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按摩手法有哪些 頭部按摩有哪些功效

我們都知道如果身體特別疲勞的時候,通過按摩是能夠有效緩解的,有很多人長期被頭疼困擾著,其實靠藥物緩解頭疼是一個辦法,但是如果能夠通過按摩的方式進行調整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按摩頭部也是需要一定的手法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下頭部按摩手法。

一、頭部按摩手法

在頭部,密布著許多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經絡與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頭部按摩的養生祛病作用。

  1、太陽穴

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左右各一。按摩該穴位可治療頭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濁涕等疾病,還可以減緩眼睛疲勞,促進血液與淋巴的循環,能美容肌膚。

2、印堂穴

在額部,在兩眉頭之間。按摩該穴位可治療頭痛、眩暈、失眠、小兒驚風、鼻塞、鼻流濁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鼻塞、高血壓等疾病。

Advertisements

其它頭部穴位的按摩手法及功效,下面繼續為大家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3、安眠穴

翳風與風池連線中點,壓之有凹陷並敏感而脹。按摩該穴位可治療失眠、後頭痛、頸痛症。

  4、魚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額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該穴位可治療目赤腫痛、目翳、眼瞼蠕動、眶上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多用於治療急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近視等疾病。

二、頭部按摩的功效

  1、撓撓頭,防病治病

另外,頭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會、腦戶、前頂、玉枕等,針灸這些穴位,能夠防治疾病。按摩這些穴位,雖不像針灸那樣強烈,但是按摩的面積較大,動作輕柔,同樣能夠通經活絡,起到防治神經衰弱、頭痛、失眠、老年性痴獃、健忘的作用,所以沒事經常撓撓頭,尤其是腦力工作者。

Advertisements

  2、頭皮,延年益壽防脫髮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經常按摩頭皮能刺激頭皮上的毛細血管,使它們擴張變粗,血液循環旺盛,供給大腦組織更多的養料和氧氣。頭皮血液循環改善了,還有利於頭髮的生長發育,防止頭髮脫落和變白,老年人經常按摩頭皮,能夠延年益壽。

  3、摩頭皮的操作方法

按摩頭皮的按摩方法簡便易行,隨時隨地均可,按摩時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開,用手指頭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先前後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後轉圈按摩,一般5-10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不過貴在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三、頭部按摩穴位及功效

在頭部,密布著許多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經絡與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頭部按摩的養生祛病作用。

1、太陽穴

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左右各一。按摩該穴位可治療頭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濁涕等疾病,還可以減緩眼睛疲勞,促進血液與淋巴的循環,能美容肌膚。

  2、印堂穴

在額部,在兩眉頭之間。按摩該穴位可治療頭痛、眩暈、失眠、小兒驚風、鼻塞、鼻流濁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鼻塞、高血壓等疾病。

  3、安眠穴

翳風與風池連線中點,壓之有凹陷並敏感而脹。按摩該穴位可治療失眠、後頭痛、頸痛症。

  4、魚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額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該穴位可治療目赤腫痛、目翳、眼瞼蠕動、眶上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多用於治療急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近視等疾病。

  5、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緊貼百會穴旋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處可降血壓、寧神清腦。

  6、風池穴

以雙手拇指螺紋面按揉雙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約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換左手,先後按揉肘關節處曲池穴,旋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熱、降血壓。

四、頭部自我保健法

中醫理論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又為精明之府,中藏腦髓。(素問·五臟生成篇)曰:「諸髓皆屬於腦」。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頭部是中樞神經所在地。按摩頭部,刺激穴位,可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不僅能有效地防治腦動脈硬化,並能提神健腦、耳聰目明、穩定血壓、解除疲勞,防止大腦老化,延緩衰老,甚至白髮變黑,禿頂重長秀髮,故頭部保健按摩為全身養生保健的重中之重。

