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如何安慰一個癌症家庭

健康君說

這是前兩天平台郵箱里收到的一封讀者來信:

你好,

因父親患直腸癌,我開始關注你們的平台,從去年7月到現在,父親查出(癌症)已經快一年,這個期間發生的事情,對我來說是痛、成長和感動交雜的。我自己運營一個小的微信平台,借周末時段已發送四篇關於癌症的文章,特別希望你們能看看,如果覺得好,可以分享給更多的病友,我只願這些記錄能給類似經歷的家庭帶去一些慰籍和力量。

Karen

然後我們就讀到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感動於作者真實、細膩、理智又溫暖的文字,更感謝她願意把家庭中最特別的這段時光和我們分享,相信大家讀過之後也會感同身受,正如我們身邊也常常發生著類似的故事。

我們在這裡也歡迎更多讀者投稿,分享你和你身邊的故事。疾病讓人疼痛煩惱,而文字有獨特的治癒功能,當你把一切訴之筆端,這段經歷可能也將不再只是痛苦的體驗。

Advertisements

祝願Karen的父親早日康復,祝願大家平安。

這個話題徘徊在腦海中很久。

過去的一個多月,由於父親患病,我們全家和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們,有了比往常更多的接觸。我特別想感謝每一位在此期間表達了善意和鼓勵的人,你們給了我們許多正能量和關心,讓我們覺得有許多的支持,不那麼孤單無助。

那麼多的安慰中,有的特別直擊內心,有的,卻略微尷尬,甚至有些副作用。因此,我想,這個話題寫下來,或許能讓大家有些收穫。以下的總結主要是基於我們家庭的情況,不一定適用所有家庭和個人。

如果你是家庭成員

我想這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點,在我看來,對患者最大的安慰,就是慌亂過後,對事實的接納,以及自我的穩定和坦然。因為關係的親密,你可以看到成員之間的互動影響甚大。如果我父親治療有點不順利,我母親立馬就會擔心得睡不著覺,而她的狀態又會直接影響父親的情緒。病人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狀況更有利於他們的病情;但家屬們面對病人的情緒變化需要更多對自己情緒的控制:一定要理解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痛苦和不適(化療的話題要單開一章說),不要因為病人不適就開始焦慮慌張。要對醫生有信心,對打敗疾病有信心,哪怕略有盲目的信心。

Advertisements

其次一點,不要糾結為什麼患病,怎麼不早說。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再去追究責任,或者問為什麼,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反覆追問,只會讓全家更痛苦。

第三點,全家齊心,不讓病人操心。我記得當時我老公回家,就跟我父親說了一句:「爸,經濟上的事情,你不要擔心,想到哪裡治療,想用什麼葯,我們舉全家之力來支持你。」(我家不是土豪,也不會過度治療,但是他這樣的表態讓我父母感動,也放下一些對經濟的擔心。)同時,我們儘力安排好父親住院以及複查治療的流程,讓他在醫院不用去擔心排隊交錢拿葯的問題,這些行為上的支持,是最好的:既安撫了病人,也讓家屬可以表達自己的關心。

如果你是朋友

這是我特別想說的部分。先說說反例吧,請眾位朋友切勿對號入座,寫出來,一是舒緩情緒,二是希望將來大家遇事有個參考,絕對沒有要打擊各位的意思。

第一類,在確診之初就打擾這個家庭

我真心希望當時少一些電話,除非你能立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資源。因為我們本身的心情也是很不穩定的,接到一些電話,上來就問:是什麼癌啊,幾期了?然後半懂不懂巴拉巴拉一通說:不要緊啊,沒關係。這樣的關心真是特別讓人反感,我自己還沒理順,還得彙報、回答各種問題,至少在我的感受里,這些人的好奇感大於關心了,我也確實沒有心情去回答這些我自己還沒法接受的答案。

第二類,上來就說:要堅強,沒關係,一定要心態好,一定會好的。

這些話,我理解你們的好意,但安慰效果差強人意。作為一個患病的人或家屬,反覆聽到這些沒營養的話,有時很想問一句:如果換你得病,這麼能安慰到你嗎?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有的時候,與其一個勁否認這件事的嚴重性,不如感同身受地說一句:得了癌症,是挺讓人難過(害怕/痛苦)的,或者我想你們會走過一段挺困難的日子。

