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養車子一樣保養身體

以前的時候對牙齒從來沒有注意過,只是每天刷牙,但是從前些年開始刷牙開始出血絲,接著開始長智齒,也沒有當回事,後來智齒長大了,導致牙齒疼痛了,於是開始拔智齒,拔智齒的時候發現,智齒生長方向是垂直於恆齒的,導致把正常的恆齒給頂撞磨損壞了,終於找到疼痛的病因了。

把智齒拔掉以後開始治療恆齒,前前後後可是好一頓折騰,如果當年有保潔口腔的習慣,就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牙齒應該定期去檢查清洗,從娃娃就應該抓起。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身體越來越重視了,大家都知道體檢身體,定期檢查,只要有條件的都知道,也可以做到。要去保養,在保養過程中你就能發現問題。如果不去保養的話,小問題積攢久了就成了大問題。

牙齒剛開始是個小問題,不及時處理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有一個習慣就是隨時檢查口腔,清洗牙齒的習慣,在小問題的時候就處理掉,養成好習慣,會讓你的牙齒更堅固。

Advertisements

在國外都有私人醫生,私人醫生會建議客戶定期對身體各個部位進行檢查,定期維護。這樣就可以在萌芽期把隱患消滅掉。

一頓火鍋

在網上買了五條輪胎,越野胎,285/75/R16。

為什麼不在實體店買呢?

因為,這個型號很少見,店裡沒貨,讓聯繫廠家,廠家也沒有貨,我在一家汽車保養網站上找到了,下了訂單,客服給我打電話,意思是從三個不同地方發來的,是否可以?

我說,可以。

這家網站在我們縣沒有網點,需要去鄰縣,鄰縣有一家他們的合作網點,做的還是蠻大的,主營米其林,我去過幾次都排隊。

我去時,恰好老闆在。

老闆打扮的很乾凈,一看就是不需要幹活的,我覺得這種人才適合當老闆,那些動不動就幫客戶卸輪胎的老闆註定是小老闆。

老闆有三家店,這是最早的店,也是生意最忙的一家。

Advertisements

聊了幾句,我的直覺是,此人肯定讀過高中,甚至讀過大學,但是呢,按照他的年齡,若是讀過大學,應該是去事業單位工作了,不可能開輪胎店。

這家輪胎店非常乾淨,有點4S店的感覺。

我問,為什麼我買的輪胎比實體店便宜?

他說,兄弟,我跟你說實話,這家網站其實是個平台,沒東西,貨都是各家輪胎代理提供的,我們也可以提供,其實都是用來處理庫存的。

我問,質量是不是沒問題?

他說,只能說,大部分沒問題,輪胎也是有批次,有保質期的,就如同牛奶快到期了,便宜處理是一個道理。

我問,若是常規輪胎呢?

他說,實體店更便宜,不信你可以自己對比。

我問,這家網站靠什麼贏利?

他說,其實很難贏利,進行了七八輪融資了,已經融不動了,若是能上市就算成功了,不能上市就麻煩了,其實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淘寶,淘寶上什麼都有,你在淘寶上買個汽車電池,一樣是上門安裝。

我說,我買過,的確是。

他說,互聯網概念的汽車保養,競爭不過實體店,差一點的車子,人家隨便找個修車店就保養了,好一點的車子就進4S店了。

我說,我基本上都是進4S店,雖然4S店的技術未必好,其實4S店最大的優勢是專車專修,我開的車子都屬於比較奇葩的,找非專業的修車店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找不到地方下手,每個車型的機濾位置都不同。

他說,是這麼回事,我們也主要保養常規車型,大眾、豐田之類的。

我問,平均起來,網站一天能給你們帶來一單生意不?

他說,沒有,現在越來越不行了,很多人是嘗鮮,試過一次就不再用了,現在4S店也沒有以前那麼黑了,也是市場化競爭了,都很透明。

我說,是的,以前A6大保一次1萬多。

他說,實體經濟一定會回歸的,你想想,一個國家實體經濟不行了,全去搞虛的了,這不是扯蛋嗎?服務行業終歸要落地。

這一點,他是站在了實體店的立場。

我覺得呢?

