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記住這些簡單的理財之道,就已經是理財達人了

從最開始靠多年理財記者經驗積澱,一個人出來單打獨鬥,到如今有了個全職運營的10人小團隊,過去3年半,力哥說理財這個項目成長了很多,也開始遇到傳統理財媒體躲不過的悖論。

因為投資理財本身是一件有很高專業門檻的事,不像其他類型媒體,不管新讀者老讀者,只要識字,上手都能看懂。

但理財類媒體如果寫得太專業,動不動就是協方差、長短倉,就變成了學術核心期刊,沒人看;但如果寫得太通俗,就喪失了專業性和權威性,容易被人吐槽沒深度、沒價值,跟你這種水平的媒體做理財能賺錢才見鬼了……

當一個媒體新生時,寫啥都是處女秀,當然可以從最小白的知識入手,就像力哥3年多前剛開始做自媒體時,也是用最通俗的語言系統講解最基礎的理財知識,但隨著時間推移,老讀者會漸漸成長,會不滿足於淺顯「平庸」的文章,要求你喂更高級的「乾貨」,但如果你真的把文章深度大幅加深,新讀者又會不買賬,說看不懂。

Advertisements

於是悖論出現:寫得太淺,就會失去過去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老讀者;寫得太深,又會把新讀者拒之門外,未來增長乏力。

面對兩難,過去理財類報刊的主編只能走鋼絲:時刻把握好內容的專業性(能賺錢)和通俗性(喜歡讀)之間的平衡,整體偏通俗性,但也必須要有能體現專業性的內容。

但報刊一次能發幾十篇文章,力哥每天只推送一篇,我學不來……

最後我想出的解決方案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每天更新的文章依然以媒體屬性為主,分享我對理財市場新近變化的見解和對各種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整體上更考慮理財小白的閱讀體驗。

而系統性的理財教育,尤其是更深度的理財知識,則通過圖書、在線課程和會員服務體系來完成。

所以你去中國第一裝逼論壇知乎搜力哥,能看到不少負面評價,這些評價者往往自身段位較高,甚至很多就是做金融的,當然會對我們這些寫小兒科理財文章還大受歡迎的人嗤之以鼻。

Advertisements

如果你去集思錄上看,對力哥的負面評價更多,因為長期混集思錄的都是理財老江湖,自然覺得力哥道行不夠,只會寫忽悠小白的雕蟲小技。他們怎會知道,力哥在《基金生財一課通》里幾乎把集思錄上各種專業工具都仔細講了個遍。

但如果你去挖財、隨手記這些面向年輕理財小白的社區,或是網易雲課堂這種學習型網站,卻能看到大量對力哥的正面評價。

~攤手~

但這種模式對新荔枝也會有問題:雖然微信文章相對淺顯易懂,但他們對理財的認知還是零碎的。現在力哥每天還有少則兩百,多則四五百的新增粉絲,一個月就是大幾千,所以我想從根子上聊聊我的投資理財觀,幫助那些關注力哥不久的新荔枝能對理財有一個綱舉目張式的認知。

我認為,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理財的核心就是四件事:開源、節流、保障、投資

開源

咱都沒中基因彩票,只能靠自己奮鬥積累財富,最開始的原始積累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只能是我們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賺來的。中國人大多勤奮有餘,智商不足,只知道拚命低頭苦幹,卻不知道抬頭看看世界變化,規劃未來道路。所以就更需要自我投資,才能增加勞動收入。

現在房價那麼高,階層上升通道那麼狹窄,很多年輕底層屌絲對未來不抱希望,每次力哥寫房產話題,都會留言說力哥以後別寫房子了,反正我買不起,看了也沒用。

如果抱著這種認知,就容易走極端。比如瘋狂加槓桿炒股票期貨現貨,比如拚命刷信用卡甚至借現金貸去錢生錢,還有人會破罐子破摔,只管眼前快活,不管將來死活,借現金貸去吃喝玩樂趕時髦追姑娘,最後欠一屁股債利滾利,那人生就真沒什麼希望了。