本按摩法適於老年人或患有頭頸部疾病的人,可整套也可根據時間和病情有選擇地修鍊,但1~6為必修式。如能閉眼內視按摩部位默念數字或十字真言:「唵噤咪噼嘰,叭啞喑吪啶」,雙耳返聽,堅持每天早晚各—次,則效果更佳。本人十餘年前因患冠心病頸椎病造成腦缺血,經常眩暈、頭痛眼花、失眠、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下,進而發展到右手顫抖無法寫字的地步。友人推薦此按摩法,我堅持不懈,並根據自身病情,不斷增添新的按摩手法,現雖年逾古稀、早已禿頂的前額又重新長出新發,白髮也逐漸變黑,頭部各種癥狀均基本消失,手顫也大有好轉。所以,我把氣功點穴按摩融為—體的「頭部保健按摩法」整理出來,使其形成了獨特的自我養生保健療法。

1.預備式:自然端坐,或雙腿交叉盤坐。頭正頸直,雙眼微閉,舌抵上顎,面帶笑容,意守下丹田(臍下四橫指處)。拇指尖掐在無名指根部,其它手指握住拇指,放在雙膝上:從頭至足放鬆3遍;叩齒49次;攪海36次(舌在牙周內先順后逆各轉9圈,再將舌伸至牙周外順逆各轉9圈);鼓漱49次;吞津3次,同時提前後陰納氣3下;雙掌搓熱,男用雙手向上兜陰囊21次,女於雙手抵按雙乳房先順后逆各旋轉36圈;深吸氣后稍停片刻,張大嘴向前下、前、前上各吐氣6口,吐氣時發「六字訣」聲各1遍,即:(肺)、呵(心)、呼(脾)、噓(肝)、吹(腎)、嘻(三焦),發聲要輕到雙耳能聽到,進而雙耳也聽不到,只有吐氣發六字聲的口形,意想將五臟六腑的病氣,濁氣吐出,吐盡,深吸一口氣再吞咽一口津液送至下丹田。

2.梳頭:雙手搓熱,十指彎曲,用指尖由玄關(兩眉間稍上處)向上沿頭部中線推至后髮際的風府處,第二、三次逐漸向頭部兩側移動向後推,第四次拇指由太陽穴沿耳根部推至翳風穴,如此反覆49下。

3.摩頭:雙手掌按在前額上,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沿梳頭的路線先用指腹,再用掌心、掌根由前按摩至後頸部,如此反覆49下。

4.摩頸項:左手掌按壓右耳胸鎖乳突肌(大筋)上,經鎖骨上窩、喉結抹按至左耳下右手動作相同,抹按49下;捋頸筋:左手由右耳垂下「翳風」,沿完骨、風池、風府捋到左耳垂下,換右手反方向捋左側頸筋。雙手要稍用力把重點放在捋頸后兩條大筋上,反覆49次。

5.搓耳輪:兩手捂住兩耳輪、先上下搓25下,再前後對搓24下。上搓至掌根,下搓到指尖,一上一下為一次、可稍用力把雙耳搓紅、周身發熱為佳。

6.鳴天鼓:兩手捂住雙耳,中指放在玉枕穴處,食指從中指背上滑下擊。「腦戶」、「玉枕」49下,可聽」轟轟」響聲。再將雙手掌捂緊雙耳突然外拉,震蕩耳膜9下;拇指、食指相接,大名指、小指微屈,中指伸直插入耳孔順轉3圈突然拔出,第2次反方向轉3圈突然拔出如此9下;

7.點三穴:無名指點耳門(耳屏上切跡前方),中指點聽宮(耳屏和下頜關節之間),食指點聽會(耳屏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口取穴,順時針點按49次;點翳風:食指與中指、無名指分開點按耳垂后凹陷處翳風穴和耳後的竅陰穴,耳尖正上方入髮際的角孫穴49次,按壓時嗓子有發緊感;推耳前後區:中指在耳前區,食指在耳後翳風穴處,由下向上稍用力推擦49次,以熱脹為佳;拍耳輪:咬緊牙關,用手掌輕拍雙耳輪49下。

8.點風府:用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點按后髮際中央直上1寸處風府穴和風府下5分處的啞門穴、風府上一寸五分處的腦戶穴,三指同時用力由下向上推按49次;點風池:兩拇指尖點按風府穴兩大筋外凹陷處的風池穴,其它手指捂住後腦部,兩拇指旋轉點按或由下向上推按49次;擦三穴:左手掌按壓風池、風府穴上,稍用力橫擦21次,換右手橫擦21次;捋大筋:兩手掌放於後腦部稍用力沿兩根大筋向下捋到大椎穴再分開向兩邊捋到肩井穴處49次,以皮膚髮熱、發紅為佳。