也對,也不對。

我們倉庫旁邊有家麵館,跟我們一起裝修的,開業了有兩三天,關門了,最近一直貼著轉租,說是老闆要出國打工了。

我經常去吃水餃的那家店,他們是本地資深餐飲人,最早把連鎖餐飲引進本地的,但是後來把招牌改了,換成自己的品牌了,意思是不用交品牌使用費了。

不過,生意也黃了,水餃店也關門了。

我辦公室所在的地方叫城市綜合體,可以理解為萬達,其中一整層都是餐飲,過去我們還經常去吃,現在我很少去了,因為食客越少,菜品越難保證,遇到過兩次肉變味的情況。

我有個球友在那邊開了家飯店,剛開業,很火,因為他媳婦是網紅,店裡一天營收一兩萬,也很開心,現在?

一天能賣2000元就算不錯了,不是他家生意的問題,而是整個樓都沒人,裡面跟冰窟窿似的,誰去?

你說實體店沒生意吧?

可是我去永和豆漿,哪怕是上午10點去,也排隊。

咋解釋?

是品牌的緣故?

可是,肯德基呢?

連個人都沒有。

我們自己呢?

變化不大,只能說沒有增長,實際上,我開的店都不是純市場化的,全是捧場,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有些時候是我不忍心賺錢。

覺得自己太黑了。

拿茶店來舉例,臻品藍印每餅零售價428,可查詢天貓或京東。

一箱是28餅,合計為:11984元。

這是零售價值。

我賣4500~4700元/箱。

今年,我拿貨價是3600~4000元,平均起來應該在3800元左右,我是保證自己每箱有500元的利潤,我一般都是按箱賣,就是把批發當零售做,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找我買個三餅兩餅我不賣的緣故,我嫌拆箱麻煩。

例如,最近到了年底,他們多少錢批發給我?

2800~2900元。

是虧本不?

從資金成本、時間成本而言,鐵定是虧本的,但是虧本也要出,因為年底了需要償還貸款之類的。

本地有個讀者過來買茶,他上次拿了一箱,這次要兩箱,我給他推薦紅印鐵餅,我的意思是紅印的未來更好一些,他不,意思是喝慣了藍印。

要給我轉9000元。

我說,我沒有現貨。

他說,沒事,你讓人給我發。

我說,我不好意思。

他問,為什麼?

我說,因為現在利潤太大了,你找別人買吧。

回去后,他在淘寶拍了,討價還價了半天,8000元成交,截圖給我了,意思是已經買了,他認為讓我幫他跑腿買茶是麻煩我的事,不好意思。

其實,我是願意乾的,只是覺得我太黑心了。

我給他發了條信息:你可以繼續砍價,直接還價6000。

他問,能行不?

我說,能。

最終,6000元成交,兩箱。

茶葉跟股票一樣,有漲有跌,其實就與供求有關係,有大戶突然出貨了,價格接著就砸下來了,要說值得長期儲存的肯定是紅印鐵餅,這個茶是2016年的,我做的比較多,其實我自己從來沒喝過,這點是不是有點不負責?

因為我很少喝茶,其次呢,鐵餅太硬,我覺得弄開太費勁,還有就是不捨得。

是做茶的人普遍推薦,我才選的。

我不是拜了個師傅嘛,她是中茶的一級代理,我的原則就是她說什麼我信什麼,絕對盲從,她讓我上什麼產品我就上什麼產品,我賣不了就退給她。

她一直建議我直接做一級經銷商,年銷售額門檻為300萬,這個對我而言沒有難度,只是我暫時不想脫離她,我覺得脫離了她缺少了經驗支撐。

紅印鐵餅,今年她給我的供貨價是4000元/箱,我賣4700元,這個價格是高還是低?我也是多方面比價,幾乎是最低價,其實茶葉拍賣平台就是最好的參考,起拍價基本就是他們的二級批發價,這個茶起拍價基本上是4500~5000元/箱。

我拿的最多的一批,就是4000元的成本,加上倉儲、打包、運費,我的成本在4200元左右,每箱有500元的毛利潤,也不錯,畢竟我走的量大,我一天賣10箱沒問題。

後來,這個茶多少錢給我?

