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音樂學院:這裡只有音樂也只適合做音樂

本文選自《留學》雜誌第66期,撰文:孟蕾,編輯:彭杏月導語

不在美國大學排名TOP50之內,卻是格萊美的最大贏家;被麻省、哈佛等頂尖學府環繞,卻依舊「吸睛」無數。神一樣的伯克利音樂學院,到底什麼樣?

作為王力宏、鳥叔(朴載相)的母校,國人對於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不過,大多數人也許不了解,這裡是世界頂尖的爵士樂、搖滾樂教學聖地,更是執現代音樂教學之牛耳的存在。

伯克利音樂學院從不乏音樂奇才,從這裡走出的既有世界爵士吉他「Big Three」里的John Scofield和Bill Frisell,也有被《吉他世界》評為十大最偉大的搖滾吉他手之一的Steve Vai等。據統計,伯克利音樂學院自建校以來,共造就了來自75個國家的3萬多名音樂家。

有這樣一種說法:「學鬥牛,去西班牙;學音樂,就來伯克利。」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那麼,這所久負盛名的音樂學校,究竟什麼樣?

流行音樂問鼎世界

位於美國波士頓的伯克利音樂學院,身上最耀眼的標籤是流行音樂。近半個世紀以來,伯克利音樂學院始終走在流行音樂的前沿,主要教授爵士樂、搖滾樂等現代音樂,其最大的特點是把爵士樂、搖滾樂等通俗音樂作為受人尊重的學術性課題來研究,並將全校主要的財力、人力和教育資源放在現代音樂上,這是與茱莉亞(The Juilliard School)、柯蒂斯(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等音樂學院最大的不同。

的確,伯克利音樂學院在流行音樂方面問鼎世界前列,但它並非綜合類的音樂院校,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傳統音樂、古典音樂方面略顯弱勢。在伯克利,有一個專業是傳統作曲(Composition),但在校學生中很少有人學這個專業。對於學生來說,花掉高昂的學費在爵士樂學校學習古典音樂,還不如繞道隔壁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或者其他古典音樂學院。

此外,伯克利也很難聲稱自己擁有一座完整的校園,它的建築高高低低、稀稀疏疏,與周邊的頂尖學府對比強烈,而且明顯缺少通常大學所擁有的一些設施與文化活動,它沒有草坪、樹木,也沒有體育館、球隊和聯誼會。

一句話,這裡只擁有音樂,這裡只適合做音樂。

世界第一所爵士樂學校

很少有人知道,伯克利音樂學院是世界第一所教授爵士樂的學校,而其創辦過程,也充滿了傳奇色彩。194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鋼琴和作曲教授勞倫·伯克在麻省理工旁邊開設了爵士音樂的課堂,卻只招收到一名學生。當時的爵士樂還沒有被廣泛接受,多在俱樂部或小酒館里演唱,以詼諧逗趣的談話和唱情歌的方式供人們娛樂。後來,隨著爵士樂的變化和發展,伯克利吸引了許多有志於學習現代音樂的學生,學校規模隨之發展壯大。

進入20世紀50年代,一首《圍著時鐘搖吧》開啟了音樂的全新時代,搖滾樂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流行開來,並迅速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順應時代發展,伯克利音樂學院開設了搖滾樂、藍調以及鄉村音樂等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據統計,在伯克利音樂學院,搖滾樂手和爵士樂手佔了學生人數的大多數。20世紀60年代是通俗音樂大行其道的年代,為了滿足音樂愛好者的需求,伯克利音樂學院增添了通俗歌曲寫作等課程。

發展至今,爵士一直是其招牌專業。該專業重視與爵士音樂相關的旋律、和聲、節奏的練習和創新性應用,強調對位技巧、旋律創新以及樂器和管弦樂編曲的技巧。進入該專業學習后,學生可接受更加全面的爵士音樂培養。不僅需要轉錄、分析歷史上和當代的爵士唱片,而且要將爵士和聲的知識綜合應用到即興創作和原創作曲中去。學生要能夠運用全部的樂器進行作曲,運用各種類型的音符創作樂譜,並且運用歷史的、當代的和原創的爵士作曲與其他音樂人一起創作。在課程進行期間,學生還需參加各種現場演奏會藉以提高自己的審美眼光以及辨識爵士作曲質量的批判能力。

音樂管理和治療

成「新寵」專業

目前,伯克利音樂學院提供四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前兩年上基礎課:和聲、對位、辨音訓練和音樂技術,后兩年進入各專業課程學習。

