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周圍變白是怎麼回事?

發現以痣為中心的白斑皮損,或痣周圍出現白斑,往往會引發病人或其家人擔心、甚至恐慌。

以痣為中心的白斑皮損,通常是暈痣,在醫學上稱為離心性後天性白斑。1874年Hebra醫生首先記載了以色痣為中心的白斑,但直到1916年才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暈痣可以單獨發生。但目前多認為暈痣是白癜風的一種,有時和白癜風同時發生。

暈痣多好發於軀幹部,特別是背部,偶爾見於頭面部,發生於上肢者極罕見。暈痣大部分是以色痣為中心,偶爾是毛痣、藍痣、先天性巨大型痣、乳頭狀痣,罕見於纖維瘤、神經纖維瘤、老年疣、扁平疣、扁平苔蘚、瘢痕或瘢痕疙瘩等。間或為原發性或繼發性惡性黑素瘤等。因此,暈痣患者,特別是老年人發生暈痣,應排除其可能伴發黑素瘤。有一點點可安慰的是,黑素瘤患者伴發暈痣,提示黑素瘤不易轉移擴散,預后較好。

暈痣可大可小,白暈顏色均勻一致,白暈的邊緣不象白癜風那樣有色素加深的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暈可以重新著色,或者痣會消失,然而並不是總會發生。暈痣並不在痣被除去后重新著色。

偶可見到白癜風波及到痣周圍,稱為痣周圍白癜風,其形態與暈痣酷似;約有0.5% ~ 50%白癜風患者伴發暈痣,尤其是泛發性白癜風患者。但痣周圍白癜風是偶然發生,且白斑周圍有色素加深現象。

有時,偶爾是由於應用脫色劑所造成的靠近痣的皮膚變白,應仔細觀察加以區別。可見,發現痣周圍變白,首先要分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單純的暈痣勿需治療,由於暈痣最常見於兒童,出於保護心理要求,可行切除,或切除、刮除暈痣中央痣的部分。但有人認為,暈痣的中央若以冷凍、激光或手術除掉,則有暈痣擴大及續發白癜風的傾向,因此應慎重進行。暈痣伴發白癜風時,應按白癜風進行治療。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