中秋節前後是3600。

現在是3300。

肯定有人在虧本出貨。

跟股票割肉是一個道理,普洱茶是不是值得長期投資?

我個人的理解是:若是為了自己喝,可以。

若是為了賣?

很難。

為什麼?

因為,藏茶比例太高了,現在從原料就開始藏了,原料,大益有數萬噸,各工廠上千噸的也很多,整個勐海的庫存保守估計30萬噸以上,還有很多的成品,其中很多古樹茶,茶葉價格又貴,有賣不掉的,有按計劃庫存的。

成品呢?

各級代理都在儲存,茶客也在儲存。

所以,我一直都保持輕庫存,庫存量不超過一個周,一周一拿貨,對於存茶與存酒,我的定義都是一致的:是食品就有保質期。

大家又該開始攻擊我了。

牛哥也在拚命地存酒,今年存的生肖茅台貌似翻了番。

我跟牛哥也談了這個觀點,就是必須要把出貨渠道打通,否則很容易成為最後一棒,但是目前中國人的藝術品投資還處於啟蒙階段,茅台算是大家眼裡的輕奢侈品,就當藝術品投資了。

哪有什麼供不應求?

江湖上關於茅台酒太多傳言都是假的了,例如市場上沒有真酒之類的,別瞎扯了,京東上的,酒仙上的都是真的,你想要多少直接去下單就是了。

普洱茶、茅台酒,同時都具備了三大屬性:藝術品、股票、食品。

我覺得,從長遠而言,白酒是沒有太大機會的。

為什麼?

中國式白酒是很難為年輕人接受的,我是80后比較靠前的,很少有喝白酒的,日常聚餐喝白酒的基本上都是年齡大一點的。

根源是:口感不行,太辣!

所以,郭廣昌是有遠見的,選擇了青島啤酒。

我覺得,只要是投資,你就要問自己一句:如何變現?

你是否有變現渠道?

人要為自己的投資負責,前幾天,我寫了南京錢寶的事,本地有個讀者找上門來,是聲討我的,意思是:懂懂,你根本不了解內幕,這完全是南京設計圈套張小雷,目的就是想侵佔張小雷的財產……

給我看了他手裡掌握的大量的證據,他們正在籌備絕地反擊,甚至想那個。

他說,你在文章里鼓勵大家去報警,你這是作孽,因為每一份報案都是刺向張總的劍,會殺了他的,我們要想保護他,必須不能報案,讓他安全地出來。

我問,你投了多少?

他說,全部。

他把我訓了一頓,我特別內疚,因為平時我們關係很好,他多次找我買書,偶爾還請我們吃飯,相處的一直都很融洽,可能是他覺得我太愚昧了。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一份友情就被我這麼糟蹋了,他內心可能反覆念叨了兩句話:懂懂不過如此。/道不同不足為謀。

下午,我去球館溜達了一圈,跟銀行的球友聊起了錢寶。

他說了兩點:

第一、大數據時代,銀行會落井下石的,什麼意思?去對接數據,凡是參與這些互聯網P2P的投資者,銀行拿到數據以後,會開始清貸,意思是你成了高危人員,需要你抓緊還貸,因為銀行已經知道你馬上就要落水了,所以趁你還有點償還能力,第一時間搶你的餘糧。

第二、參與者其實都明白遊戲規則,只是不相信自己會是最後一棒,真正的傻子很少很少,每個人內心都跟明鏡似的。

他轉發給了我一篇文章,就是講述參與者心理與遊戲規則的《去你大爺的人傻錢多》。

我讀了讀,覺得寫的很不錯,比我寫的好。

攻城容易,守成難。

成,是成功的成。

下午,打了五局雙打,組合很有意思,都是一進攻一防守,對方有個殺球王,是專業練過的,我們算是同一批,水平也差不多,當然他打球比我漂亮,好看,人帥是關鍵。

我們倆都是單打出身,年齡也相仿,所以我們的優勢是後半場,可以起跳殺球。

比賽打起來很精彩。

因為攻擊漂亮,我們起高球對方就殺,對方起高球,我們這邊就殺。

而且這玩意有一點很有意思,一旦誰佔了主動就會一直主動,例如我頻繁地殺球,對方只能繼續挑球,我繼續殺,連續殺上幾拍,對方有回球質量不高的情況,我的搭檔在前場就截殺了,終結。

