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的抗癌新葯能像釘子一樣鑽進癌細胞,然後滅了癌細胞

因為青蒿素,中醫藥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而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與青蒿素類似,我國還有一個提取自「浙八味」的化學成分明確的藥物——欖香烯脂質體,該藥物上市后已使國內外70多萬癌症患者受益。記者近日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作人員來到杭州師範大學,見到了該藥物的研發者、杭州師範大學整合藥學院院長、欖香烯類抗癌中藥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西醫結合防治癌症新藥物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謝恬教授。

「從浙八味溫鬱金(溫莪術)研發欖香烯脂質體,直到真正應用於臨床,我們團隊整整花了20年的時間。」謝恬說自己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實驗室--再臨床--再實驗雙向轉化醫學研究工作已經有30多個年頭,如今自己取得的這點成績,歸功於這幾十年交叉學科知識的沉澱和積累。因此他呼籲自然科學基金要多多關注和重視交叉學科背景的科研人員及青年科研人員,促進他們的成長。

Advertisements

中西醫結合發現欖香烯

謝恬說,傳統癌症治療思路都側重於消滅癌細胞,採用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而放化療會對人體正常細胞以及機體的免疫功能、胃腸道、心肝腎、骨髓造血功能等造成損害。傳統的中醫藥治療癌症往往採用以毒攻毒、清熱解毒等方法,但以毒攻毒的中藥本身也是有毒性的,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

上世紀80年代末,謝恬在讀大學期間,就開始踐行中西醫結合、醫藥結合、實驗與臨床結合、研究與產業化結合之路,讀研究生期間著手思考研發一種既能殺死癌細胞又不傷害正常細胞的抗癌新葯。

為了能在上萬種中藥里找到高效無毒的抗癌中藥,謝恬不斷請教名老中醫,在博士生導師凌一揆教授、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孟澍江教授、名老中醫魏長春教授、魏治平教授、薛盟主任中醫師、俞栩主任中醫師等老前輩指導下,查找大量文獻,並開展中西醫結合、醫藥結合臨床實踐,在臨床上摸索出以中醫「消瘀散結、祛邪扶正」治則治療癌症為切入點,對具有「消瘀散結、破血止痛」的姜科植物中藥進行大量研究。

Advertisements

最終,謝恬帶領團隊在「浙八味」中藥(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麥冬、溫鬱金)之一的溫鬱金(溫莪術)揮髮油中發現了高效無毒的抗癌活性成分——欖香烯。體外細胞、體內動物實驗研究及臨床研究證實浙八味溫鬱金(溫莪術)提取物欖香烯對人體肺癌、肝癌、腦瘤、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腺癌、骨轉移癌及婦科腫瘤抗癌效果好,毒副作用輕微。

「分子配伍」配出新葯

謝恬團隊還創新提出了中西醫藥結合的「分子配伍」理論研發新葯,發現一種抗癌活性成分,到患者可以真正使用這種成分治療癌症,這之間的道路非常漫長。別的不說,光是把欖香烯做成什麼樣的製劑,就讓研發團隊犯了難。「起先我們想做成水針,但欖香烯不溶於水,除非我們加入大量有毒性的輔料增溶劑,但這又不符合中醫藥君臣佐使、七情合和配伍理論。」謝恬說。

眼看研發似乎已經進入「死胡同」,一種名叫脂質體的新製劑進入研發團隊視線。「實驗室成功了,中試卻失敗了;中試成功了,產業化大生產又失敗了。」為了試製脂質體,謝恬和同事請教國內外許多專家及製藥設備廠,甚至吃住在廠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敗。慶幸的是,最終他們在失敗中摸索到了正確的路徑,創造性地將中藥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欖香烯包封於脂質體雙分子層中,精製成納米級的欖香烯脂質體粒子系統。

經過無數次實驗,謝恬團隊終於設計建成了全球首條中藥脂質體靶向製劑產業化生產線,首次把第四代藥物製劑的代表「脂質體」運用於中藥新葯並成功實現產業化。「我們把脂質體做成粒徑100納米左右的橢圓球形外殼,裡面包裹著從中藥溫鬱金(溫莪術)提取的高效無毒的抗癌活性成分——欖香烯。」謝恬說,脂質體天然親和癌細胞,當脂質體富集在癌細胞周圍,像釘子一樣鑽進癌細胞后,欖香烯就會「跑出來」消滅癌細胞了。

自2008年投產後,欖香烯脂質體已使國內外70多萬癌症患者受益。同時幫助浙江山區一千多個溫鬱金(溫莪術)種植戶年均增加收入2-3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欖香烯脂質體一個療程的費用僅為5000多元,比其他治療癌症的進口藥物價格低了3-5倍。

2012年,謝恬團隊研發的抗癌新葯欖香烯脂質體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接著又獲得吳階平新葯創新獎,這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癌植物葯。2016年10月21日,謝恬獲得素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謝恬表示,他們團隊的研究成果剛剛長成幼苗,要長成蒼天大樹,需要不斷地對浙八味創新藥物欖香烯脂質體進行結構改造和系列新劑型研究,研製出針對更多癌症患者的系列抗癌新葯,造福更多癌症病人,並走出國門,展示我國中醫藥學獨特的風采和魅力。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記者 陳路漫 通訊員 聞正順)

編輯:李偉民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