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為何要堅持每兩周讀一本書?

作為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 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在2015年初立下一個誓言,每兩周要讀一本書。為了督促自己,他還專門在Facebook上設立一個公共頁面——A Year of Books,現在2015年眼看就要全部溜走了,小扎的確讀完了22本書。

從小扎所列的書目看,口味很雜,但大都是非虛構類作品,既有《權力的終結》這類討論政府、軍隊與民眾權力轉移的政治學專著,也有諸如《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的商業讀物,同時也有很多中國人愛看的《人類簡史》,甚至還有大劉寫的《三體》,當然這也是小扎本年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小說類作品。

在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統治人類眼球的這幾年裡,很多人放棄每天固定瀏覽一份報紙、每周讀一本雜誌、每月看本書的習慣,閱讀的分發者也從傳統媒體的編輯轉化為社交網路里的親人、朋友、同事,他們在微博在微信朋友圈裡的分發的內容或長或短,大部分都被指間快速地滑過。

Advertisements

的確,基於傳統印刷品的深度閱讀,正逐步為基於屏幕的淺層閱讀所替代,這是一個時代劇變里的伴生品。然而,書本的世界和屏幕的世界卻截然不同,兩種不同的閱讀介質正在悄悄地改變人類大腦神經迴路。這是我最近在看《淺薄:互聯網如何度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中得到的啟示,這也為身邊少數朋友堅持閱讀紙書拒絕電子書的成見找到了科學依據。

瀏覽網頁擠佔了原本的讀書時間、收發簡訊替代了遣詞造句式的傳統書寫,在網路超鏈接中的不斷跳轉讓人無法再去深思冥想,經年累月,大腦中原本用來支持舊有智力結構的神經迴路逐漸弱化、分崩離析,這些長期閑置不用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突觸被大腦所收回,將其用在其他更迫切的工作。

孤獨寧靜、一心一意、全身貫注,這些深度閱讀所賦予人類的智力傳統,正在消失。

Advertisements

美國科普作家史蒂文.約翰遜曾經做過一個測試,把對電腦使用者和圖書閱讀者的大腦使用神經活動做了一個對比,結果發現,使用電腦比閱讀圖書產生了更加劇烈的神經刺激。深度閱讀讓試驗者的一過濾掉大量分散精力的刺激,保證了大腦額葉平靜安寧地發揮解決問題的功能,從而使得深度閱讀演化為一種深思。而在使用電腦上網過程中,大腦額葉則較為頻繁地被刺激。而心理學早有研究揭示,頻頻被打斷會分散人們的思維,削弱記憶力,引發進展、焦慮。

理想的狀態是,我們既能夠在電子郵件、微信、網頁之間穿梭自如,同時又能在下班之後臨睡前的一兩個小時里隱退到深度閱讀的叢林里療傷。但絕少有人能夠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中尋找平衡。因為谷歌、百度,這些搜索引擎的貌似無所不能,外事不決問谷歌、內事不決問百度,網上搜一搜,什麼都知道了。我們似乎並不需要像以往那樣記憶大量的知識。

上網不僅讓人們從繁重的記憶中解脫,同時海量信息如泥石流般迸發,也給人腦的工作記憶帶來過重負荷,同時還會導致大腦前額葉難以集中精力,進而鞏固記憶的過程也無法啟動,深層記憶區一直空空蕩蕩。由於大腦神經通路可塑,我們上網越多,對大腦適應精力分散狀態的訓練也就越多,這種訓練有助於我們迅速高效地處理信息,但不利於全神貫注。由於對網路的使用導致大腦中保存信息的難度越來越大,人類將被迫越來越依賴於網路上的人工記憶。

而看守互聯網人工記憶大門鑰匙的,正是谷歌和百度這樣的搜索公司。從你使用搜索的狀態就會發現,不論百度還是谷歌,搜索引擎公司並不願意鼓勵人們去做從容不迫的深度閱讀,更不鼓勵沉思,它們所從事的是徹頭徹尾讓人分心的生意。正是因為,現代人已經為這種搜索便利所吸引、捕獲,人類大腦中的深度知識庫,就像南極冰川一樣,迅速地減少,記誦長篇知識既顯得不合時宜,也顯得毫無必要。

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也是普通人把記憶逐步外包給電腦的過程。美國密蘇里大學記憶研究專家Nelson Cowan 曾經做過研究,人腦的記憶是動態的,而電腦的記憶則偏向靜態。人腦不會存在電腦那樣硬碟被塞滿的情況。相反,隨著個人記憶內容的不斷增加,我們的大腦反而會變得更加靈敏。而記憶外包的結果,從長期看,將導致人類智力的普遍衰落。基於這一點,人工智慧在發展,而人腦在倒退,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人類被自己製造的機器人統治,也並非只是科幻小說里存在的情節。

歡迎關注波波夫的微信公眾號:周遊 (trip51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