最終,我們以壓倒性的優勢贏了,就是打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了,都不好意思繼續打了。

又來了一對組合,也是一進攻一防守。

我跟對面的小伙聯手,組了男雙,理論上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吧,年輕、速度快、殺球快,專業學過。

三局,全輸,而且很狼狽。

對方的優勢是防守,你殺不死他們,他們就耗死你,你再牛B能連續起跳五次嗎?不可能,自己就累倒了。

下場時,教練跟我說:你們倆搭配不行,只有進攻,沒有防守,防守才是進攻的開始,沒有防守只適合打弱,遇強就完了。

潰敗。

這個事,很早我就意識到了,每個打球的人都喜歡練殺球,總覺得很帥,其實在雙打中殺球沒有太直接的殺傷力,一般都會被接起來,拼的其實是防守能力。

創業更是如此。

能把錢守住,真的不容易,我媳婦也參與一些投資,但是我什麼都沒說,因為我說了她會跟我翻臉,她丟了就丟了。

她總覺得我不信任她。

上個教練技術,別人無非交個五萬八萬的,她扔進去了20多萬,是最近兩年她自己才恍然大悟,自己感嘆:別人其實都沒入戲,只有她自己入戲了。

這幾天,她又喊著去濟南開會,說教練技術同學想一起搞點事,問我如何看待?

我說,咱自己本身就做生意,需要資金。

別的我沒再往深處說。

現在,各類項目層出不窮,最近好幾個人來找我談區塊鏈,關鍵是我這個人比較愚昧,很難接受這些新生事物,需要時間。

大家的意思是快,快,快,再晚了就沒機會了。

我覺得,每個年代,每個年齡,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意,例如60后、70后錯過了淘寶時代,但是人家有房產市場啊,房子不都是這些人建的嗎?

每個人一定要把這個定位好。

例如,我現在35歲了,不可能跟90后比洞察力,但是我們的優勢是沉穩,那麼我們就做自己擅長的,按部就班地干。

就是我們不再追求奇迹了,更追求穩中求進。

我不懂,可能會錯過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我也會錯過家破人亡的機會。

你看看,一個個賺錢能力都不差。

但是,口袋裡沒剩幾個子。

缺少防守力。

在社會上,人人都是魚,各類漁網、魚鉤在等著我們,越來越多的生意與「代理」、「下線」掛鉤了,掛鉤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身邊人替他們遊說你。

項目可能本身並不靠譜,但是因為你信任此人,從而信任了這個項目。

前幾天,我去見牛哥,牛哥跟我說他在濟南華山那邊買了5000萬的房子,3~5年可以撬動1~2個億的利潤,他說完成這一波以後就準備退休,去讀大學去,大學畢業后再出來繼續干,我覺得他可以,因為他精通這個領域,我不可以,因為對於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也買了不少房子,其實並沒賺到錢,甚至賣掉的話還會虧錢。

不管什麼投資,都存在變數。

一二線城市現在都在優化社區人群,初中畢業生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例如濟南現在要求外來娃父母學歷不低於大專才可以上學。(這個消息未必準確哦~百度「濟南外來娃家長學歷」)

我現在的原則是不亂動。

就是薛蠻子說的那段話,買個包包,買個車子不至於使你生活陷入困境,但是錯誤的投資會。

所以,只要拿錢出去,就要謹慎再謹慎。

不要了,那行。

孫姐對我的生意經很好奇。

我說,我做的一切其實都不是純商業的,其實就是乞討,例如我賣書賣茶給大家,其實就是白要錢,我一伸手,大家不好意思就給了,至於我賣的是什麼,不重要,但是很多人把研究我的焦點放到我賣的產品上了,其實那些都是次要的,只是我乞討的碗而已,所以我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人脈套現了,其實是很卑鄙的。

她問,有球友問你借過錢嗎?

