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小寒、大寒

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小寒、大寒是最後兩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中醫認為,此時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心腎陽氣。因此,保護陽氣是此時養生的重要原則。

食宜溫:養腎為主

從五行與五臟、季節的對應關係來說,腎應冬,屬水,主藏,所以「冬季養腎」是養生的基本認識,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養腎的首選食物,核桃、桂圓、栗子等堅果類食品也是冬季益腎佳品。

中醫認為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能夠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非常適合冬季食用。

睡宜早:養精蓄銳藏陽氣

為了順應冬藏,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的潛藏。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則容易耗損陰精,傷及腎臟,甚至有折損壽命之虞。

Advertisements

動宜慢:微汗即可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做事「慢半拍」,以免擾動陽氣。

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導致陽氣外泄。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頭宜暖:胸背足忌寒涼

小寒、大寒節氣,天寒地凍,寒邪侵人,易使人體氣血流行不暢,血脈筋脈拘急,所以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

中醫認為,頭是各條陽經會聚之處,心為陽臟貫通胸背,寒易從腳而生,因此,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出門應戴好帽子,避免濕發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

Advertisements

心宜平:節制喜怒曬太陽

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寒冷的天氣、呼嘯的北風、頻發的霧霾,常會影響人們的心情,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甚至患上抑鬱症。

因此,要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