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熱脹冷縮激發靈感

天氣變化無常,很容易引發感冒發燒,體溫就會升高。很早以前,醫生只能通過粗略的判斷來診斷病人是否發燒,因沒有準確的測量儀器,有時因為診斷不及時或不夠準確,會導致治療不及時而使病人的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導致死亡。

其實,早在16世紀,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就製造了第一支測量人體體溫的溫度計。

家裡常用的溫度計(網路圖)

當時伽利略在威尼斯一所大學里教書。有些醫生找到他,懇求說:「先生,人生病時,體溫一般會升高,能不能想個辦法,準確地測出體溫,幫助診斷病情呢?」

一天,伽利略給學生上實驗課。他邊操作邊講解,學生都聽得入迷了。他問學生:「當水的溫度升高,特別是開的時候,為什麼會在罐內上升?」「因為水溫達到沸點時,體積增大,水就膨脹上升。水冷卻,體積縮小,又會降下來。」學生作出了正確的回答。

Advertisements

伽利略(網路圖)

這個常識性的回答經學生一說,頓時使伽利略來了製造體溫計的靈感。伽利略興奮地想:水的溫度發生變化,體積也隨著變化;那麼反過來,從水的體積變化,不是也能測出溫度的變化嗎?

1593年伽利略終於造出了第一個溫度計。這支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斷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但是這種溫度計會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誤差。

為了研製出更加精確的溫度計,伽利略的學生和同時代的科學家們都曾努力改良,其中法國人布利奧發明的溫度計有突破性的成就。他在一個全封閉的玻璃管里裝上水銀,並把玻璃泡縮得很小,這樣溫度計就具備了現代溫度計的雛形。

Advertisements

玻璃水銀溫度計(網路圖)

現代水銀溫度計是荷蘭人華倫海特於1709年發明的,他對水沸騰時的溫度、水和冰混合時的溫度、鹽水和冰混合時的溫度都進行了觀察。經過反覆核定,最後把一定濃度的鹽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0度,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度,把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的溫度定為212度,用度代表華氏溫度,這就是華氏溫度計。華氏溫度計誕生的同時,法國人列繆爾發明的溫度計也誕生了。他認為水銀的膨脹係數太小,不宜做測溫物質。他在反覆實踐發現了酒精的特點,含有五分之一水的酒精,在水的結冰溫度和沸騰溫度之間,其體積的膨脹能夠從1000個體積單位增大到1080個體積單位。他根據這個膨脹原理把冰點和沸點之間分成80份,定為自己溫度計的溫度分度,這就是列氏溫度計。

聽說到2020年中國水銀溫度計將停產,那我們抓緊時間來《探秘一支水銀溫度計》。

華倫海特畫像(網路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