我說,沒有,我屬於比較高冷的吧,很少跟人打交道,我日常交往比較密切的基本上都是層次比我高的,例如從大城市過來援助本地開發的那些人,他們不可能問我借錢,太弱的人我也不會讓靠近的,因為於我而言是負能量。

她問,你每天什麼時候寫文章?

我說,早上,每個球友都覺得我是無業游民,其實是我規劃的好而已,我早上寫文章,寫完文章去上班處理業務,在辦公室吃飯,然後看部電影就到3點了,再去球館,5點準時回家吃飯,晚上讀書,就這麼日復一日,午飯一般是要順便會友,有來找我的,就一起在辦公室吃個盒飯,聊聊天。

她問,那你們發貨之類的呢?

我說,有專業團隊,我們的管理也很簡單,全靠自覺,甚至工資都是他們自己發,我不過問,高度自治,員工基本上都是讀者衍變而來的,不需要過多的溝通。

她問,那你是怎麼分配這些生意的?畢竟精力有限。

我說,我給自己的定義就是只做七門生意,每個生意我每周拿出一天的時間來經營,其實人是有無限潛力的,例如我們讀高中時,一次學那麼多學科,一樣學的很好,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做書不影響做茶,做茶不影響做畫,做畫不影響做杯子,做杯子不影響我做花生,每個分類我找上1~2人去管理即可,我給每一門生意的定義就是:年利潤30萬。

多了我也不指望,少了不行。

這都是經過嚴格數據推測的,例如我們做1000套茅盾文學獎,兩人團隊在做,我給定義就是一年賣完,其實不用一年,三個月就能賣完,肯定會有30萬的利潤,每年可以做兩次,那麼就是60萬的利潤,除掉他們的開支,我還會有50萬的個人利潤。

而對於我而言,我只是偶爾幫著發個廣告而已,可能一周才發一次,甚至兩周才發一次,我們現在不同的業務不同的微信號,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已經具備自己運轉的能力了,就是逐步脫離了對我的依賴,唯一的依賴就是對於購買者而言,讓他們知道這是懂懂的生意,這就行了。

屬於我自己的事,我只做四樣。

股票定投。

書寫文章。

日常健身。

投資他人。

這四樣,都是日復一日式的,別人也堅持不了,能堅持的也不會給我工作,只有我有這個耐心,一點都不急,你想想一晃,我光文章就寫了12年了。

就這麼日復一日地寫。

日常會朋友,大家見到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太了不起了,天天健身,幾乎沒有間隔。(朋友圈天天曬)

我心想,這算啥?我還每天寫1萬字呢(草稿、筆記),連續寫了12年呢,我結婚那天都在寫,我兒子出生那天也在寫,有人問我寫作是什麼感覺?我說比愛情重要,比性重要,跟生命一樣重要,例如我要寫文章,你要約我去開房,我肯定選擇寫文章而拒絕你!

投資他人我是怎麼定義的?

就是每周投兩個人,我投出了2萬,其實在明年的此時我收回了4萬,理論上每周我可以多賺2萬元。

一周投兩個人太簡單了,我的原則是敢找我的,我就投,因為他有這個勇氣,這個事也比較簡單。

這就是我的生意經,邏輯非常簡單,若是劃分到每一天,可能我是非常清閑的,從而給大家的感覺我是大閑人,每天除了玩就是玩。

其實,我的競爭力是思考。

所以,大家拉我做直銷之類的,我是沒有興趣的,普通的投資我也沒興趣,因為你不可能達到我的要求,我的要求是年回報率100%,少了我沒興趣。

高利潤一定就是高風險嗎?

那可未必,取決於風控。

還有,就是在於我能給對方帶去什麼價值。

他對外宣稱,懂懂投資了我們,這本身不值1萬元嗎?何況我也在幫你吆喝,對不?

