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就是你親口喂出來的

經研究報告,大約有30%的癌症死亡來自這五種行為和表現:高體重指數、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缺乏運動、抽煙及飲酒。

多數學者認為,90%的癌症是環境因素引起的,其中約有35%與飲食有關,營養素不足或過多引起營養失調與腫瘤有較密切的關係。

科學數據還印證了那句俗語——病從口入!有下面這幾種飲食習慣千萬要改正!


01常共用食具:增加胃癌風險

胃癌和共用食具有關,因為這樣會傳染高危型的幽門螺旋桿菌(胃癌誘因)。

幽門螺旋桿菌有高傳染性,一人感染,全家都可能會感染。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方式有:習慣用公筷、喜歡共餐;還有些老人喜歡把食物嚼爛再喂孩子……

防癌貼士:注意個人飲食衛生,最好實行分餐制。

02吃霉變食物:增加肝癌風險

Advertisements

和肝癌密切相關的,除肝臟疾病外,咱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霉變食物!

黃麴黴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真菌毒素,可誘發肝癌,它就藏在霉變食物中。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癌症研究機構(以下簡稱IARC)將其劃定為1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質的毒性中名列第一。

防癌貼士:黃麴黴素雖然不是引起肝癌的唯一因素,但也要盡量避免。預防黃麴黴素毒害的最有效方法是不吃腐爛、霉變食物。尤其是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類。

03常「趁熱」吃飯:增加食道癌風險

我們在吃飯、喝湯時,總會說「趁熱吃、趁熱喝」,其實這樣是不健康的!

WHO發布了一條警告稱:飲用65攝氏度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既飲酒又吸煙的人發生食道癌的機會更大。

Advertisements

我們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黏膜,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攝氏度,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50~60攝氏度,超過65攝氏度便會燙傷黏膜。

面對偶爾的燙傷食道可以自我修復,但經常吃熱燙的食物,會使食管反覆損傷,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越來越多,逐漸惡化最終成為癌細胞。

防癌貼士:不少吃點熱燙食物,溫熱食物即可!

04常吃高熱量食物:增加胰腺癌風險

胰腺癌與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吃得過多密切相關。此外,暴飲暴食會增加胰腺負擔,容易引發急性胰腺炎,治療不佳則會轉為慢性,也會增加胰腺癌風險。

防癌貼士: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少用煎、炸、烤烹飪方式,忌暴飲暴食。

05無肉不歡:增加腸癌風險

很多人無肉不歡,但攝入的肉類如果超過人體所需,多餘的營養物質會成為細菌的溫床。

細菌會讓肉類中的蛋白質、脂肪等迅速腐敗,產生對健康極有危害的物質。腸黏膜長期遭受有害物質的「熏染」,「炎症——壞死——再生」的過程不斷輪迴,黏膜細胞在修復過程中一旦走上「歧途」會發生惡變。

防癌貼士:30歲以後的人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查。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癌症的發生也是有概率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來降低這種概率。

如果能做到合理膳食、經常運動和保持正常體重,則可以避免30%—40%癌症的發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