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理財方式——保險

理財,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話題。銀行存款、國債、P2P、基金、股票等等,大家對這一系列的理財方式都不會陌生,就算自己沒有買過,但多少也聽過見過。可是,其中有一個方面卻被遺忘了太久,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它也是金融的一份子,這就是——保險。

每當聽到保險這個詞,會下意識的想到代理人輪番的電話、拜訪,想到了令人生厭的營銷話術。但實際上,保險也是我們理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用「保險」來「理財」,不是件簡單的事

為什麼不簡單?保險與以上眾多理財方式不同,理財關注的收益與風險概念被我們熟知,甚至可以概括為能賺多少錢、會賠多少錢、賠錢的概率有多大這幾個通俗的概念。但這一切都是針對第三方,我們對第三方的能力進行評估,依靠第三方賺取收益。

Advertisements

而保險,則更需要對自身進行分析。我們發生過哪些風險事件、有哪些潛在風險、這些事會給我造成什麼負擔等等。且保險的概念並不是我們所熟識的,學習成本不低。什麼是重大疾病、什麼是等待期、什麼是關愛金,我們不但要理解這些概念,在根據直接訴求找到對應的保障需求時,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2、「保險」並不是獨立於財務體系外的事

保險是金融體系中的一員,很多人把買理財產品等低風險投資歸為一類,把股票等高風險投資歸為另一類,可買保險又與它們都不同。

其實,無論是誰,都逃不開金融屬性,也逃不開相互支撐構建起來的資產配置體系。很顯然,保險也是投資的一種,且保險與其他理財方式處於同一個體系下,而不應該單獨看待。

保險更注重「保」,就像一面盾牌,往往是我們守住自己財富、避免流失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更應時刻提醒自己,保險是用來防禦,守護財富的,而非增值投資的主要手段。如果我們的資產配置體系就像一棵樹,那麼保險無疑是深入土壤的根系,提供最基礎的保護,讓這棵大樹扛得住狂風暴雨。

Advertisements

3、用「保險」來「理財」,是對財富體系剖析的過程

我們前面說了,買保險前要知道自己面臨或即將面臨哪些風險。財務上,收入、支出、負債都有哪些,我們對高風險投資的預期是什麼,可能帶來的最嚴重損失是多少,是否可以承擔。

家庭方面,家庭成員正在面臨怎樣的環境及未來將要出現哪些轉變。例如孩子要上學了,支出必然顯著增加。老人身體健康惡化,醫療和看護成為常態。又如本地租金上漲,所獲得房租又會進一步提升等等。一系列的改變,均會影響我們對整體財富的判斷,而應對這些判斷的,就是保險。

保險的地位、作用已經明了了,「基礎且重要」是很中肯的評價。往往在我們財富積累的開始階段,保險很容易被忽視,此時的重心仍然放在如何快速增值上。而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才開始慢慢注重保障。其實在積累過程中,是更需要這種「基礎且重要」的保障的。此時的底子還很薄,財富更禁不起損耗。在這個上升階段,出現風險的幾率恰恰處於高位,稍有不慎就有前功盡棄的可能。所以對基礎的保障,要在開始前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更要對風險心存敬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