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前世——息肉

腸息肉,腸黏膜表面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大腸是息肉的高發部位,由於很少引起不適癥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的。

01

95%以上的大腸癌就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來!

儘管大腸息肉在癥狀上並不起眼,但是部分大腸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長期刺激下卻有一定的癌變傾向

腸息肉——大腸癌的演變過程: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

一般這個過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進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從很年輕時腸道就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息肉,患癌的風險比一般人更大。

02

具有癌變傾向的大腸息肉:

(1)腺瘤樣息肉:又稱息肉樣腺瘤。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但有一種遺傳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稱「家族性多發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病。

癥狀:出血。出血常附在糞便表面,顏色鮮紅。長期慢性出血,可導致貧血,但8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癥狀。

(2)乳頭狀腺瘤:常單個發生,瘤體較大,最大的長達15厘米。

癥狀:腹瀉,糞便中帶有大量粘液或僅有粘液排出。

乳頭狀腺瘤的癌病率也較高,在20-30%之間。

(3)兒童性息肉:發生在2-8歲兒童的大腸息肉叫做兒童性息肉。

癥狀:便血,有時排便時可從肛門脫出,排便后可縮回肛門內,反覆出血會導致兒童貧血,影響生長發育。

(4)增生性息肉:是大腸中最常見的息肉,表現為腸粘膜上的小隆起。多無臨床癥狀。

(5)炎性息肉:又稱「假息肉」,是由於腸炎炎性刺激而引起炎性反應增生。

(6)黑斑息肉病:本病有三大特點,一是有家族遺傳性;二是病人有皮膚、粘膜色素沉著,表現口腔粘膜、口唇周圍、面頰及指甲有黑色素斑;三是胃腸道有多發性息肉。

03

腺瘤樣息肉

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種,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腺瘤性息肉可能與遺傳、慢性炎症刺激、生活習慣、慢性便秘等因素有關。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除,如果不及時處理,可慢慢長大,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炎性息肉相對安全些,有時很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發展可能。一般發現息肉時應該予以內鏡下切除,切斷息肉癌變之路。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吳兆文教授稱,根據調查,香港三以上市民患有大腸息肉(癌前病變),這與大腸癌發病率攀升速度加快有關。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結直腸癌首席專家萬德森教授表示,腺瘤樣息肉直徑<1cm者,癌變率<2%。直徑>3cm,癌變率>40%。

04

切除結腸息肉可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息肉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它像一顆定時炸彈藏在人的身體里。為了健康,提早發現息肉變得尤為關鍵。但因其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息肉的發現還有賴於有效的篩查。

05

如何實現癌前病變(息肉)的篩查

大多數腸癌發展都要經歷一個先兆期--腺瘤,當腺瘤長大到一定程度,糞便通過已有「肉疙瘩」的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如此一來,出血就會附在糞便表面

通常來說,如果腺瘤不是很嚴重的時候,患者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癥狀,而糞便中隱藏的微量出血難以通過肉眼辨識。但是,如果採用便潛血免疫定量法可檢測出糞便中肉眼難以識別的微量出血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可幫助患者提前發現大腸癌或癌前病變(息肉)的風險。該技術在全球廣泛應用,是國際公認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方法,有助於及時發現大腸癌及癌前病變,提高大腸癌的早診率及生存率。建議45歲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大便潛血試驗,這樣能及早發現息肉和腫瘤。

提示:早期的小腺瘤癥狀不明顯,一經發現,應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發現及時,5年生存率也高達90%。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請轉發給身邊的人,讓更多人了解腸癌,關注健康~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