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習慣改變,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南方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發病率明顯高於北方,大腸癌發病率上升趨勢在我國也十分明顯。

大腸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主要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中,高脂肪食譜和食物纖維不足是主要相關因素。此外,大腸息肉、炎症性腸病等也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

日常生活中,充分認識和了解大腸癌的癥狀、特點和臨床表現,對其預防和早診早治有積極作用。

患直腸癌的男性患者較多見,年輕結腸癌患者男性多見。我國發病多在40到60歲,發病高峰在50歲左右,但30歲以下的也不少見。大腸癌的中位發病年齡在我國比歐美提前約10年,且青年大腸癌比歐美多見,這是本病在我的一個特點。

Advertisements

大腸癌起病隱匿,早期常僅見糞便隱血陽性,隨後出現下列臨床癥狀:

1、排便習慣於糞便性狀改變。這是本病最早出現的癥狀。多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大便性狀變細。也可表現為腹瀉或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糞質無明顯黏液膿血,多見於右側大腸癌。

2、腹痛。也是本病早期癥狀,多見於右側大腸癌。表現為右腹鈍痛,或同事涉及右上腹、中上腹。

3、腹部腫塊。腫塊位置取決於癌的部位,提示已到中晚期。

4、直腸腫塊。因大腸癌位於直腸者佔半數以上,故直腸指檢是臨床上不可忽視的診斷方法。

5、全身情況。可有貧血、低熱,多見於右側大腸癌。晚期患者有進行性消瘦、惡病質、腹水等。

Advertisements

強調一下,左、右側大腸癌臨床表現有一定差異。一般右側以全身癥狀、貧血和腹部包塊為主要表現;左側以便血、腹瀉、便秘和腸梗阻等癥狀為主。

要做到早期診斷該病,首先應做到對有癥狀就診者不漏掉大腸癌的診斷,認識大腸癌的有關癥狀如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腹痛、貧血等,提高對結腸癌的警惕性,及早進行x線鋇劑灌腸或結腸檢查,是早期診斷的關鍵。

在治療上,治療關鍵在早期發現與早期診斷。治療手段主要有外科手術、結腸鏡治療、化療、放療等。

在預防上,應積極防治大腸癌的前期病變。對結腸腺瘤性息肉,特別是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病,要及早切除病灶。對病程長的潰瘍性結腸炎應注意定期隨訪。應避免高脂肪飲食,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注意保持排便順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