我也沒想過搞家上市公司出來,也沒想過成為億萬富翁,我的原則很簡單,能守住就是成功,這也是我跟媳婦反覆講的,最值得你投資的人是你老公,而不是別人的老公,他們是真心在忽悠你的錢,其實是在通過你吃我。

我現在從來不敢嫌我媳婦是初中畢業了,因為她真的會發火,歇斯底里,其實每個人都不願意麵對真實的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短板。

越是如此,越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

上次,穿越騰格里沙漠,露營,午夜遇到了劉強東,他是一個酷愛穿越沙漠的人,我曾經寫過他講過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只是有的沙子有機會能翻上來見到天日,有的沒有……

他還講過兩個小故事。

一個就是關於誠實,不管是誰,只要朝他撒謊了,他立刻開除,他的副總因為上班打卡的事,造假了一次,直接被他開除了。

還有就是他提出營業額要翻番,有部下提出了反對意見,意思是種種阻力與不可能,他也把他開除了,為什麼?

因為,他要的是可能,而不是不可能。

其實,我真正受到啟發的就是這一點,例如我寫文章一年也可以產生30萬的利潤,這是比較穩定的,我過去一直都是比較無力的,就是不知道怎麼提升。

就在那一瞬間,我就想明白了。

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如何可以賺到300萬/年。

那我做上7個年收入30萬的項目,同時再做一個年收入100萬的項目,豈不是就實現了嗎?

就是可能與不可能。

這就是我設計這一切的思想源泉,你看,我賣書與賣茶並不衝突,甚至客戶群體沒有交集,我賣花生呢?也沒交集。

其實,我不願意去談這些,因為會讓大家覺得太浮躁了,懂懂咋這麼喜歡錢?

甚至,給人的感覺是,就知道吹牛B。

包括昨天寫的牧馬人的事,我完全可以安排上倆人去做,今天就有讀者問我,問那個車賣了沒?願意再加1萬買。

其實,有句話我一直都憋在心裡,在同等級別的自媒體里,我屬於最窮的,因為我一直都不好意思伸手,我若是稍微奔放一點,僅僅靠讀者,一年賺個500萬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我的讀者粘稠度更高,我說什麼就信什麼,我隨便寫個人可能都會使他開上寶馬740,但是讓我自己這麼寫自己,我有些害羞,例如周末賣書,我每周六上午賣100套,秒賣,100套聽著很少,要拉一卡車,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就是我一刷新微信,就一片轉帳的,點確認都點到手軟。

你們就當我喝多了,胡說八道!

當然,我相信站的比我高的人,知道我講的其實都是很保守的!

文@懂懂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轉基因科普講座之三

  前面我們談到,轉基因食品改變的是食品的基因,不是改變人的基因,吃轉基因食品和吃其他食品一樣,是不會改變人的基因的。那麼轉基因食品是不是就完全不存在健康風險呢?

  任何食品都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沒有人愚蠢到會認為轉基因食品是例外。所以科學機構、科學家會經常發表報告、論文評估、研究轉基因食品的風險。每一種轉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要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

  轉基因食品裡頭的基因本身不會帶來健康風險,但是基因是要生產蛋白質的,如果生產的是對人體有毒的蛋白質,當然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但是科學家並不是恐怖分子,不會把有毒蛋白的基因給轉入到食品當中的,即使真有「瘋狂科學家」這麼干,監管機構也不會批准其上市,所以這點是不用擔心的。

  轉基因作物往往是過量地製造某種外源的蛋白質,即使這種蛋白質無毒的話,能不能導致過敏呢?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一種蛋白質不會導致過敏,那麼製造它的轉基因食品也不會導致過敏。那些會使某些人過敏的蛋白質如果被轉入到作物中,用它做食品就有導致過敏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在研究轉基因作物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過敏症的患者90%以上是對牛奶、乾果、蛋、海產品、小麥、豆類過敏,因此來自這些食物的基因不會被採用。

