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戮東京:二戰時被遺忘的東京大轟炸

文丨歷史研習社(微信ID:mingqinghistory)

當我們談論起東京大轟炸時,往往認為它同長崎和廣島的原爆一樣,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因此,我們在論述東京大轟炸時,常帶著勝利者的口吻去敘述一場殘忍的屠戮——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對日本懷有怨恨的國度,人們似乎更加幸災樂禍,甚至不免吟誦: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然而,真是的東京轟炸可能是一場無恥的屠戮。

東京概況與精心策劃的屠戮

自江戶時代起,東京便是最能代表日本的地方。二戰時期的東京也同那時的日本一樣,是一個兼具西式與和式的地方。當時的東京算的上是一個大都市,並不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建築,但當時的東京又保留著江戶時代的烙印。東京成片相連的和式木質建築,既是當時東京江戶時代印記的標誌,也是民眾的住宅區。木質建築鱗次櫛比,往往一場大火便能引起一整片區域的共振。此外,東京作為日本的工業中心,也是當時最典型的日式工業的象徵。當時日本很少將工業區與住宅區相分開,而且日本工業本身就是建立在居民區中的小作坊之上的。大工廠將零件承包給無數的小作坊,最後回收零件進行組裝,這是當時日本國內最典型的工業模式。東京居民區中的小作坊隱藏在龐大的居民區中,無法計數,卻又是整個東京工業的基礎。

Advertisements

(投擲燃燒彈的B-29轟炸機)

美軍對東京的轟炸最早可追溯至珍珠港事件后美國的那次象徵性報復轟炸,但因執行這次轟炸任務的飛機僅16架B-25,又受制於距離過於遙遠而彈藥攜帶不足,所以這次轟炸的效果十分有限。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採用尼米茲將軍的跳島戰術,一舉奪取了馬里亞納群島和硫磺島,取得了轟炸日本本土的最佳前沿基地,美國人開始了對轟炸東京進行精心的策劃,然種種跡象表明,這不過是在精心策劃一場屠戮罷了。

關於美軍轟炸東京的理由,常見於史料的莫過於加速日本投降,摧毀日本工業基礎云云,但從它的準備工作來看,它的真實目的似乎也夾雜著對日本民眾屠戮的渴望。美軍十分清楚東京的建築特徵,尤其是居民房屋的木質結構,也十分了解日式的工業體系。這兩糅合在一起並沒喚起美軍高層對減少平民傷亡的人道意識,反而刺激了美軍高層祭用「名垂青史」的大殺器——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武器,它爆炸后飛濺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豬油膏一樣,粘稠耐燒。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滾動滅火會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著火較多,邊上的人要盡量遠離著著火者,因為著火者的奮力掙扎很容易把燃燒油塊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殺傷效應。這種武器似乎就是為了轟炸東京而生的。美軍在轟炸載體上也不滿足於老舊的B-25,而是採用了名震天下的「空中堡壘」——B-29轟炸機,這種轟炸機無論是作戰半徑還是載彈量都大幅優於B-25。

Advertisements

除了在武器上「推陳出新」外,美軍也對轟炸戰術進行了調整。曾經在轟炸時,飛機為了安全多從10000米高空投彈。這種戰術雖然安全,但卻十分低效,以至於投擲的炸彈只有約10%命中命中預定目標。雖然美軍採用了極其適合轟炸東京的凝固汽油彈,但怎麼會滿足於這點命中率呢!美軍馬上調整轟炸戰術,要求轟炸機在1500-2000米高空投彈轟炸。同時,決定在天氣情況較好、日軍防衛鬆懈的夜晚,進行夜間地毯式轟炸。可以說,美軍為了轟炸東京,小到彈藥,大到載體,從天氣狀況到投彈高度,都進行了最精細的準備,很難讓人相信美軍僅僅只是為了打擊日本的工業基礎。

地獄東京

經過最精心的準備,美軍對屠戮東京已經摩拳擦掌了,但他們還是打出了加速日本戰敗,癱瘓日本工業基礎的旗號。然而無論它打出什麼旗號,東京離成為一座人間地獄不遠了。

美軍於1945年2月23日至24日發動了首次對東京的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便出動了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了大量了凝固汽油彈,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毀。隨後,因當時美軍已經奪得了日本本土的制空權,美軍繼續發動了多次對東京的大轟炸。其中3月9日至10日的轟炸成了美國人屠戮意圖的最佳體現。這次轟炸,美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兩小時的地毯式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334架B-29轟炸機共投下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燃燒。

