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前傳:大腸息肉

【腸癌從息肉演變而來】

2015全國新發大腸癌患者37萬人,19萬人死於大腸癌,預防大腸癌需從其前身大腸息肉開始。

大腸息肉是腸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是長在腸管內面的「肉疙瘩」。如果我們腸道內長了息肉,自身是沒有感覺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的。小的「肉疙瘩」稱為息肉,繼續生長可變為腺瘤,而腺瘤繼續發展可能就會變成癌。

目前已明確至少80-95%的大腸癌都是從腸息肉一步步「進化」過來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一般這個過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進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從很年輕時腸道就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變再所難免。通常來說息肉的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更容易出現,但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其可能在比較年輕時就已長出息肉,因此患癌的風險比一般人更大。

Advertisements

【息肉有好有壞】

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惡變;腺瘤性息肉惡變的幾率較炎性息肉高,腺瘤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種,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除,如果不及時處理,可慢慢長大,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炎性息肉相對安全些,有時很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發展可能。一般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時應該予以內鏡下切除,內鏡下息肉切除創傷小,住院時間短,切斷息肉癌變之路。

雖然大部分醫生根據經驗,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斷良惡性,但活檢后顯微鏡下的病理診斷才是金標準,其中因此檢查出腸道息肉都需要活檢做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確診,判斷其惡變的可能性。

Advertisements

治療與複查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目前阿司匹林等一些藥物可能有助於預防息肉新生,但還沒有藥物能有效治療已形成的息肉,內鏡下切除或手術切除效果確切,是治療的標準。通常來說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息肉,如果判斷其是良性的、且小於2cm,可以在內鏡下切除,如果懷疑息肉已經惡變或者直徑>2cm一般先取活檢,待診斷明確后做相應處理。

發現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腸道內環境沒改變,有複發的可能,所以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的病人,都應該複查。單發的良性息肉切除后,建議前2-3年每年複查一次,如果不複發說明息肉複發的概率小,之後可以改為5-10年查一次。有條件者可根據個體情況適當縮短複查。

【預防】

大腸息肉的發生原因還沒有分確定,與個體因素、遺傳因素、年齡、飲食習慣有關,臨床觀察中發現西方的高脂肪、低纖維素的飲食結構容易導致大腸息肉。因此應多吃蔬菜水果等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製品,有利於腸道蠕動,減少息肉的發生。

【總結】

絕大多數大腸癌都是從大腸息肉演變過來的,因此50歲以上或大腸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長期高脂低纖維素加工肉製品飲食、腸道息肉病史、肥胖、糖尿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至少應該做一次腸鏡,如果有息肉可以在其未「進化」為大腸癌的階段就將其斬草除根,如果沒有說明您的腸道還健康,應該繼續保持。

馬晉平 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中心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先後在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和Dartmouth-Hitchcock MedicalCenter訪問學習。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20篇。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多項。曾獲中華醫學獎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國家專利2項。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床常見的胃癌標準和擴大根治術、各部位結腸癌根治術、直腸癌TME根治術、直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對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以及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開展規範的外科手術前後的臨床營養支持治療,注重腸內營養和場外營養相結合的綜合生態免疫營養的應用。

出診地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5樓。

出診時間:每周三下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