  已知的過敏原大約有500多種。把轉基因作物製造出來的新蛋白質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與已知的過敏原一一做比較,如果發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麼這種蛋白質基因也會被放棄。大部分的過敏原都難以消化,因此轉基因產生的新蛋白質要檢測是不是能夠快速地被消化,如果不能,該轉基因食物也不能供食用。在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和管理之後,含有過敏原的轉基因食品能夠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不慎上市了,也可以補救,不會出現災難。轉基因食品在世界範圍內被吃了2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人吃了它過敏的。

  所以,不能否認轉基因食品是有風險的,但是風險並不等於實際的危險。轉基因作物的風險是可以控制的。為了避免健康方面的風險,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和已知的過敏原不會被用於製造轉基因作物。在轉基因食品上市之前,都按要求做過實驗檢測它的安全性。一般是先做生化實驗檢測,看看轉基因作物與同類作物相比,在成分方面出現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是否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然後做動物試驗,看看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對動物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這其實是檢測食品安全性的常規做法,不只是對轉基因食品才如此。如果不信任這一常規方法,那麼是不是也應該質疑其他食物的安全性?

  有人說,「對轉基因食品還是需要慎重」。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對任何食品都需要慎重。這些人實際上是想說,必須證明轉基因食品絕對無害,排除轉基因食品有害的可能性,才算得上慎重。完全排除一種可能性,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所謂「天然」食品同樣不可能排除有害的可能性:很多所謂「天然」食品可能導致過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含有致癌物等等。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問:有沒有合理的理由和確切的證據表明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要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有害健康?答案是沒有。

  事實上,已上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安全。種植抗蟲害轉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農藥,因而減少或消除了農藥對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道,農藥殘餘過高一直是現在食品安全的大問題。抗病害轉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從而減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轉基因食品採用的技術更精確,受到的管理更嚴格,風險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低。很多非轉基因食品沒有做過任何安全性檢測就上市了,大家不去擔心,對經過安全性檢測才上市的轉基因食品,為什麼反而要害怕呢?

2017-08-29

文@方舟子

關於醫生和患者的四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20時間50年代,在大名鼎鼎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一名年輕的醫生在為一位7歲孩子做心臟手術。

手術中,這名醫生不小心誤傷了心臟壁,大量鮮血頓時噴湧出來。按照原則,這時候正確的處置時立即用手指壓迫止血,再做後續處理。但這個醫生慌了手腳,情急之下試圖用止血鉗鉗夾止血,這個錯誤處理擴大了心臟的破口,使出血更加洶湧。上級醫生急忙上台搶救,但患兒依然不幸死亡。

這位年輕醫生害怕不已。他的上級問他:「你在這件事中學到什麼?」他回答:「我應該用手指壓迫止血,再做後續處理。」上級醫生說:「很好,這就夠了。明天的手術依然由你來主刀。」

這位年輕醫生叫伯納德,他後來成為赫赫有名的心臟外科大師,拯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並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

第二個故事

2年前,我應邀去美國訪問,參觀了某兒童醫院的燒傷科。其設施之先進,裝備之完善,設計之人性化,令我震驚不已。整個病房只有寥寥三四個患者,但科室足足有兩層樓。內部裝飾宛如公主王子的夢幻城堡。

燒傷患兒多見於貧窮家庭,這個醫院也不例外。但這些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治療。

美國公立醫院的急診科室大部分是賠錢的,燒傷科也不例外。為什麼這家醫院的燒傷科竟然這麼有錢?接待我參觀的醫生告訴了我這樣一個故事:

幾年前,這家醫院接診了一個被燒傷的孩子,孩子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豪。

美國的燒傷救治水平遠不如中國,這個在中國醫生眼裡並不是非常重的孩子,最終沒有救活。

在辦完孩子的葬禮之後,孩子的家長來到了醫院。

他們沒有哭天喊地讓醫院給個說法,沒有去刑偵大隊報案,沒有在醫院擺花圈扯橫幅。

他們對醫院說:他們要給醫院燒傷科捐一大筆錢,用於改善救治條件和提高救治水平。讓女兒的悲劇,不要再重演。他們要以此,告慰女兒的在天之靈。

於是,這家醫院有了一個極其先進完善而且設計極其人性化的燒傷科,無數的燒傷孩子得以享有高水平且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那個不幸的女孩在天堂看到這一切,應該會很開心吧。