學院設有12個專業:古典音樂作曲、爵士音樂、作曲、現代音樂寫作與製作、電影音樂錄製、音樂商業管理、音樂教育、音樂製作技術與工程、音樂合成、歌曲寫作、音樂療法、演奏和專業音樂等。除了之前提到的爵士相關專業外,作曲(Songwriting,培養唱作人)、演奏(Performance,包括鋼琴、吉他等樂器演奏)也是伯克利的優勢專 業。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市場產生了新的需求,伯克利也隨之增設新的專業。音樂管理和治療就是當下的「新寵」專業。

20世紀90年代,音樂已經成為年收入數百億元的產業,伯克利音樂學院設置了音樂商業企業管理專業(Music Business/Management),以培養既懂音樂又懂市場行銷的現代商業管理人才(俗稱經紀人),滿足音樂市場對於人才的新需求。此後,隨著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在美國的興起,伯克利音樂學院又設立了相應專業,以培養在21世紀也許會流行起來的全新音樂醫療方法和技術。如今在美國,每年有大約4000多個國家註冊的音樂治療師在精神病醫院、綜合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心理診所工作。這些專業主要是為爵士搖滾音樂提供輔助的,在美國比較流行。

招生:不看功底看才華

相對其他音樂學院來說,伯克利在入學面試上有著鮮明的特點。

一方面,伯克利的招生標準相當嚴格,不僅要有基本的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而且注重學生的創新性。不同於傳統的音樂學院注重技術或者演奏技巧,伯克利對於創新技能更為看重。「不要太過於側重於自己演奏的熟練性,要展示個人非常獨特的天分。中國的音樂教育有很大程度上都關注於你的熟練性,但伯克利更看重你能給我們4000多的學生群體帶來什麼新東西。」伯克利副院長Guillermo Cisneros在接受採訪時,一再強調:相比紮實的音樂功底,學校更看重學生身上的靈感與創新。

另一方面,伯克利又十分「惜才」,對於有音樂天賦和與音樂無緣的考生,錄取或不錄取會迅速作出決定,以防錯失音樂天才。1961年,時任伯克利音樂學院校長的勞倫·伯克在夜總會看到顧嘉輝(《笑傲江湖》的作曲人)的表演后,主動為他申請一筆獎學金,邀請他前往美國深造。魔鬼吉他手Steve Vai,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傑出的吉他演奏家之一,當今世界上第一搖滾吉他手,曾獲三次格萊美音樂獎及五次提名獎,「速彈」「點弦」「推弦」等彈奏特技爐火純青,其特殊的「抖音」技巧引起了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關注,並在19歲那年前往伯克利主修爵士樂。

伯克利音樂學院的申請程序不同於一般的學院,學生錄製的音樂磁帶是錄取的主要依據之一,同時在面試的時候需要演奏一門主樂器,考官會將此作為錄取的依據。事實上,很多有才能的學生並非全面發展,他們或許英文不夠好,或許高中和大學的成績不夠高,若因為這些被拒之門外,有可能意味著一個音樂人才遭到了扼殺。因而,學院總是想方設法給他們機會,幫他們圓夢。伯克利音樂學院不需要SAT成績,但建議有托福成績,英文基礎差的學生一般先上一個暑期的語言課,之後就可以錄取了。

心無旁騖做音樂

在伯克利,學生們學習都異常勤奮。這裡幾乎沒有紋前額、戴鼻環的學生,蝙蝠俠、緊身衣少年可能比哈佛還要少。這裡也沒有像其他學校一樣的周五社交聚會、各種各樣的假面舞會,以及吞煙吐霧、吸毒等問題少年。

對於學生來說,伯克利更像是一座圖書館,需要知道的所有知識信息都在這裡供你吸收,但沒有人教你任何東西,你必須自學,就需要在學業上特別的專註、排除雜念、不被干擾。鑒於這裡高昂的學費,以及每年只有一半的學生可以畢業的「嚴出」政策,學生在這裡必須將全部精力放在音樂上才能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從伯克利畢 業。

「17歲那年我進入伯克利學習音樂,我的老師Kimo Williams用了很大的力氣說服我標準節奏是為傻瓜設置的,學音樂時要有自己的東西。開學前僅僅通過三次強化課,他就教完我三個學期的和聲課程。所以開學那天,我是從第四學期的和聲課開始的。」在伯克利的貼吧里,很多學生都在吐槽自己在伯克利緊張的學習與生活。但即使這樣,這所沒有進入美國大學TOP50的榜單,卻一路狂攬格萊美各大音樂獎項的學院,仍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音樂學子前去求學、探訪。

微信號:liuxuezazhi

開啟你的留學之旅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