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鬆弛是病嗎?中醫能治嗎?

在網上,有不少關於陰道鬆弛的話題,而且關注這些話題的似乎更加年輕化,實際上這種話題在圍絕經期間的女性似乎更多才對,那究竟是什麼東西讓現在不少的年輕女性開始很在意這個本不應該在她們的年齡在意的問題。估計是從網上各種話題,再到朋友圈裡各種的小廣告,也或者是從「縮陰藥丸」,再到「縮陰手術」,都在給人們灌輸一個觀點——夫妻感情不和諧的眾多因素中最顯著的因為女方那裡「太松」。

那麼,問題來了?「陰道鬆弛」是病嗎?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多此一問嗎?實際上,陰道鬆弛不是病,這只是一種癥狀。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關注,其實還是受到主觀心理以及從眾心理的影響。首先,在西醫學的《婦產科學》里找不到陰道鬆弛這種疾病,在《中醫婦科學》教材里也找不到陰道鬆弛這種疾病。在西醫教材里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包含子宮脫垂(子宮從原來的位置向下移,脫在陰道里,甚至脫出在陰道口外)、陰道前壁膨出(膀胱及尿道膨出,有下垂感或異物感,也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表現為排尿困難或壓力性尿失禁)、陰道後壁膨出(直腸膨出,有下垂感或異物感,主要表現是排便困難,也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壓力性尿失禁(俗稱漏尿,指按壓膀胱後會出現不自主的排尿,有時咳嗽、大笑、運動甚至站立時也會出現)、陰道穹窿膨出(子宮切除術后因年齡、絕經和損傷等因素導致的盆底筋膜結構支持減弱,陰道穹隆頂端向下移位)。在《中醫婦科學》教材里有出現陰道鬆弛可以採用補中益氣等療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女性的盆底有各種各樣的韌帶、肌肉等,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力量,保證女性子宮、雙附件、陰道等在它們該在的位置。若是因為自然老化,再加上懷孕、分娩,女性上了年紀等因素,就可能因為盆底支撐結構老化、損傷而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所以,一旦女性盆底結構出現問題,自然也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相應的,陰道也會受到影響。

對於女性陰道鬆弛,人們常常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性生活頻道會導致陰道鬆弛,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的。為什麼呢?首先來說說女性陰道的尺寸,陰道壁內含大量的彈性纖維,直徑約10 cm的胎兒頭部也可以從陰道娩出,很難說會因為尺寸問題導致陰道鬆弛。再來說說性生活頻率,一般而言,無論多麼頻繁的性生活也不可能使陰道長期持續處於張力狀態,所以有人說陰道鬆弛的原因是因為做愛太頻繁,顯然是沒有醫學和科學依據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陰道鬆弛呢?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年齡,第二是懷孕。我們就拿橡皮筋來舉例,如果一根橡皮筋放置時間很久了,表面都老化了,那這根橡皮筋就會失去彈性,變得很脆,再就是橡皮筋長期處於拉伸狀態,才可能失去彈性,所以,造成陰道鬆弛的無外乎於就是因為年齡的老化,以及懷孕給陰道造成持續的負荷兩種原因。

既然說道了懷孕,也有人會問,那經陰道分娩必然會導致陰道鬆弛,如果採用剖宮產的話,就不會導致陰道鬆弛,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懷孕過程中,盆底結構所受到的影響,加上沒有及時恢復和鍛煉,才會出現陰道鬆弛。當然,如果多次生育,的確會增加陰道鬆弛的風險。

出現盆底功能障礙該怎麼辦?首先,應該堅持鍛煉,比如「凱格爾運動」,若有明顯結構改變的患者,且因年齡增大、雌激素下降、盆底支撐結構老化導致陰道鬆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或先天性原因,在未生育的情況下存在陰道鬆弛;或因為陰道分娩過程中出現的陰道裂傷或者有陰道側切的情況者,經醫生進行充分的評估后,可考慮做陰道前後壁修補等手術。

那麼,作為中醫,應該怎麼治呢?首先,按照辨證施治的思想,得根據證型分型論治。一般而言,女性陰道鬆弛多見於氣虛和腎虛。如果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又加上在分娩時用力太過,或產後操勞持重,或久嗽不愈,或年老久病,便秘努責,這樣會損傷中氣,使中氣下陷,固攝無權,系胞無力,以致陰道鬆弛,子宮下垂,這種屬於氣虛型,在治療上應該採取益氣升陷、兼予固腎的方略,多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倘若是先天不足,或房勞多產,傷精損腎,或年老體弱,腎氣虧虛,沖任不固,系胞無力,從而導致陰道鬆弛無力,子宮下垂的,則屬於腎虛型,在治療上應採取溫陽補腎、兼益氣血的基本原則,多用大補元煎化裁(人蔘、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炙甘草),若泄瀉者去當歸,若畏酸吞酸者去山茱萸。總之,此病須著眼於虛,著手於補,以加強體質,增強盆底組織的支持作用為準繩。

當然,中醫除了辨證施治之外還有很多療法,比如提肛運動,也是中醫療法之一。吸氣時收緊肛門,收縮 3 秒鐘,再放鬆 3 秒鐘,每次15~30 分鐘,每日 3 次,至少堅持 8周以上。這種方法的目的雖然不是直接治療陰道鬆弛,但可以在治療其他疾病的同時也順帶改善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陰道鬆弛怎麼辦?要「緊」嗎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