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內鏡下脊柱減壓引流管放置新技術

原文標題:Innovative Technique for the Placement ofthe Drainage Tube for Microendoscopic Spinal Decompression

原文作者:Kentaro Mizuno et al

原文出處:Clin Spine Surg.2017 Feb;30(1):E59-63

翻譯作者:崔軼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骨科醫院

翻譯校審:任守松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1、摘要:日本學者發明一種顯微內鏡下椎管減壓術中引流管放置的新技術,與常規方法比較,本方法精確可控,可有效防止術后硬膜外血腫形成。

2、關鍵詞:顯微內鏡脊柱減壓,引流管,術后硬膜外血腫

Advertisements

3、背景:

術后硬膜外血腫是微創椎管減壓術后的一種嚴重併發症。許多文獻報道了術后硬膜外血腫形成的危險因素。在顯微內鏡手術中,閉合空腔體積小,具有少量血腫不斷積聚的高風險,這可導致有癥狀的術后硬膜外血腫形成。為了防止血腫,需要充分止血和引流管的適當放置。顯微內鏡減壓是使用直徑16mm的管狀牽開器,在其狹窄而深的手術區域中進行操作,這就使得術后從外面插入引流管變得很複雜,很難準確的控制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因此,日本學者發明了一種可靠的安放引流管的新方法,包括顯微內鏡下將引流管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同時確保從手術后傷口充分引流血液。作者比較研究使用創新方法及常規方法的引流管位置和引流量情況,其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ClinicalSpine Surgery雜誌上。

Advertisements

4、研究方法:

該研究調查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數據,為同一醫生在同一機構的手術病例:對43例患者的76個椎間隙進行顯微內鏡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接受抗凝治療和硬脊膜撕裂的病例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實驗分組:

引流管傳送器組:自2010年4月以來,對引流管傳送器組(23例,44個椎間隙)應用了該方法。

常規方法組:截止2010年3月,對常規方法組(20例,32個椎間隙)使用常規方法。

註:兩組採用相同的引流管,每個減壓部位放置一個引流管。

創新技術的操作過程:

1)手術入路及切口方向:經中線棘突間入路進行顯微內鏡下減壓。準備好尖端稍彎曲的Deschamps動脈瘤針,稱為引流管傳送器(Fig.1)。隨著顯微內鏡放置到位,在距手術部位約6cm處做一5mm的小切口。由於引流管伴隨硬脊膜沿頭尾方向放置,切口應稍朝向手術創面的尾側。

2)穿刺及引流管安放:帶有絲線穿過其尖端的引流管傳送器經皮朝管式牽開器方向插入。首先,將引流管傳送器尖端置於管式牽開器外側的表面,然後確認插入的深度及方向,再將其引導至顯微內鏡的視野內(Fig.2A)。使用探針將尖端的絲線環從管式牽開器內拉出(Fig.2B).然後,將引流管套入絲線環內(Fig.2C)。牽拉絲線並離開傷口,引導引流管通過傷口內部並離開手術創面(Fig.2D)。內鏡下,直接將引流管一端直接放置於減壓處硬脊膜上方,沿硬脊膜從頭側至尾側方向放置(Fig.2E)。然後移除內鏡,沖洗傷口后關閉傷口。

3)關閉傷口時:當關閉傷口時,引流管連接於吸引器,持續負壓吸引,防止引流管堵塞。在關閉傷口后,引流管連接於引流袋,整個操作過程結束(Fig.3)。

Fig. 1. 引流管傳送器:將Deschamps動脈瘤針的尖端做成輕微彎曲的弧度。絲線通過該尖端的孔,再從手術創面的外側插入至手術區域。

Fig. 2.引流管定位過程:(A)引流管傳送器放置並觸及管式撐開器外側,然後插入,同時明確插入的深度及方向。(B)絲線穿過引流管傳送器尖端,使用探針將其從管式撐開器內拉出;(C)引流管穿過並套入絲線環內;(D)牽拉絲線拉離傷口,將引流管引導到傷口的外部;(E)在內窺鏡下,將引流管放置於深的穩定的位置,使其位於硬膜囊表面上。

Fig. 3.即使在縫合時,引流管應連接於吸引器,持續吸引,最後連接引流袋完成整個過程。

常規方法操作過程:

Fig. 4. 常規方法:將套管針與引流管連接在一起,然後從傷口內插入,再將引流管引導至傷口外。

引流管拔出時間及標準:

當24小時引流液量少於10g,則可拔出引流管。

引流管的選擇及標準:

採用本方法最適合的引流管是柔性硅橡膠管,以免拉出時斷裂。

評估方法:

1)影像學評估:閉合傷口后,正側位X線片評估引流管位置(Fig.5)。在正位及側位上,引流管分別位於A區和a區說明引流管放置位置優。而位於上述兩個區域以外,說明引流管位置差。

2)術后引流量評估:根據時間測定引流袋的重量,引流量的測定是通過減去空的引流袋重量而決定。在術后24小時計算並比較常規方法組及引流管傳送器組的引流量。

統計學方法:使用統計學軟體對相關數據進行X2及t檢驗,P<0.05提示存在顯著性差異。

Fig. 5. 採用放射平片評估引流管位置。 正位片: 開窗區域(A);開窗區域以外的區域(B)。側位片:從小關節的表面到椎體的后表面區域(a);從皮膚底部到關節突表面的區域(b)。

5、臨床結果:

結果:術后平片顯示引流管位置在引流管傳送器組中43個椎間水平(97.7%)位置優,在常規方法組中26個椎間水平(81.3%)位置優。這表明引流管傳送器組引流管位置優於常規方法組,且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24小時平均引流量引流管傳送器組為58.4±32.2g,在常規方法組為38.4±23.0g,說明引流管傳送器組引流量明顯大於常規方法組,且具有統計學差異。

6、結論及臨床意義

手術部位引流是顯微內鏡術后必不可少的環節。與常規方法相比,日本作者發明的一種有效引流管放置技術,可防止術后硬膜外血腫形成,能夠早期有效的進行術后引流。該方法的特徵是能夠將引流管放置在深部區域,引流管可以穿過椎旁肌肉的深層,並平行於硬腦膜放置。因此,引流管的術后位置受到身體運動的影響最小,而引流管在手術部位的深處有利於連續抽吸血液。同時,作者認為有必要採用MRI進一步的研究,量化評估術后硬膜外血腫情況。總的來說,在脊柱顯微內鏡手術中,使用這種方法可有效預防術后硬膜外血腫,眾所周知硬膜外血腫在術后早期發生率高。

文獻原文:

《Innovative Technique for the Placement of the Drainage Tube forMicroendoscopic Spinal Decompressio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