節流

但光會開源不夠,你還得懂得節流,否則錢就是流水,吃光喝光啥都沒留下,你得留一部分錢進蓄水池,變成未來錢生錢的本錢。這部分錢最少佔你收入的30%,如果收入高,但家庭壓力大,最高佔3/4都不過。

力哥團隊有個姑娘,能力強,工作狂,過去收入就很高,但攢不下幾個錢,因為出門就打UBER,每月光交通費就小兩千,後來天天看我夏天太陽鏡+太陽帽,冬天頭盔+手套,天天騎小電驢上班,心想我老闆身價大幾十億,有私家車還騎小電驢,慢慢被我潛移默化熏陶,現在每天小黃車+地鐵上班,然後拿這錢定投,不就能一點點攢成小富婆了嗎?

理財不是變魔術,如果你做不到盡量開源和適當節流,神仙也沒法幫你改善財務狀況,實現生活夢想。

保障

對於會理財的人來說,保障的歸保障,投資的歸投資,把保障和投資混在一起,無異於資源錯配。

該給自己哪方面保障,保障力度有多大,其實很簡單。只要想一想,當你或你的家人發生這種風險時,從經濟上看,你們扛不扛得住,如果扛得住就不需要額外保障。如果現在扛得住,若干年後可能扛不住,或者以你的賺錢能力,若干年貨扛得住,但現在扛不住,那就需要額外增加保障。

比如我給自己買的壽險是保到50歲。因為以我現在工作和投資兩個複利引擎的功率模擬測算,大致會在40歲前後實現財務自由,如果中間發生一些意外,最晚到50歲肯定也能實現。萬一我在此之前掛了,我們家庭也不會因此產生巨大的財務缺口,影響今後生活;如果50歲之後的任何一天掛了,從財務上看,都不會對我的家庭產生多大影響。

再比如我家孩子,現在有國家社保和上海市總工會的少兒大病互助險,每年加起來保費180塊,他萬一不幸生大病,這兩樣現成保障基本夠了,就算醫藥費還差點,以我們家的經濟實力也足以彌補。你看去年羅一笑得白血病,羅爾在網上哭窮,但羅一笑有超給力的深圳重疾補充險,到頭來自己才掏幾個錢?(詳情參見《羅一笑,請一路走好》)

如果你們家經濟實力還不夠強,那就建議再買個小几百塊的少兒重疾險或醫療險補充下。

醫療險可以選眾安尊享e生和微信微醫保,少兒重疾險可以選惠澤的「慧馨安」或小雨傘的「大黃蜂」,性價比都非常高。(詳情參見《微信放了個大招,這個福利我很滿意》)

今天不是專門講保險,不展開了。

投資

乍一看,投資品種千千萬,學問多,坑更多,怎麼學都學不完,但其實普通人只要掌握三種投資工具就夠了。

一是貨幣基金,用來應對日常現金流。

二是指數基金定投,用來獲得比較高的回報,但因為波動比較大,所以適合長期不用的資金,作為未來子女教育金和養老金的儲備。

三是一籃子P2P+純債基金為核心的固定收益產品組合。

這兩年是債券小年,債基表現比較糟糕,所以你看最近一年力哥都沒怎麼聊債券,但經常聊P2P。因為懂得分辨P2P風險的情況下,買P2P的安全係數並不低,至少力哥投了6年P2P一個雷沒遇過,而且收益要比債券高,在熊市中,更是比絕大多數股民收益都要高得多。

當然,關於投資還有很多進階知識,比如海外房產、Reits、私募基金、資管項目、香港投資型保險等等。

但就像力哥之前說的,今天中國98.55%的人可投資資產不足100萬,如果你年薪有10萬,已經比90%的同胞賺得更多。(詳情參見《都是白手起家80后,憑啥他們能成功逆襲?》)

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能記住、理解、熟練運用並堅定執行我上面說的這些簡單的理財之道,就已經是理財達人了。

以上,就是我的投資理財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