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吃艾草竟勝過人蔘,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遠古時代,在冬風乍起的季節里,穴居而住的人類祖先只能燧木取火,但有些患有關節疼痛、腰酸腿疼的祖先在取暖時,發現癥狀得到明顯得緩解,甚至治癒。

祖先們便開始有意識地用木條、草莖熏烤患處。在不斷嘗試中過程中,艾草的效果是最佳的,從此開啟了中醫艾灸治療的歷史。

艾草,也叫艾蒿、香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艾草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Advertisements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葯。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煎湯外洗還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它的主要功效如下:

1.艾草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

2.艾草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頭,還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

3.用艾草泡腳有很多保健功效。因為它有著治病的功能,特別是在五月節這天乘著露水採到后,藥效最好。

4.艾草還可入浴,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

5.艾草還用於針灸術的「灸」,「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熏、燙穴道。

當然了,很多人除了過清明節之外都不怎麼吃艾草,不過主要還是因為除了青團的做法之外,不知道怎麼做來吃。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好吃又營養的做法:

Advertisements

— 1.豬肝艾草湯 —

食材:艾草6克,豬肝200克,水1200ml,米酒1大匙,糖適量,太白粉適量,薑絲20克,鹽適量。

做法:1、將豬肝去除血水后除筋膜再以流動的清水洗凈,切片,加入酒、太白粉腌抓一下,放入滾水 中汆燙一下即撈起備用

2、取一湯鍋,加入水煮至滾沸,放入薑絲再以中火煮約3分鐘,再放入艾草、鹽、糖調味后

3、最後再加入、豬肝稍煮一下即可

—2.艾葉煮雞蛋 —

食材:艾葉100g、食鹽適量、調和油適量、雞蛋3個。

做法:1、艾葉揀去雜質,去梗,泡水。

2、洗凈的艾葉,小盆里打入3個雞蛋

3、艾葉切碎,雞蛋打散

4、鍋里燒開水。水煮開后倒入艾葉煮開

5、倒入雞蛋液煮開。煮開後轉中小火

6、放適量鹽、油煮開即可

—3.艾葉吐司—

食材:高粉300克,酵母粉1小匙,糖1大匙,牛奶或艾草汁200毫升,鹽1小匙,橄欖油2.5大匙,蜜紅豆。

做法:1、高粉300克.酵母粉一茶匙,糖一大勺,牛奶或艾草汁200ML,鹽一小茶匙,橄欖油2.5大 勺

2、把所有材料揉成能拉開薄膜狀後進行第一次發酵

3、取出鬆弛後分成兩等分擀開鋪上蜜紅豆卷好放入吐司模中進行第二次發酵

4、190度---200度烤30分鐘左右

—4.艾葉煎蛋—

食材:艾葉,蛋3個,鹽,麻油,胡椒粉

做法:1、把艾草取葉浸泡清洗乾淨后,開水燙軟

2、取一點切碎加入打散的蛋液中(三個蛋),加鹽,麻油和少許胡椒粉

3、煎成蛋餅即可

營養價值很高的艾草,我們不能埋沒了她。大家有更好、更健康、更有創意的艾草做法歡迎大家評論與大家分享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