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第一大補藥——「太溪穴」

所屬經絡

足少陰腎經

定位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

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的凹陷處

取穴位

第1步:坐位垂足或仰卧位;

第2步:由足內踝尖向後推至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中點),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本穴。

「太溪穴」,從名字不難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顧名思義也就說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此穴內物質是然谷穴傳來的冷降之水,到本穴后,冷降水形成了較為寬大淺溪,因此名「太溪」,也稱「大溪穴」。如果腎水充盈,精之充足,腎的「原陽」或者說「真水」才會發揮其作用,溫潤營養我們全身各個組織器官。所以像每天搓腳心、做金雞獨立、泡腳之類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腎經,引火歸源。

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的中點處,而通過太溪穴的各種異常又可以了解腎經的狀態。足三里偏重於補後天,太溪穴偏重於補先天。所以,要補先天之本就得從太溪穴開始。

1、有人經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沒有唾液,這是腎陰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補上腎陰。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補腎陰,又補腎陽。

2、有很多女性灸友來月經的時候肚子痛,這時揉太溪穴很管用。

3、有的人腎絞痛,尤其是體內有腎結石的時候腎絞痛,那麼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這種癥狀。

4、有人痛風、尿酸過高,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從源頭把這個問題解決。有人得了腎炎,排不出尿來,揉太溪穴也能幫助把尿毒解掉。

5、太溪穴還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腦受傷,它還有輔助調養的功效。因為腦髓是腎所主,跟腎經有極大關係,所以要想調養後天受傷的大腦,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6、有的人患有厭食症。古人管厭食症叫飢不欲食,看到吃的東西雖然餓,可就是吃不下去,這也是腎虛造成的。因為腎經的循行路線是從喉嚨直接通著腸胃,所以太溪穴還能治療厭食症。

7、老痴獃也是腎虛的一種表現。而打通腎經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獃在內的各種老化癥狀。

8、去醫院體檢,90 %的人都患有慢性咽炎,常覺得咽喉乾燥、腫痛,這就屬於中醫上講「腎陰不足」引起的咽症。如果一邊按揉太溪穴一邊做吞咽動作,就可以補充腎氣,病情當時就會有所緩解。

9、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覺得腰痛或者腰酸,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按摩太溪穴就好了,癥狀很快就能緩解。女性朋友容易手腳冰冷,每天晚上睡覺前刺激太溪穴,堅持一周時間,手腳就會變得暖暖的。

腎經上的每個穴位就像一個多米諾骨牌一樣,通過按這個穴位,讓它再撞擊、再通別的穴位,最後整條經都通了,這叫牽一髮而動全身。到最後,您會發現整個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全改善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