第三個故事

2011年12月31日晚,福建長樂市人民醫院,一名產婦產後大出血,經醫生搶救後送到病房。2012年1月1日凌晨,病人病情出現反覆,不久后死亡。

產婦是醫院的VIP患者,其家人,有富豪,有官員,有警察。

那天晚上的值班醫生,叫做李建雪。她並不是患者的主管醫生,只是那晚上的值班醫生。

那天晚上,她多次向上級醫生彙報病人情況,並在上級指導下進行搶救。她寸步不離的守在患者身邊7個小時,只是在認為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離開了五十分鐘去記錄病歷並稍作休息。

那天晚上,在得知病人尿量不足后,由於經驗不足判斷失誤,她給患者使用了一支利尿劑。

此後,她被開除黨籍,取消執業資格,當地刑偵大隊以醫療事故罪對其立案調查,她被送上刑事法庭。經歷了1次居住地監視,2家法院,3次庭前會議,4次取保候審,5次延期審理,經歷了漫長的6年時間,得到了一個醫療事故罪的判決。

刑偵大隊2012年1月2日提交的《呈請立案報告書》中稱:2012年1月1日12點接到家屬報案。經初查,認定犯罪事實存在,申請立案偵查。此申請很快被上級批准。

而實際上,刑偵大隊介入案件對醫務人員進行調查的時間,是在1月1日12點以前,也就是家屬報案之前。換句話說:家屬尚未辦理報案手續,刑偵大隊已經出於某種原因雷厲風行的提前介入開展了調查。

更雷厲風行的是,面對專業性極強的醫療糾紛,1月1日12時家屬報案,1月2日刑偵大隊就「初步認定犯罪事實存在」並呈請刑事立案。此時,連最基本的醫療鑒定都沒有做。

在這起案件中,當地領導充分發揚了關心群眾愛民如子的作風,家屬的筆錄無意中披露:在立案僅僅兩三天後,當地政府領導和檢察院領導就積極和死者富豪家屬官員家屬警察家屬一起研究案情,並為其出謀劃策。

李建雪一案,當事醫院賠償150萬元,14人被衛生局處理。李建雪一家更是遭受了持續6年的煎熬。

2017年12月4日,福州倉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李建雪犯醫療事故罪。李建雪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第四個故事

明清時期,有一個流傳很久的俗話,叫幾不稱:翰林院的文章,武庫司的刀槍,太醫院的藥房。

太醫院的藥房,何以成了被嘲弄的對象?

很多人認為,醫生喜歡給權貴看病,其實在現實中,相當部分的高水平醫生,對給權貴看病的機會是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過,也盡量不出頭。

有個笑話說:某位領導生病,一群醫生會診,結果內科專家一致建議由外科醫生手術,而外科專家一致建議由內科醫生保守治療。

明朝皇帝,普遍性情暴躁。稍不如意,即付刑獄。太醫們個個戰戰兢兢,唯恐腦袋不保。到最後,太醫們逐漸形成默契:給皇族成員看病的時候,絕不開那些藥性猛烈卻真正能治病的藥物。只開那些藥性溫和四平八穩治不了病但絕對吃不死人的藥物。這樣,哪怕事後追究下來,頂多承認醫術不精,卻不至於因為「好好的人吃你的葯就死了」而坐牢甚至腦袋搬家。

對這一點,皇帝也是清楚的。朱元璋曾經下令:太醫院再開那種不見效的藥方,統統下獄問罪。

而結果,是太醫們更戰戰兢兢,一些優秀的醫生甚至堅決不肯進太醫院。

你以為,你有權有錢,你能憑藉權力和金錢毀掉醫生的前途把醫生送進監獄而不遭報應么?

連皇帝都躲不過沒有醫生敢給他盡心治病的報應,你特么算老幾?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文@燒傷超人阿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