第三類危害最大:對醫生方案評頭論足,尤其對化療進行各種抨擊的,請不要再越俎代庖(此處排除那些專業人士給的一些建議)。

有許多朋友,本身不學醫,家裡也沒有癌症患者的,只是根據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片面信息,就來對父親的治療方案進行負面評價,讓父親不要做化療等等。好在我查了許多資料,也看了美國成功用化療治癒病患的真實故事,所以每每有這種聲音,我都盡量壓了下去。但是,真的,無論發心如何,請不要對你所不擅長的事情輕易做出評判,請對你未知的領域保持一些敬畏和尊重。你不知道,你以為的好,其實會幹擾病人的心境,本來就對化療有害怕,這麼一說心裡就更是忐忑。我記得當時微信圈有一個帖子,大意是說化療以後,只有2%的存活率。拜託寫這個帖子的人用點腦子好嗎?2%存活率,那簡直就是超級毒藥,試問哪個醫院哪個醫生敢這樣去治療病人?!發這樣的信息,對一些沒法辨別真假的患者及家屬,又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發完牢騷,來寫寫什麼樣的安慰是恰當和被需要的吧。

第一類很簡單,我前面說的感同身受

「聽說這件事,我也很難過。」 我記得一位母親的多年老友特意趕來看父親,她當時進來,看向我的眼裡,有隱忍的淚光。那一瞬,我已了解到她的關心與牽挂,知道她的心和我們是在一起的。在一起,已然是安慰。

第二類,就是分享各種患病鬥爭的故事

無論是自己,親人,或是聽到的故事,每次有人特意給我們分享時,我們都會感到,自己不是孤單的,我們可以在這些故事中學習,借鑒。特別感謝我的小學同學,大中午特意來家裡看望我的父親,並且分享了她的父親生病治療的整個過程,我們全家問了許多問題,她都耐心解答。她的現身說法,讓我父親備受鼓舞,更加相信自己也可以打敗病魔。也感謝我的大學同學在微信上轉給我她紀念母親的文章,並讓我了解到珍惜每一刻當下更為重要。所有的這些情意都深深安慰了我們全家。

第三類,就是用行動來表達的朋友,你們真正地會讓整個家庭感到我們在一起戰鬥。

比如父親患病後,媽媽最好的朋友跑前跑后,又託人,又查報告,還對父母多番開導;還有特意來家裡幫忙做好吃的阿姨;把自行車慷慨相借的同學;趕到家裡卻和我爸連話也沒說,走時就笨拙地丟下一句:如果叔叔住院需要陪護,算我一個,我今天就是來排隊的;聽說核桃樹根好,特意去找來,全家動員砍了滿滿一箱小節木頭寄來的父親戰友。許多許多這樣的朋友,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無論大小,是最暖人心的安慰。

如果你是醫護人員

對病人及家屬最大的安慰就是認真不敷衍的態度,以及治療中表現的專業和信心。

我們感受到了非常正向的醫生形象:還記得那天下午,父親所有檢查結果出來,主任和主治醫生認真分析,然後充滿信心地對我母親說:我們的治療目標是治癒,原因有1,2,3,4。當時我和母親就激動地哭起來,心裡也安穩很多。這或許有治療目標帶來的安慰,但更多是看到醫生對我們極其認真的態度,以及分析病情娓娓道來的專業。他們通過自己的專業形象向我們傳遞了極強的信念:好好配合,我們會一起走過!

住院期間,父親做PICC導管(從手臂埋入一根40多厘米長的導管以便化療),護士長也給我們進行了非常清晰的講解,以及維護,她們的專業和熟練的操作減輕了我們對埋管的恐懼和擔憂,坦然接受了帶管生活一年的事實。

對於醫生護士來說,我們只是無數病人中的一員,如果漠然、或者敷衍病人,會極大程度影響病人全家的狀態。在病人眼中,醫生和護士如同病人的天,一個微笑,一點耐心,都會點燃病人全家的希望與鬥志,或者至少能穩定全家情緒。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或許你現在用不上,但如有一天,你身邊有人患病,需要你的問候時,上面這些話語或可借鑒。

作者簡介Karen,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原知名外企供應鏈高級經理,現為全職媽媽+親子教育實踐者。個人公眾號:父母如何說 KarenHTT。

編輯 | miffyyz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父母如何說」(KarenHTT)。本公眾號對文中提到的一些具體治療康復方法持保留意見。

【微信搜索「健康不是鬧著玩兒」(微信號:jiankangkp),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知道健康流言真假!下載今日頭條客戶端,訂閱「健康不是鬧著玩兒」,聽頂尖名校博士,講解靠譜健康知識。聯繫我們,請發信到[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