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物質很毒,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肝臟癌變的罪魁禍首!

黃曲霉毒素是人類已知的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它廣泛存在於各種農作物中,尤其是油料作物,比如花生。1993年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它不僅僅可以導致肝癌,還可以誘發其他臟器癌變。

如此劇毒的物質,是怎樣跑到人們的日常食物中去的呢?黃曲霉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最喜歡在果仁和含油的種子內生長,尤其在花生等堅果中多見。它通常喜歡「親近」以下四類食物。

一、堅果類:花生、核桃、瓜子、開心果、榛子、松仁等。當你發現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色,看起來有霉變之嫌時,很有可能已被黃曲霉毒素所污染,一定要丟棄。如果花生有芽了,也不能吃,黃曲霉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況下生長更快。

Advertisements

二、穀物類:玉米、大米、大麥、小麥、豆類。凡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變質的穀物都有可能被黃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應仔細挑選,剔除霉變粒。

三、糧油製品:花生油、玉米油。生產企業如果沒有嚴格挑揀原料,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產食用油,或沒有採用精鍊工藝或工藝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黃曲霉毒素超標。

四、家庭自製發酵食品:腐乳、黃醬。食品工業生產的醬、醬油一般不會出現黃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家庭自製的發酵食品則容易被污染。

對於已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各個國家一般採取銷毀食物的方式。兩位專家呼籲,食品企業要避免黃曲霉毒素污染,必須從源頭上保證原料質量,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而對消費者來說,如果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也能有效避免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