9.點大椎:用右手中指點按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間凹陷中的大椎穴49下:摳肩井:雙臂交叉用中三個手指摳按對側肩部中央凹陷中的肩井穴49次;啄肩井先用右手五指尖捏在一起形如桃花狀啄左肩井穴49次,再用左手啄右肩井穴49次。砍大筋:五指併攏,用小指外側沿頸大筋從上向下砍至肩井穴,再從上向下砍至大椎穴如此交替砍49次;啄頸椎:將右手五指尖捏在一起,由枕骨啄到大椎穴,反覆49次;聳肩:雙手握拳、雙肩上提、頭向下縮,咬牙提會陰,稍停3~5秒鐘後放下,如此21下。

10.捏腋窩(胳肢窩):雙臂交叉左上右下前平舉靠近下頜,運用腕力,帶動中三指腹點按對側腋窩,拇指按鎖骨下三角肌處,五指配合有節奏地稍用力按捏腋窩108次,切忌暴力勾拉。

11.掐曲池:用右手中指按掐左肘窩橫紋端盡處的曲池穴,拇指按掐肘內廉的少海穴49次;換左手按掐右肘曲池少海穴49次;捶肘窩:左臂可內外旋轉,右手握空拳輕捶左肘窩108次,再換手捶右肘窩108次。

12.點百會:右手中指點按頭頂正中處的百會穴49下同時緊縮前後陰;右手五指尖捏一起啄百會穴及前後左右各一寸處的四神聰49下;左手掌在下,右手掌復左手背上(女子相反),兩勞宮穴重迭對準百會穴,順時針半懸空輕摩百會9或21圈,換手逆時針輕摩百會9或21圈;用右手指掌輕拍百會和四神聰穴108下。

13.揉太陽:雙手捂住前額,拇指按在太陽穴上,先順(向前)后逆(向後)時針各按摩25下。

14.摩耳門:雙手勞宮對準太陽穴,用食指、中指沿鬃角向耳門、聽宮、聽會按摩至頰車、天容穴處,反覆49下。

15.摩頭臉:雙手捂在前額上,用中指沿攢竹、晴明、迎香、地倉至下頜,轉向頭的後頸部,往上擦過頭頂「百會」回到前額,「陰順陽逆」轉一圈為一次,反覆49次。

16.擦人中:左手食指伸直,橫擦人中穴49次;用食指沿嘴部周圍旋轉9圈,換右手反方向再做一遍;擦鼻翼:兩手大魚際搓熱,從鼻翼向上擦至印堂,反覆49次;用拇指第二關節,從晴明到迎香刮擦49次;右手握空拳伸直中指,左手握住右手,上下摩擦兩眉中央,對準鼻尖的印堂穴49次;雙手食指點按鼻翼外緣溝中央的迎香穴49次;右手中指點按人中穴49次;用雙手中指點按口角旁四分處的地倉穴49次;右手中指點按下唇方肌和頰肌間唇溝中央的承漿穴49次。

17.提耳尖:左手經頭頂用拇指、食指向上提右耳尖49下,換右手提左耳尖49下,向上提時要緊縮前後陰;再用雙手拇指、食指夾住耳輪從上向下摩9次;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往下拽49次;再用拇指、食指夾住耳輪從下向上摩9次。

18.叩頭頂:雙手十指彎曲像雞啄食樣,由頭部前額轉著圈向後移動,用十指尖叩擊整個頭部,每圈基本叩擊10下。

19.活頸部:頭低下,雙手十指在後頸部交叉,向前稍用力,仰頭與頸部較勁看天花板9次;雙手握固放膝上,頭部左右擺動9次,最好耳朵能碰到肩膀;再轉頭看左右後上方各9次。

20.收功:用雙手搓熱掌心向內,指尖朝上,象照鏡子一樣,照射到面部,意想面部肌膚潔白如蓮,紅似桃花,如此光照觀想3~9次。然後男子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子相反)按住下腹,鼓漱津液分3口吞咽送至下丹田.吞咽一口提前陰納氣一次, 3次后,心定下丹田。最後一次整個身體緊縮一下收功,雙眼慢慢睜開回歸自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