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絕分享,真的不是沒家教!

你小時候,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話:

  • 「你是大的,要讓給小的。」

  • 「沒事,拿走吧,你們家孩子喜歡就拿走吧。」

  • 「不就是個小汽車嗎?弟弟是客人!」

  • 「孔融讓梨懂不懂?會分享才是好孩子。」

  • 「你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給你買的!我說送人就送人!」

二三十年後,我們為人父母,又被灌輸:「不能強迫孩子分享!」

這當然是伴隨著物質豐富帶來的思想進步!但是,或許你的心裡,還會有幾分疑惑:

不願分享,孩子以後會成為自私的人嗎?

不懂得分享的孩子,會交不到朋友嗎?

不強迫孩子分享,那要如何引導?

「無私」VS「自私」

我們先捋一捋:「分享行為」是怎麼產生的?

剛開始,孩子跟同伴一起玩耍時,對同伴拿走自己的玩具無動於衷,往往淡定地換一個玩。(有的家長會很著急,「哎呀,你這傻孩子!」)

Advertisements

漸漸地,孩子變得不願意讓其他人觸碰自己的物品,尤其是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是我的!」(有的家長又會焦慮,「要學會分享!讓著點兒弟弟妹妹。」)

咦?發現問題了嗎?

家長在不知不覺之間,變得雙重標準了呢!這可讓孩子怎麼辦才好?

其實,「物權意識」是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發展的,所謂的「佔有慾」、「物權意識」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一般來說,孩子對於「物權」的概念,有這樣的發展規律:

0~1歲:我的東西誰都可以玩

孩子這個階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體,努力弄明白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動作是自己的,至於身體之外的東西,暫時還顧不上,所以,孩子的玩具誰都可以玩。

1~2歲: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也能區分出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但是還分不清「你的」「我的」界限,在孩子的心裡,只要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伸手拿。

Advertisements

2~3歲:我的東西你不能碰

2歲以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因此想要捍衛自己的權利,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3歲以後,孩子開始有了社交意識(需求),同伴對他的影響逐漸變大,有了和同伴交往的願望,就會產生「分享行為」。

此時,孩子也逐漸獲得了情緒理解能力,了解到只要人們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導致悲傷的情緒,如果家長引導孩子考慮別人的需要,那麼孩子就更可能表現出分享等友善行為。

《小手牽小狗》里,當女孩兒們看中了同一張床:

羅志祥先徵求蘇菲的意見:

隨後,阿拉蕾和葉梓凌通過協商,共同分享了一張床,成功解決矛盾!

不過,這幾個孩子已經5、6歲了,願意分享、通過協商解決爭端的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呢,如果此時孩子並沒有表現出對自己玩具的保護欲,也沒有顯得那麼大方,別著急!我們慢慢引導。

要知道,孔融讓梨時也已經4歲了喲!

怎樣潛移默化「分享」的概念?

儘管孩子到了3歲以後,可能會出現「分享行為」,但並不意味著到了某個時間截點,孩子自動獲得「分享」buff哦!

關於「分享」的前提

首先,「物權意識」的建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它能讓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並尊重別人的物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化進程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家長不要在孩子尚未準備好時,強迫他與人分享,這會讓他對分享產生誤解——他無法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反而是被剝奪的不爽!

不願分享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雖然孩子在眾人面前表現得不願分享會讓家長很尷尬,但家長必須得接受。

為了便於理解,知乎紅人「芝士就是力量」在同類話題中,做了一個類比:

有些孩子可能會願意把玩具給小夥伴玩或把好吃的食物塞給媽媽吃,但通常這種行為是出於同情、想獲得表揚甚至是他不再喜歡那些東西了。

(育學園APP用戶心得)

只有當孩子充分享受「物權」后,他才可能主動邁出分享的第一步。無論他出於何種心理而表現出類似於「分享」的舉動時,家長應立即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會反覆做能獲得表揚的行為,不斷重複后它就有可能成為孩子的一種良好習慣。

「小氣」的父母,養不出大方的孩子

家長的示範作用能促進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

給孩子吃家長的食物、看家長的書、穿家長的衣服、玩家長的玩具(手機),並讓他知道這些都是家長的東西,但家長願意和他分享。

周末邀請朋友來家裡,共同分享美食;家長看完的書、孩子穿不下的衣服,饋贈給他人……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明白分享帶來的人際間的愉悅。

