呢?

類似的怪象還有很多,當然,結局也相似。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聞到了泡沫的味道,將利率從4%提到了5%。流動性緊縮歷來都是刺破泡沫的決定性力量(08年金融危機不就是歷史重演嗎?),它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首先是企業利潤下降,使得廣告預算也跟著下降,自然會波及到互聯網公司。當然,除了貨幣政策觸發的流動性拐點之外,那時候市場還有些別的新聞,為股市的下跌做出合理化的解釋,最著名的莫過於微軟在反壟斷訴訟中失敗,被貼上的壟斷的標籤,差點面臨被拆分的命運。不過最終脫掉皇帝新衣的,還是《巴倫周刊》上的一篇報道——《Burning Up》。基於對207家互聯網公司的研究,該報告指出,將會有51家公司面臨現金流枯竭的危險。它引發了市場恐慌,人們開始從如夢如幻的錯覺中清醒過來,瘋狂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柯林頓任期還沒結束,泡沫就破裂了。在擠兌的浪潮下,納斯達克指數在一年多的時間,跌到了最低點1114.11。再加上2001年的「911」事件,美國股市一蹶不振,到2003年2月13日,納斯達克指數仍然維持在1277.44點的低位。更慘的是互聯網公司的個股,其中朗訊、思科、雅虎和太陽這四家大公司的股價分別下跌了94%、93%、95%和92%,其中朗訊和太陽兩家公司泡沫之後一蹶不振,陷入連年虧損的境地,最終只能以低價的形式被人收購。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夢見自己從高處墜下,多半會從夢中驚醒。現實中也是如此,只有在泡沫破裂后,人們才會回歸理性。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互聯網技術並不會因為資本的遊戲而化為泡影,進入到21世紀之後,互聯網逐漸從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轉化為一家又一家偉大的互聯網公司,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互聯互通,幫助人類逾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從雅虎、微軟和Amazon到Google和Facebook,互聯網的應用逐漸從1.0升級到3.0。具體而言,互聯網泡沫破裂前都屬於1.0時代,信息流自上而下單向傳播,與傳統的紙媒、電視和廣播的傳播模式類似,只是傳播的介質不一樣而已。泡沫破裂后逐漸過渡到2.0時代,此時,網路基礎服務的提供逐步集中到一些大型的平台公司(如Google和Facebook),而內容與具體應用大都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典型的代表比如豆瓣和YouTube,他們不生產內容,只提供平台,國內的知乎就是如此。但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太快了,10年前,互聯網就進入到了3.0時代,其特徵就是通過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網,使得互聯網由機器的網路變成了人的網路。或許,10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到了4.0時代了,那就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讓機器服務於人類。關於互聯網發展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吳軍博士寫的《文明之光》(第3冊)和《浪潮之巔》,也可以觀看CCTV拍攝的大型電視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筆者在這兒就不過多展開了。

五、區塊鏈:從泡沫到……

區塊鏈與互聯網有諸多共性,首先它們都是一項技術,基於此技術可以開發諸多應用,比特幣就是其1.0版本的應用,以太坊是基於區塊鏈開發的智能合約。除此之外,區塊鏈在金融領域、身份識別、慈善事業等都將有廣泛的應用,本質上還是分辨信息真偽的問題。人們把傳統通道傳輸過程中出現的效率損失(數量和質量)現象稱為「拜占庭將軍」問題。拜占庭曾經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伊斯坦布爾。羅馬帝國國土遼闊,為了全面防禦,只能把軍隊分散。在那個時代,信差是消息傳遞的唯一途徑。戰爭中,將軍們必需協調行動。但軍隊內可能存有叛徒或敵軍間諜,傳遞或散播虛假信息,擾亂軍隊秩序。在錯誤的信息下,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如何保證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被篡改,這就是拜占庭將軍問題。比特幣誕生的當天,中本聰寫了一句話——「財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該記錄將會永續保留,這就是所謂的「不可篡改性」;區塊鏈通過「工作量證明」機制,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筆者在這兒多說幾句,對於「不可篡改性」也要辯證的來看,如果將其應用在錯誤的領域,優點就會變成缺點。

其次,就像互聯網一樣,它也可以增進人類的自由。比如輿情監控可以限定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如果有人發布敏感言論,監管當局可以刪帖,還可以追蹤發布者的信息。但在區塊鏈空間,發布者的個人信息是保密的。據傳美國聯邦調查局一直在追查中本聰的行蹤,但毫無收穫,這就是所謂的「匿名性」。但是同理,匿名性也要辯證地看,自由也是有邊界的,這就是不以犧牲他人自由和破壞良序社會運行為條件。

再來說說去中心化。首先,需要釐清的一點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只局限於交易環節,交易的主體仍然是行為人,只是交易的模式從原來的一對多,變成現在的多對多。筆者更原因將其理解為「多中心化」,由原來的「1B-NC」的交易模式,變為「NC-NC」的模式。在現有的「中心化」模式下效率更高的應用場景,「多中心化」模式很難有重大突破。

對於區塊鏈的具體應用,筆者在這兒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讀者百度即可。筆者只是想從本質上去廓清一些原理性的問題,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嘛!筆者只想強調一點,區塊鏈本質上只是一個賬本,只是這個賬本中的信息是對稱的(所有賬本都一樣)、透明的、不可篡改的。任何賬本,都需要一個記賬單位。它會是比特幣、或者以太幣嗎?還是每個企業都發行一種代幣?這個問題還是交給時間來回答吧。

六、後記

歷史不會重演,但常常押韻。筆者比較啰嗦,一下筆又是萬字長文,為了說明白筆者的意思,現將主要觀點總結如下:

1.貨幣是一種觀念,本質是可轉讓的債務憑證。只要不影響其基本職能的發揮,貨幣的形態不重要,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形式,特別是人類進入到信用貨幣時代以來。

2.數字貨幣是紙幣的數字化,也只是貨幣形態的一種變化,並不是顛覆式創新,它同6000年人們在泥板上刻字記賬的手段沒有本質區別,只有形式上的差異。某種意義上講,它仍然是信用貨幣的範疇。筆者堅信數字化是大勢所趨,貨幣的數字化只是其中的一個應用,但主流仍然是主權數字貨幣。

3.用200年前的密西西比泡沫來看現在的虛擬幣泡沫,用2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來看現在的區塊鏈泡沫,都有驚人的相似點。但前者在泡沫破裂后什麼都沒留下,而後者在應用落地后,誕生了一批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

筆者深知受到現有知識的枷鎖,不可能超脫歷史視角去看待未來。所以文中的每一個觀點,都是在僅有的知識存量基礎上小心求證。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指出並討論。筆者閱讀過一些貨幣理論和貨幣史的書籍和文獻,更多是從經濟學,輔之以政治經濟學的視角來看待新事物,還存在不少技術盲區。筆者利用周末時間寫出此文,為的是不想閉門造車,通過激發一些討論,增進一些新的認識。所以,歡迎大家轉發、留言,謝謝!


【復旦名師團的經濟學課】

更多貨幣專題,可收聽我們在喜馬拉雅app上開設的經濟學課程。以曼昆《經濟學原理》為藍本,既有經濟學的基礎原理和完整知識框架,也有學科歷程演化和最新的發展動態,還有追蹤現實世界現象學以致用的即時研討和評論,輔助大量活潑生動的日常案例和政經熱點,全新教學理念和充分互動,歡迎收聽。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課程詳情。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