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好還是馬桶好?這個答案你一定不知道

蹲坑好還是馬桶好,網友們的觀點竟五花八門的令小編十分驚訝!

11月19號是世界廁所日,小編忍不住來科普一波廁所,畢竟如廁的愉悅是多麼重要的事~

小編髮現,大家的好與不好,其實都是爽與不爽的結果,其實兩種廁所的排便效果還真有不同。

首先,「蹲派」認為拉粑粑更放鬆,確實!但這並不是說兩條腿省勁的舒適,而是因為人體內一塊叫「恥骨直腸肌」的肌肉。如果坐在馬桶上拉粑粑,恥骨直腸肌只是部分放鬆;而蹲著拉,肌肉能完全放鬆,所以拉得更放鬆、更徹底。

先來科普下恥骨直腸肌,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面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俗稱「肛腸角」。

使用坐姿時,「恥骨直腸肌」不夠放鬆,所以肛腸角的角度小,排便就相對困難;

Advertisements

而蹲姿時,恥骨直腸肌肉完全放鬆,肛腸角的角度大,像水管般更加通直,所以排便用的力氣較小。

以色列科學家Dov Sikirov2003年的時候,在《消化道疾病與科學》雜誌上刊登過一篇《比較三個排便位置對人的影響》論文。他通過對不同姿勢的排糞造影發現,蹲著拉時,肛腸角的角度確實更大。

來看肝門直腸的個角度。蹲的時候肛門直腸這個角度比較大,粑粑應該比較容易下去;坐的時候這個角度比較小,直腸很彎,粑粑要克服轉彎的力量就比較不容易拉出來。

但這是絕對的么?非也,只能說馬桶相對難一點~「馬桶派」的心理陰影面積不用太大了。

從解剖上來講,蹲著拉是有它的道理。但是即便蹲著肛腸角大,費的力氣小,但不見得拉得就更輕鬆。

排便時,更需要考慮的是排便力,也就是哪種姿勢更容易使得上力。打個比方,一根直的水管確實要比彎的水管阻力小,但水壓不夠,水還是上不去。

Advertisements

便便是有意識參與的,所以努力便便的時候參與的肌肉是很多的,比如隔肌要下移,腹壁的肌肉要自主收縮,盆腔底部的肌肉要鬆弛,這樣就有利於便便向下排出。

雖然蹲著拉是最經典最遠古的一種姿勢,但隨著社會發展,很多人已經習慣於坐著拉,有些人換一種方式反而會不習慣。

從小都是在坐便器上便便的話,那麼應該會適應了這個環境,有些肌肉慢慢地強大起來,有些肌肉慢慢會鬆弛,慢慢形成了這種便便的方式。

至於說坐著拉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這就離譜了。便秘跟年齡、精神、生活習慣等很多因素有關,而痔瘡也一樣,發病原理非常複雜,和排便姿勢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建議一些身體不便的老人和孕婦等特殊人,確實應該選擇馬桶坐著拉,因為老人新陳代謝減慢,腸道蠕動較慢,並且如有高血壓、心臟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這些老年毛病的人,一般建議坐著;而孕婦由於姿勢不便,從舒適度來考慮,馬桶也更合適。

相關醫務工作者也建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有的人兩三天拉一次,但是一拉就很爽就很通暢,平時也沒有覺得排便拉不徹底拉不幹凈的感覺。

所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必糾結。就一個字:爽!

最後彩蛋:如果沒有蹲坑或不習慣蹲坑的,可以試試腳踩個小板凳,減少大腿和軀幹的夾角,模擬一下自然蹲姿的效果,比如這樣~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