在引導孩子分享的同時,也要注意教導孩子尊重他人的物權。

例如,孩子在和媽媽一起刷牙時想要用媽媽的牙刷,這時媽媽應該指著孩子的小牙刷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牙刷,這是媽媽的牙刷,寶寶用自己的小牙刷,媽媽才用大牙刷」,讓孩子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物權,也是保護並尊重孩子物權的方式之一。

當孩子想要使用別人的東西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出榜樣,例如,領著孩子走到別人身邊,說「小姐姐好,能不能借我你的小汽車玩一玩,我把我的小皮球借給你玩。」

通過這樣的語言引導,孩子不僅能夠學習尊重他人物權,也可以初步形成「你的」和「我的」、「借」和「還」的概念。

當然,過於「大方」的父母,替孩子「大方」,也可能會讓孩子心碎……

尊重孩子的意願

小編在搜集資料時,發現家長「逼迫」、「威脅」、「道德綁架」孩子分享,已然可以開一場「吐槽大會」:

(知乎網友Pandatree分享的故事)

知乎網友@章黎 是這樣理解強迫孩子分享的: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老闆讓你發揮高風亮節分享精神,和別人share一下你的工作資源?升職加薪機會?海外總部培訓名額?

怎麼,你覺得不爽的事就要孩子同意?

網綜《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里:

黃磊的女兒多多收養的小狗,貝兒也很喜歡。貝兒向多多索要不成,跑去問黃磊,「我能不能把這隻小狗帶回家?」

隨後,貝兒又去問「村長」李銳:

黃磊和李銳的做法可以算是「典範」了:既尊重了多多的「物權」,又讓貝兒意識到,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只有東西的主人才有支配它的權利。

會成為自私的人嗎?

不必然。

孩子眼下表現出對玩具、零食較強的佔有慾,是建立「物權意識」的必經階段。日後當他們有了社交需求,並意識到分享所帶來的好處,也就不會表現得如此「自私」了。

不要強迫自己的孩子分享,也別要求別的孩子分享(即:道德綁架)。

家長也不該給孩子貼標籤,說他們「自私、小氣或者霸道」。要知道,你的標籤可能會毀了孩子,他們要麼躲下標籤下,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要麼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對大人失去信任。

「強制灌輸」的禍根在今天種下,不遠的將來,你可能就會得到一個膽小畏縮、日漸疏離的孩子。

不願分享會尷尬嗎?

美國一位母親阿拉尼亞•科爾貝格(Alanya Kolberg)在社交網站分享了一個故事:

當公園裡的陌生人要求和她兒子卡森(Carson)分享一個玩具時,她並沒有按照以往「分享即友愛」的觀念要求兒子讓出玩具,而是鼓勵他,如果他不想,他可以勇敢說「不」。

有人出面指責阿拉尼亞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分享,但她卻表示,如果卡森想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那麼他肯定會毫不猶豫這麼做的。

而且,她還讓旁觀者們好好思考一下「誰才是不禮貌的那一個」,是不太想把玩具分享給陌生人的卡森,還是突然出現並要求玩卡森玩具的陌生小孩呢?

「分享行為」本身的確有一定社交屬性,但是,分享的根本要義在於:

自願和快樂!

否則,「分享」就成了強取豪奪。

因此,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

孩子的事情,先讓他自己處理,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什麼態度,採取了什麼行動;如果局面很僵,家長再幫忙解圍。

當然,孩子哭著鬧著索取的一方家長,也別閑著!不要以為孩子強佔了別人的玩具,就是「賺到了」,「很勇猛機靈」,要知道,「不能未經他人允許拿東西」,也是「物權意識」的基本原則之一。

小編說

其實,「物權意識」具有多重含義:

先獨佔,再分享,是自然過程。

愛惜自己的物品,也樂於分享是終極目標。

不奪人所愛,是社交基本原則,也是修養。

有時孩子拒絕分享,會讓家長尷尬。

能怎麼辦?

趕緊分享文章,讓其他家長一起學習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