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路更健康?健走的最佳速度是多少?

俗話說,動一動,十年少。運動之後,神清氣爽的感覺,遠比各種保健品與營養品的療效更慣用。

不過,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與去健身房報道相比,最簡單、實用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

走路有哪些好處?

多項國際研究均明確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

① 預防乳腺癌

法國一項涉及400萬女性的研究顯示,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堅持每天快走1小時都能使患乳腺癌風險降12%。

② 降低患腸癌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走路1小時,可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風險。

③ 可防患胰腺癌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可使患胰腺癌風險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熱量過剩有關,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熱量。

④ 抵抗前列腺癌

Advertisements

美國加州大學針對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長時間隨訪后發現:每周只需快走3小時,癌症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降低57%。原因在於走路可改善內分泌,調節激素水平。

⑤ 提高免疫力

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還發現,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幾率降低30%。

⑥ 預防心臟病

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⑦ 防治糖尿病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健走1小時,對2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⑧ 避免脂肪肝

研究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⑨ 預防動脈硬化

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預防動脈硬化。

⑩ 延緩關節、腿力衰老

Advertisements

美國《關節炎和風濕病》雜誌報道,與跑步相比,走路對關節損傷小,能延緩關節功能衰退,又可強化肌肉功效,有助於維持下肢的良好能力,還可預防骨質疏鬆。

走路為何那麼神奇?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流汗」的概念。主動流汗,簡稱「動汗」,中醫理論對「動汗」評價很高,認為「動汗為貴」。

人體汗液的成分中,98%是水,2%中有尿素、尿酸、乳酸、鹽分等。出汗不僅有給人體降溫的功能,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許多脂肪等有機物質,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人在排出「動汗」的時候,體溫一升一降的過程,讓血管更有彈性。

運動時間過短會沒有效果,時間過長、過度運動卻又精神疲憊、體力恢復慢。每個人的體力不同,總體原則是運動后輕微出汗、自我感覺不過度疲勞。

我們的心臟一天通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后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塊肌肉。

只要肌肉運動,就會把血擠回心臟,我們的眼睛打開、閉上、再打開,眼皮使勁就能夠把眼球上的血擠回心臟;我們走路,每走一步就相當於把腳上的血擠回心臟。

如何走路更健康?

既然,走路有那麼多好處,那麼,如何走路才能真正起到健身的功效呢?

很多人說每天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里走幾步,加起來就有4000步。但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是連貫行走的6000步。

而且,不是每條路都適合走路。最理想的走路環境是草地與土地,最好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上走。走路的時間也最好在下午,比如4~5點之間,也就是兩頓飯的中間。

早上與上午的話,屬於心血管事件發生概率較高時段;晚上的話,光線差,更容易出現跌到等意外傷害事件。

尤其到了冬季,早晚溫度較低,因此,相對而言,不太適合各種鍛煉。

健走的最佳速度是多少?每秒2步!

不過,在每次健走前,可以先花個1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個慢走,也就是每分鐘70~90步;

然後再以每秒2步的速度,連貫走個6000步;最後,用中速,也就是每分鐘90~100步,進行放鬆調整。

至於走路的裝備,不一定要選擇名牌,舒適就行。

具體來說,要合腳、鞋底與地面接觸大、輕便、透氣等。當然,防滑、避震,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