(被夷為平地的東京)

美軍的屠戮心理在這場轟炸中暴露無遺。他們將燃燒彈更多的投向了人口密集的區域,而不是他們所宣稱的工業區。使得以木質結構建築為主的東京居民區瞬間化身為一片火海,大量平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大火吞噬。這次大轟炸造成了堪比廣島和長崎原爆的破壞力,造成近10萬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燒,東京四分之一的地區被夷為平地。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被摧毀的地區中,僅18%是工業區,其他的全是居民區和商業區。以摧毀工業基礎為借口的轟炸,卻導致了東京26萬棟房屋被付之一炬,居民區中的大火持續了幾天幾夜,造成了上百萬人無家可歸,近十萬人燒死,燒成重傷的更達十餘萬人。東京成了人間地獄,地獄火橫行肆虐,但這從天而降的大火來自於所謂的「文明」社會,來自於最珍視人權的國度。最文明與最講求人權的國度卻精心策劃了一場只是針對平民的轟炸,這既彰顯了戰爭的本質,有顯現了文明的虛偽。

不要臉的屠戮

美軍打著加速日本投降,癱瘓日本工業的旗號,卻干著轟炸東京居民區的事情,這其實不是他們在這場屠戮中乾的最不要臉的一件事。最終使這場屠戮在不要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是它的選擇性轟炸政策。

美國人對屠殺東京居民進行了最精細的策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力,一切都看起來那麼的恐怖。然而,當我們置身於這座大面積毀壞的城市景象中時,我們會發現他們選擇性轟炸政策的奇特證據。東京大片貧窮的民宅、小店鋪以及工廠被摧毀了,然而卻有相當數量的富人區住宅卻保留了下來。東京的金融區,大部分完整無損。沒被破壞的,還有戰爭末期駐紮了大多數帝國軍事機構的建築。此外,在被炸毀的貧民區之外,包括電力和供水在內的絕大多數設施,仍然運轉正常,鐵路也多殺能夠有效運轉。那麼,美軍為什麼不轟炸這些地方呢?

(燒焦的平民)

這個疑問在不久后美軍進駐日本得到了回答,這使得這場轟炸顯得更加無恥。富人區的住宅基本上沒有受到破壞,因為這些地方是為此後佔領日本的大批軍官準備的。在戰後貧困的日本,軍官們享受著這些住宅,過著美國式的富裕生活。東京金融區免於轟炸是因為它將成為麥克阿瑟將軍的總部所在地,那裡在戰後形成了完全不同於東京其他地方的「小美國」地區——霓虹輝煌,富足閑適。最能體現美國人惡趣味的,莫過於保留大多數帝國軍事機構的建築,以用於審判曾在此工作的帝國軍官們。至於電力和供水以及鐵路設施,事實上都是美國刻意安排的結果。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美國的轟炸政策,其實就是為了戰後佔領日本時,重新加強現存的財富等級秩序。那些在東京轟炸中並未受到多少損失的上流階層,在美國佔領時期又成了美國統治日本的左膀右臂,他們繼續受著美國人的庇護,每日鶯歌燕舞,似乎並不知道外面的貧民每天都指著十幾粒黃豆充饑。

東京大轟炸實質上是一場無恥的屠戮。它是那麼的無恥,甚至精心策劃了一場僅僅針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的屠殺;它又是那麼的血腥,在夜色下放縱地獄之火吞噬了十餘萬人的生命。它深刻的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受罪的都是民眾——即便上層階級發動了這場慘絕人寰的戰爭,到頭來,勝利者也只敢在普通民眾身上泄憤。遭遇了這種糟心事,也難怪日本的老一輩都如此的反戰了。

參考文獻:

1、法蘭克·吉伯尼:《戰爭:日本人記憶中的二戰》,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01

2、井上清:《日本的軍國主義:軍國主義的發展和沒落》,商務印書館,1958-07

3、藤原彰:《日本近代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92-03

4、約翰·W·道爾:《擁抱戰敗》,三聯書店,2016-01

(作者丨左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